㈠
老家的县城其实并不大,人也不太多。
自高中毕业以后,也就每年办理助学贷款的时候去一次。
每次去的时候总想去高中母校看看,想去看看那个自己生活了三年的地方,可每次总有各种事情耽误,今天终于如愿以偿。
三年的时间,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长。可有些三年的经历,光是回忆就能够让你回味一辈子。
㈡
早晨起来的很早,一直以来,都有点期待吧。
对于我来说,这次再去贷款,已经是第四次了,意味着大学的最后一次贷款。
到了县城以后,和弟弟先去水上市场吃了早点,还是没有变,里面叫卖声连绵不绝,小笼包、面皮、肉夹馍,他们的喊叫里那是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一生。
街道的人倒是不多,走路也慢慢悠悠。可能这就是小县城独特的生活方式吧,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一切都刚刚好。
吃完早点就去贷款,资助中心的人刚刚上班,想起自己第一次去的时候充满了对大学的憧憬,今天再去大学生活马上就要画上句号。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㈢
办完以后,打算带弟弟去转转。想去以前经常去的飞云亭看看。
去的路上杂草丛生,我都有点惊讶。
这条路几时变成了这幅模样,就像走在丛林里面,一不小心还划破了手。
对于我身旁十几岁的少年来说,一切还是陌生的模样。
而对于我来说,每走一步,都是从前的回忆像放映机一样慢慢展现出一个个镜头。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这么久。
走到亭子里,看着这座小县城。
心中突然觉得熟悉而又陌生,这里只是回忆了。
从亭子里下来,顺着小路回到了街道。想去母校看看。
㈣
没有打车,路不长,我想走着去,我想慢慢走着去,走一走从前的路,看一看从前的风景。
很多地方都没有变,但有些我却记不起名字了。
记不清以前的哪个傍晚,我和哪几个同学一起往学校走。
也记不清哪几个周末,我和哪些朋友一起相约网吧。突然记不清网吧的名字,努力回想,竟还是那么模糊。
走着走着就到了,本以为校园锁着,结果因为施工所以侧门开着,就和弟弟进去转了转。
熟悉的食堂,熟悉的公寓,熟悉的教学楼。还能记得清楚第一次踏进母校的心情,也还记得毕业离开时的场景。
隐约看见,从前的日子里,几个少年在这里过着三点一线的日子,一群人在集会的操场嬉笑,听见下课铃响急急忙忙冲向食堂。
也隐约听见教学楼上的读书声,老师的讲课声,校园里的欢声笑语。
一回头,发现什么也没有,只有空荡荡的校园。曾经我极力想逃离这个地方,如今我想在这里多留一会儿却发现早已经不属于我。
那些曾经在一个教室,在一个宿舍的人都已经去了天南海北。
眼看着有些名字在记忆中渐渐模糊,不知道何时何地能再相逢。
毕业了,好像见一面也不是那么容易了。
打开聊天对话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开头。各自有了自己不同的人生路。
有人说,你怎么变了。怎么能不变呢!
好像毕业后,联系的人越来越少,可能每个人都各自安好吧。
㈤
一直以来,很喜欢崔护的那句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虽然对于他来说,在意的是心爱的姑娘。
可是他却不知道,他这一句诗道尽了世人多少物是人非。
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一晃三年时间已过,留在心底的是青春的印记。
高中毕业三年后回想高中的三年。
随着经历越来越多,可能才慢慢感受到古人说出“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时的心境吧。
随着自己经历毕业,可能才对“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更加深有体会吧。
随着自己求学奔波,可能才逐渐明白“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到底在说什么吧。
㈥
一段路的结束,自然会有下一段路的开始。我们可以做的是把两段路用一个最恰当的方式接到一起。
就好像电影一样,有开始,有结束。
人生也如此,有一个开始,也会有一个结束。而开始和结束中间有无数个小开始和小结束。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我们做不了别人的太阳,但那颗心要永远跳动,跳出自己喜欢的节奏。
我们去不了每个地方,但那个身体要始终前行,走出自己的独特之路。
我们见不到上帝,但灵魂应该有所归属,顺着内心深处的渴望。
㈦
款也贷了,飞云亭也爬了,母校也看了,就像看了一部老电影,我也该回我的家了,去走以后的路。
回忆总是要有一个东西来承载,三年的高中生活凝结在一起,像尘埃一般夹在在回忆中散落在县城的每个角落。
无论我去哪里,回到这里,回忆就如潮水般涌来,向我呈现过去的点点滴滴。
一座城,一群人,一段回忆,是我人生的一个片段,不是我的全部,没有也不完整。
前路漫漫,山高水远,他时再相逢。
2018.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