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个的时候是2016年5月25日,杨绛先生去世了。
看过《我们仨》。
全书想要告诉世人: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这是《我们仨》中的一段话,用在这里,毫不违和,只是我们不止三个人。
一个人的时候,喜欢发呆,喜欢放空。
放空的时候,总会想着回到过去,一切重来会怎样。如果高考物理没有失误;如果当年没有买那本让我第一次知道中南这个学校的杂志;如果报志愿的时候我选择留在北方。
我开始不停的想象着,刚开始找工作时的受挫让我总是想着如果当年选择去北京上学,现在的我一定会在那么好的互联网环境下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机会。而不会像现在这样疲于奔命,迷失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的高楼大厦中,一次又一次地听到用人单位说诸如“长沙的互联网环境不好,你们那里的孩子见的太少了”之类的话。
我还不停的想象着,想着人生中走过的每一步,如果重来,我会如何抉择。
然而,无论怎么想象,无论从何想起,这些“美好”的念头总是会被同一件事棒喝的烟消云散:这些“重来”都会让我错过中大之声。
写毕业赠言,是我们这儿的传统。
大一的时候,送的是郭老师橙子哥他们那一届,我写赠言时摸不着头脑,感觉毕业距离我很遥远,而他们那一届的人,我熟悉的不多,所以毕业赠言我是看着台里的合照写的。我写我在老照片上看到了当年的谁谁谁,他什么样的表情云云。在我的脑子里,我在描绘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他们的青春。
大二的时候,送的是梨子姐他们这届,这届熟络很多,感情也更加深厚。没记错我写赠言的那天是5月20日,所以我现在不想提我当时究竟写得多么肉麻。
大三的时候,送的是他们那一届,之所以用他们,是因为他们距离我们很近,我清晰的记得每一个人。在给他们的毕业赠言上我写着:我12年初来,你们15年离开,我们中间是1314。所以,我们会是一生一世的挚友,一定是的!
大四的时候,送的是自己了,发现我写的东西竟然没有比我更“老”的人看了。这一次,只写给你们,熊孩子们。
换届的时候,写了段“矫情”的文字,用在这里,也不为过。
在北京的时候,我每天都会坐四号线,四号线经过安河桥南,也到安河桥北。
在中南的日子,除了寝室和教室,我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南校的南台,和北校的本部台。
最后,让我再看你一遍,从南到北;让我在说一次我爱你,从南校到本部。
喜欢雨萌去年在毕业纪念册上写的那句话:各自还有一生奇迹。
最近喜欢听谢春花的《借我》,借我十年,让我拥有我不曾拥有的,一切重来;而如今的我,看淡且释怀,我拥有的,够了。
静看光阴荏苒
借我喑哑无言
不管不顾不问不说
也不念
春雷
2016年5月25日晚 - 26日凌晨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