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公元234—305年),字𣿰冲(浚中)琅玡临沂人,王戎的仕途生涯,一直官居高位,位列三公,他的家族非常兴盛,被时称为"王与马,共天下。史料中记载,王氏家族从秦朝大将王翦开始。"千字文是这样评价王翦:"起翦颇牧,用军最精。"王氏家族的后代也个个才华出众,出类拔萃,能文能武,一样不缺。有人拜访王太尉时,这样评价王氏家族:"王氏家族的成员,全都是品德高尚的人。"但是,成为"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却遭人吐槽:"我并不喜欢王戎,因为他太贪财。"那么,真的是那么回事吗?
王戎的侄子结婚了,他赠送一件衣服,可后来,他又要了回来。我真的无法理解他这是什么意思。后来的点烛算计、铅良李核、逼人还钱,这些故事十有八九都令我无法理解。我想劝诫王戎:做人应当大方点。当时,你是洛阳第一大富翁,又位列三公,有可以养活几辈子的钱了。在处理经济、贷款这些事情上,别让别人对你那么反感。
用"小时了了,大亦佳佳。"这句话在三国时期用来夸赞孔融,那么在西晋时期就用来形容王戎了。王戎曾经去拜访钟会,钟会很赏识他,亲昵地称他为阿戎。"阮籍在与人饮酒时,看王戎来了,便只与王戎喝。可见"王戎真可谓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小时候的王戎气度不凡。他七岁时,有一次,与朋友玩时,看到道路边的李树上结满了李子,把枝都压弯了。所有的孩子都前去摘李,只有王戎没有动心。王戎推断,此必苦李。
王戎遇事镇定。在魏明帝把老虎的爪子、牙齿都砍断后,把老虎关在宣武场里,老虎出不去,攀着栏杆大吼。百姓们都惊慌失措,只有王戎丝毫不慌张。
王戎对亲人的离去又是如何看待的呢?王戎、和峤同时遭重丧。王戎哭得皮包骨头,无法站立。而和峤有礼地接待晋武帝派来慰问的人员。晋武帝非常担心和峤,而他的手下刘仲雄说:“王戎比和峤孝顺多了,王戎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全都放在了丧事上,而和峤却还可以有礼地接待您派来的官员。陛下不应该忧虑和峤,而应该忧虑王戎。"我们知道王戎很重视亲情。他重视白事,就像离别之时一样。他不重视红事,是一位毫无疑问的孝子。
王戎的一生非常辉煌,三公以及二品、三品大元一直追随着他,只可惜他真的太吝啬了。如果他能好好改进的话,他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有贤德的鸱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