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心育 | 假期来临,家长与手机争夺孩子大战开始
临近期末,学生面临又一较为漫长的假期。
去年这个时候,谁都想不到假期竟然会拖几乎半年之久。
更没有想到的是,家长在假期里,与手机开始了孩子争夺大战。
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孩子可以堂而皇之地抱着手机、ipad网上冲浪。
因此,疫情正常化后,我们又多了很多的“手机控”“游戏迷”。
怎样把孩子从手机、Ipad上把孩子拉到自己身边呢?
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从手机本身谈起。
2019年9月,刚开学,江苏盐城一名高三男生因为玩手机跟父亲起争吵,男生一怒之下在凌晨四点跳楼轻生。
2020年5月12日早上七点多,广西南宁,一个12岁左右的男孩从楼顶跳下,跌落在停车场的混凝土地面,当场身亡。
而他之所以想不开跳楼,仅仅是家长没收了手机,没让玩游戏。
5月15日,山东临沂,一名初中生在考试时用手机玩游戏,被巡考老师没收,回家后便从楼上跳下,经抢救无效去世。
5月30日下午,安徽黄山某学校,一个情绪激动的男孩站在学校宿舍5楼阳台外想要跳楼。
……
件件触目惊心的案例,让人唏嘘的同时,也引起我们的思考——
为什么要孩子心中,手机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那么,在孩子心中,手机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1、心灵的陪伴者
在沉迷手机的学生之中,多数家长并不了解孩子,亲子之间没有充分的沟通和交流。
手机对于孩子而言,意味着免于家长沟通的挡箭牌。
孩子在通过游戏、微信、QQ等软件,暂时逃脱在虚拟的世界时,得到心灵的慰藉。
2、获得成就感
手机游戏中,孩子可以自选角色,攻城略地,呼风唤雨,找到一种成就感和成功感。
而现实中,这些孩子多数为学困生,成绩并不理想。
在学校这样一个以分数论英雄的环境中,这样的学生自然没有存在感,更谈不上成就感。
3、被尊重被接纳
在手机、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每个人都能够以有别于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出现。
一个特殊的网名、一个手机号、一个IP地址就是网络里的角色。
孩子在这样的世界里,消弭现实中的年龄、学识、身份等差别,重新进入一个空间。
在网络的空间里,大家更容易被接纳。
相同话题的交流、不同社群的融合,更容易让孩子满足被尊重的心理需求。
4、归属感和价值感
在手机、网络里,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会自觉聚合在一起,孩子从中体会到归属感。
在相互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也比较容易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价值感。
而这些,又多是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体会到的。
5、同龄人的谈资
有些孩子本来不玩手机、不打游戏,但因为要与同龄人交流,大家都在谈论手机中的八卦新闻、游戏情节等等,他处于从众心理,想与同龄人有共同的话题,融入到同龄同学之中,为交流增加谈资,也会盲目地玩起手机,进而不断上瘾的。
6、人生目标缺失
很多中小学生,从小没有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知道自己未来将要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
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出好成绩,让父母高兴,让自己受益。
没有远大的人生目标,不知道自己学习是为了什么,这样的学生会在手机、游戏横行的环境下,失去自我,盲目跟风,打游戏、刷抖音、晒朋友圈……并以此为荣,觉得自己还很时髦。
针对以上分析,沉迷手机、网络的孩子对于手机的定位,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地找到解决手机成瘾的大致办法了。
1、家长有效陪伴
孩子为什么要不离手?因为,放下手机后,他非常无聊。
家长交流除了成绩、分数外,还应该可以谈一些更宽泛的话题。
从校园生活到同学交往,从国家大事到街道趣闻,从历史掌故到名人轶事……
家长要不断耐心地了解孩子,主动走近孩子,并走进孩子的内心。
有了关切自己的家长,有活生生的人的陪伴,谁还愿意与冷冰冰地的手机相伴呢?*
2、尊重接纳需求
孩子每个年龄段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渴望得到家长、同学、老师的认可和尊重。
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放宽评价标准,不仅仅以成绩来评价学生的优劣。
要学会尊重与接纳每一个孩子,既看到孩子的缺点,更要看到孩子的优点。
适当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用更有意义的现实活动来激励孩子代替虚拟的网络成就。
3、激励现实成功
家长和老师都要以一双发现的眼睛去看待孩子。
引领孩子参与现实的活动,在现实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观,强化现实生活中的成功。
书法、绘画、篮球、游泳、演讲、舞蹈……
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比虚拟的手机游戏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参与这样的活动,用自己的活动带动孩子的活动。
老师要开展不同形式的班级、校园活动,充实孩子的内心世界,渐渐让孩子认识到真实世界的快乐和幸福。
4、树立人生目标
家长要以更长远的眼光引领孩子正确对待学习,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为未来的目标不断细化为今天的行动。
老师也要时常组织学生进行生涯规划、职业规划方面的集体教育,并针对个别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地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年少时期最大的内容是学习,是积累,是为美好的未来打基础。
有了人生的目标,人才有定力和初心。
牢记自己的初心,才能不易被外在的游戏、玩乐所诱惑。
总之,手机问题并非手机本身的问题,手机是个工具,如何使用全在手机背后的人。
怎样把孩子从手机中领出来,是当下有些困难的问题。
如果通过人的角度,去解决手机的问题,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和践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