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读《意林》,看到一段关于夫妻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相处很好的描述。
“夫妻之间没有感恩,两人就是讨债鬼,互相讨债。两个讨债鬼在一起生活,能开心吗?
人与人之间没有感恩,对方好,对她来说,就是一种还债,还完了,就完了。再想要对方对自己好,再也不可能了。”
这好比佛家讲的因果。
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好,终归是有缘由的。
就好比,你是我朋友,我会对你好。是因为彼此有困难的时候,我们会互相帮助扶持。你是我的另一半,我会对你好,是因为你爱我,我爱你。
朋友之间的帮助,夫妻之间的爱,就是这个“因”,结出的果就是对方回馈于你的帮助和爱。同样,你报之以怨和不断的索取,得到的也只会是苦果。
人和人之间的感情都是在靠缘分来维持,这个缘分其实就是恩或债,互相报恩或者互相还债。恩报完了,债还完了,两个人的关系也就到头了。
那怎么把一段关系或者感情良好的维持下去呢?
只有让这个恩不断。你不能只做一个受恩惠的人,因为恩会有还完的一天,还完对方就走了。学会感恩,善于体察对方的好,并积极及时的回馈对方。形成一个持续良性的循环,这样你们的缘分互相交织,因彼而生。感情自然就延续下去了。
人和人的相处是一门学问,做好这门学问,很不容易。我觉得有三很重要
一是戒贪。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佛法说:祸莫大于有三毒。三毒就是贪,嗔,痴。说到底都是在讲知足莫贪。交往时,首先要抱着无所求的心理,行为不能以目的性为前提。事事要先开启善端,以好示人,而不是先要看到你给予的好,才报以微笑。也要明白,交往不是交换,抱着交换的目的,那只是纯粹的利益关系,若交换到一方筹码不够,就没了继续下去的动力。你有所保留的付出,自然得不到另一个人全身心的投入。很多人关系越搞越糟,就是索求太多了。
二是要有恭敬心。
古人把婚姻的一种美好状态叫做相敬如宾,自是有它的道理存在的。人与人之间交往,越是亲近,就越会因彼此了解太多而失去恭敬心。就会视别人的好为理所应当,眼光会慢慢聚焦在对方的缺点上,从而自动忽视掉对方的好,渐渐产生轻视之意。随着时间推移,亲近也变成了疏远,好感变成了两相生厌。相敬如宾其实就是要保持恭敬心,这样,别人给我们任何东西,,我们才能感恩。
三是常思己过。
俗话讲:一个巴掌拍不响。当你在一段关系中受挫,当你满怀抱怨时,眼里心里看到想到的,肯定都是对方的过错。你觉得你对,是因为你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所有消极的感受,都基于保护自我利益的角度而来。这是人的本能。这个时候就要换位代入一下,跳出自我的圈子,亲身体验一下用户感受了。因为一万句置身之外的我知道,也比不上一回真实的切身体会。然后你发现可能是自己说话的语气,或者行事的方式确实有欠妥当。因为意思的表达受到不同情境,心情,语气,场合的限制下,往往会让一方产生错误的理解。人无完人,有时你觉得对方不对,可能是你没发现自己错的地方。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往往会当局者迷。尤其是一段关系走向交恶时,我们会不由自主的觉得是对方对我们不好了,或者你不爱我了。当得不到心中期待的回应时,更会确认自己这种利我的想法。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放下情绪,扪心自问一下,真的是对方给的少了,究竟还是自己不知不觉索求的多了呢?
人际关系是要在需要和被需要,肯定与被肯定中才能健康愉悦地发展。任何单方面的索取,不以回应,都会挫伤到对方的积极性。这世上没有谁对谁理所应当的付出,也没有谁对谁理所应当对的爱。就好比,我对你好是因为你也对我好,我们都是凡人,以德报怨是圣人才干的事。彼此的善意和包容体谅,以及积极及时的回应才能相互促进一段感情趋于亲密。
无论是朋友相处,还是夫妻之间,我们都不要成为讨债的那一方。持赤子之热诚,常怀感恩之心,多种善因,终得善果。相处之法千万种,其实质不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