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自我永远横亘在那里
大学是很重要的人生成长的阶段,心智各方面逐步成熟起来。也就是在大学,潜藏在她心底的那件事才慢慢明朗起来。读大学以前,她没有任何有关那件事的印象,以至于感到从未发生过一样。只是一直以来,对于男性的认知方面,她充满困惑,忧虑,起初无视他们的存在甚至会讨厌,到后来发现自己与同龄男生相处起来并不十分顺畅,会很害羞,很抗拒,恐惧和渴望同时充满了她,处在一个并不健康的状态之中,她就这样矛盾的生活着。由于爸爸也是比较沉默寡言的人,没能给她多少帮助。在构建与男性的关系当中,她甚至认为爸爸一直处于角色缺失的状态。
后来才发现,原来那件事一直潜藏在大脑某一个角落里,未来的某一天经过触发而苏醒了,她不断去回想有关的细节,她开始记录下她的真实感受和她对那个人的厌恶,她讲给朋友听,朋友听了义愤填膺。她讲给妈妈听,妈妈问她怎么当初不给她说,肯定狠狠教训一顿。当初也许是她不知道这是侵犯到她了。她唯独没有讲给爸爸听。他难以想象爸爸知道后的样子。
自从发生那件事以后,她可能变了,但当时她可能意识不到。她并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对于一个约摸7岁的小女孩,虽然没有发生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但也足够残酷,这是认识男性刚刚起步的阶段。她选择独自承受那一切,从未对人提起,即使最亲的爸爸妈妈。告诉身边的人是后来的事了。
那时从家到学校步行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一路上尽是庄稼地,春夏秋冬,总有不同的景色。还有一条水渠,夏天午休时有很多男孩去游泳,很多女孩不得不绕行。发生那件事的时间大概在玉米即将成熟的时节,秸秆林立,很容易形成比较隐秘的空间。
她记不清是如何被人拉进玉米地,她隐约记得那个男的脱下裤子,露出下体,让她要做些什么。 他拿出一个苹果给她,她吓的跑开了。后来的事她不记得了。 他是她们村上的人,他的爸爸妈妈属于近亲结婚,所以生的孩子不很健全,可这不是他能开脱的理由。
一直以来,有关性的知识,她知道的很少,很多人告诉她,她是从石头堆里捡来的。妈妈几乎不对她提起这类的事。那时候学校也没有相关的教育。第一次初潮,她没有害怕,出奇的平静,因为她知道妈妈也会这样,她自己默默解决了。 家人一起看电视出现全裸的镜头要马上换台,在传统的中国家庭,这实在是很尴尬的事。 后来稍大一点,偶然撞见爸爸妈妈的房事,虽然不知道他们是在干嘛,但是知道一定是在做很隐秘的事。 可能很渴望并且充满好奇。有一次,她和哥哥进行了对性最初的探索,那时他们也就七八岁的样子,他们脱光衣服,准备干一番事业,凑巧被婶婶的呼喊打断。他们马上穿好衣服跑出去了。这是她第一次滑稽的探索。
即使现在读大学了,她对他的恐惧丝毫未减,他的丑恶嘴脸让她恶心。她在想,她是不是还侵犯过其他人而未受任何惩罚,因为那条路上还有很多人走过。暑假回去偶然再看到他,看到他黑洞一样的眼睛,便生出一股凉气。她最不能忍受爸爸还要跟他开玩笑,每次她都逃的远远的。远远的看着。
一直以来,她把与男性相处的困境咎责于小时侯这一次的经历。归责于爸爸与她的相处模式,她觉得她对男生的认识停留在想象的层面,她觉得自己是一个未充分社会化的人。但她还是很努力的生活,尝试着迈出她的每一步。
童年经历的事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那是认知形成的最初阶段,造成的伤害没有及时得到疏导进而在身体积聚,影响着人以后的认知和行为。 而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断然不是个案,还有很多未曾知晓曝光的。她还算是幸运的,没有受到实质性伤害,而那些遭受了心理身体双重创伤的人,她们该怎么办,谁来担责?谁为儿童的健康成长负责?
性不是什么丑陋的事,而是人生美好的体验, 家庭作为孩子第一社会化的场所,父母应予以科学的引导。前段时间新出的《我从哪里来》——性教育绘本引起强烈的争论而被迫收回。由于人们原始的观念,儿童全面性教育的发展步履艰难,只有在科学系统的引导之下,孩子会慢慢了解性,进而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保护他人尊重他人。
她的故事没有完结,生活在继续,未来还是值得期待。她的妈妈没有教给她,是因为没有那样的认识和氛围,她懂得了,以后她会以比较贴切得当的方法教给她的孩子。
一天很长 一天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