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的场合都听到过有人推荐余华先生的作品《活着》。活着?一个听来就充满故事,让人们结合自身经历,或多或少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联想的词汇。
活着,或是讲述不同的人的生活状态、心态和生活方式,或是一个励志的战胜命运的故事等等。
关于活着,对于一个仅仅走过应试教育的普普通通的正常的理工科毕业生而言,让人印象深刻的恐怕还是鲁迅先生的笔触。鲁迅先生弃医从文,致力于唤醒国人的灵魂,让他们为国家、个人和生命做出思考。自然少不了探讨活着的意义。
他的笔下,活着如孔乙己,虚伪地维护着作为一个旧社会知识分子而言,地位大过天的面子。生命的时时刻刻都计较在穿长衫,在饭馆赊得一壶小酒一碟茴香豆和教那些不明世事的小孩识得几个字的骄傲上面。偷拿了书叫做“窃”书,“窃”与偷不同,说起来摇头晃脑,一脸神气。真叫人觉着有一种所谓“窃”书,就是读书人所能接受的高雅之事了的错觉。
活着,如阿Q,庸庸碌碌、自欺欺人,招摇撞骗,装疯卖傻着别人嘲讽着他,自己反倒分不清虚实,浑浑噩噩骗了自己。
活着,也当如先生,严格要求自己,将刻在课桌上的“早”字,刻入读者心里。如先生,有一腔愤慨,对着对家国情怀麻木不仁,对电影里日本人杀中国人无关痛痒的留学生,用笔尖嬉笑怒骂。这样的活着热血沸腾,青年人最容易引起共鸣。
活着,亦如臧克家先生,“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强烈的对比、鲜明的态度,同样让人心潮澎湃。
那我活着是为了什么呢?社会的洪流向前,和平年代的我们,来到这世上,一路走到现在,每个人经历的很少,同时于自身而言,又是全部。此时此刻的我们真的也有着那种热血沸腾和心潮澎湃吗?纵使有,“我本将心向明月”,又能清楚地知道这方明月在何处,意味着什么呢?
人总是容易迷茫的,要不怎么会有哲学,作为一门高深而智慧的学科存在?哲学基本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去向何处?”佐证了这一点。
“活着仅仅是为了活着本身,而与活着可能牵涉的各种物质无关。”这是很多人看完《活着》达成的共识。
乍看到这句话,我的脑海中便出现了辩证看待。前半句话“活着仅仅是为了活着本身”,放在这里固然不是消极和苟且,而是一种珍惜和知足。
珍惜生命,珍惜身边所拥有的一切,没有得到的那些东西,不必忏悔,不必跟耿耿于怀,因为那些东西远远没有当下的生命重要。珍惜当下的过程,你能学会知足,灵魂变得丰盈起来,嗯,这样就是幸福的。
转念一想,这也是一种通透的人生状态。既是通透的人生必然是积极向上的,不管你往哪个方向走,都是为了让生命达到一种更加舒适的状态怎么能不积极呢?
于是,觉出文字的妙处来。鲁迅先生鉴于那个动荡的年代和麻木不仁的国民,或直白,或反讽,达到让国民清醒的目的。
和平年代,余华先生关于活着的言语,认字的人皆能读出来并有自己的体会,但不管体会到哪一层,于己有益。于原句而言,似乎体会出来的某一层次都能有更丰富的论述。但那又怎么样呢?这句话普普通通,又一言以蔽之。想来,不禁感慨文字之妙。
都说余华先生的作品善于将痛苦毫不留情地撕裂在人们面前,看得人们涕泗横流,求作者不要这么狠心对人物下这么狠的手。
但那又怎么样呢?生活有的时候也是不留情面的。倒是有人劝慰那些觉得自身命运不公的人,来看看这些悲剧,对比之下,能觉出自己的幸运来。这种做法我不做评价,但我相信,这只是余华先生作品的少之又少的一部分读者。大部分读者尚且是你我他,当先生将痛苦撕裂下来给你看的时候,你总能有自己的体会的。它是故事,但绝不仅仅是故事。
文学艺术上的悲剧在读者的心头撕裂的隐隐作痛,故事的主人公自己仍是平平淡淡地活着,看过沧桑之后的平静,无畏无惧亦无悲了。反倒怜悯起这个世界来,就像主人公福贵。
作为地主家的第三代,继父亲败光祖上一半家产后,自己将家产败得一干二净。没能给母亲送终,女儿因病聋了,儿子献血被抽干了血死了,女儿产后大出血死了,妻子病死了,女婿搬运工工伤死了,外孙常年挨饿因为偶然的一顿盐水毛豆噎死了。一个富贵的家变穷,变得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依然能对着一头年老干不动活而待宰的老牛起了怜悯之心,拿出全部的积蓄刀口救牛。
这样的情节设置又让故事多少有点温情暖心的地方。不管命运如何待我以痛,我对世界温柔以待。
命运是悲惨的,一系列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处世态度却是暖心的(纵使一开始涉世不深、放荡不羁,到故事后半段也会收获读者“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悲悯),一种抱团取暖的感觉。
所幸现实中,悲剧不会一股脑地全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就算有某种切身的不幸降临,故事中主人公的命运才会显得更加悲哀吧。同时,故事中,人物的善良、责任、隐忍,马上能让你镇定下来,找到温暖的一面,积极地应对生活。
诚如书中所言,书名“活着”一词,在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这种力量不是来自喊叫,也不是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苦难、无聊和平庸。思维一下子变得顺畅、通透起来,生活也明朗起来。活着,就是要通透、丰盈、智慧、坚强地度过一个个生活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