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很喜欢那些故事书,从“格林”到“安徒生”到“故事会”到“读者”,一本本的幻想过来,要说有什么收获,那就不能不说看了那些成功学类的故事后,不过一个故事,角度不同自然观点不一,今天我们就看看不一样的青蛙王子和白马王子。
青蛙是青蛙,白马是白马,明显没有可比性,可为啥要拿到一起来说呢?那我们就先看看故事吧,青蛙王子的版本有两个,第一个某王子被巫婆施了魔法变成青蛙,却被一位在水潭旁边玩玻璃球的美丽公主一吻解咒的故事,第二个要比第一个复杂,因为玩玻璃球的公主耍了青蛙王子,却被国王呵斥,继而差点引发摔死青蛙的事故,而此物因祸得福般的立地升级逆袭的故事。
白马王子倒没有固定的童话版本,有的直接是形象体现,没有什么夜间变形之说,但也不排除产生直接形象的拟物化思维替代品可能,所以故事不全面,但不影响形象化的存在问题。
无独有偶,西方故事里的青蛙和白马在东方古代的传奇故事里也有体现,其中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按图索骥”,中国古代典故,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梅福传》 伯乐《相马经》有“隆颡(sǎng)蛈目,蹄如累麴(qū)”之语,其子执《相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蜍,谓其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麴尔!”伯乐知其子之愚,但转怒为笑曰:“此马好跳,不堪御也。”但这里的是蟾蜍,二者又有何不同呢?这里有两个个人的观点,其一,西方对美好事物的幻想远比中国人浪漫,从来都是美女加帅哥的形式,而中国对此却是比较“悲观现实”主义;第二蟾蜍在古代比青蛙有名,且在古代青蛙和蟾蜍都有被称为蛤蟆的习惯,而现在蛤蟆又叫做蟾蜍,且对此物相当崇拜,如三脚金蟾蜍可以招财,象征月亮啦等等,还有张衡的地动仪下面都是蛤蟆。因此不影响本故事的继续展开和论述。
从而我们可以得出青蛙和白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青蛙就是青蛙,白马依旧是白马,如何能对等?王大师今天可以在此献丑,施展移魂大法。将青蛙和白马身上的某些特质,对比某些群体来进行嫁接。假设社会细小单位都体现其最基本的特质,对比相似性和不同点:第一,从白马到青蛙需要是两种途径,第一在中国,看看伯乐的儿子是否有空啊?收不收费啊?需不需要备礼啊?第二哈利波特的棍子,当然需要哈利波特先要坚决的不骑马,否则就是白马非马问题,要规避此类问题必须要坚决抵制与马相关的东西,唯一辨别真伪的方式就是倒骑的绿色环保“交通工具”。在排除诸多不相干因素后,就是时间和行动问题。第二,从青蛙到白马,需要具备的因素可就不太简单,必须要冒着被马蹄踩扁的危险生活在马圈周围,观察所谓的马的生活方式,还需要考量公开的研究数据的真伪,在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后要不断接触,了解他们的心性,是不是在伤心啊?失恋了吗?草是不是不好吃?能不能吃虫子啊?为啥老是不睡觉啊?总之,要多问,并不断总结经验,还要分析自己的生活是不是与此有较大的差距啊?要依次制定可行性计划研究报告,是应该找哈利波特还是伯乐的儿子,计划多少年可以变身成功,每一个变身是需要营养还是相关的技术支持,是进口技术还是国产的就可以。但不论变身成功与否,都要出去溜溜,让人家看看是骡子还是马,这关系到能否延续的问题?
所以你看,简单的故事而已,这么一堆麻烦事,你要不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