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与季羡林、林庚、吴组缃并称为清华四剑客的李长之,李长之关于孔子、司马迁、陶渊明、李白的著作,被称为中国版的“巨人传”
一本书看出了老一代学问家的严谨和认真,本书从多个角度论述了陶渊明的一生,他的政治倾向,哲学思想,结合其经历深入考究了不同诗句里隐藏情感内容,
陶渊明一般被认为是山水田园诗人,超脱物外,不理世俗,而且往往是被贴了乐观派诗人的标签,对此作者并不认同,作者在后记中写道“自来论到陶渊明的人,或者只谈了对他诗值片面印象,或者只注意了诗人某一阶段的思想情绪,而忘记了诗人的情绪思想是发展的”
关于思想上,作者认为陶渊明“推崇儒家,不排斥道家,后又结合为一,才形成了他独特的思想面貌”儒家思想使得他具有一种操守,和安贫乐道的支持,但也限制了他跟农民之间的距离,保持士族的行为准则,具体表现在早期作品中,后来受到道家影响逐渐加深,开始推崇一种无阶级的乌托邦式社会,体现在桃花源记,且随着自身经历饥寒交迫,跟农民逐渐亲近,体现在诗里,先是“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的高高在上,到“农夫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的旁观者态度,到后面“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和“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晚年生活。也正是因为逐渐走进农民,催生了乌托邦式思想。
关于陶渊明的政治倾向,一般两种看法,一是忠于晋室,二是完全超脱与外界政治环境,对这两种观点作者分别进行了驳斥,作者首先考究了陶渊明最崇拜也是对陶渊明影响最大的两个人“陶侃”和“孟嘉”(外祖父),并结合当时军阀势力的背景进行了论述(这里关于陶侃是否是陶渊明曾祖父这一点做了小小的论述,结论是即便不是曾祖父也是有很深的渊源,同时是外祖母的父亲,也是陶渊明做文极力崇拜的一个人),陶侃曾经属于割据势力的一员,作者认为若非陶侃死得早,会跟桓温、刘裕走上同样的道路“握有大权-占有军事要地-对内平反建功-对外立功-皇帝禅让”作者认为陶侃已经完成了前面三步,但条件尚未成熟;孟嘉则是直接在桓温手下做事,当时天下割据,晋室也实则被多方力量把控,且桓温礼遇读书人,作者根据陶渊明早期诗句结合创作背景分析,陶渊明心中并不怎样忠于晋室,相反对桓温比较有好感,而对后来唯一一位夺权成功的刘裕则很看不上,而对晋室两位皇帝被刘裕毒害则抱着普遍的同情,而非君臣的痛心,陶前半生处于矛盾中,体现在其早期诗句中与两次出仕两次归隐之中,后期意志逐渐坚定。
作者对陶的印象,并不认为他是“乐观的”“田园的”“超脱的”,作者在后续中写“曾几何时,认为陶是乐观的,过了些时候,对乐观的印象消失了,但尚认为他是达观的,又过了十年,达观的印象又逐渐淡了,觉得他的诗句是那样沉痛,几乎言尽意不舒的情调充满了全书”。
尽管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先了解他,如果我们不了解他,越崇拜他越敬爱他,就越是对不起他”
这本书看完了感触还是挺深的,看到的不光是一个我以前没那么了解的陶渊明的一生,也看到了一个严谨做学问的老学者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