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课间操,孩子们在音乐声中排队准备做操。学生A在站队,学生B走到A旁边朝他身上重重地踢了一脚。学生A向我报告,我也看到了。下操后就让B留下。心里预设的是经过冷静,他应该知道错了,大部分孩子间的纠纷都是冷静后,互相承认错误。我问:"今天是怎么了?以后遇到这类事该怎么办?"学生B说:我今天打他了,以后还打他。"学生的话让我震惊,我回想起该生的父亲曾经当着我的面对儿子说过,谁欺负你,你一定要打回来。又想起学生B和A之间种种的矛盾。对B家长的做法很不认同。我顿时火了,"那你说咋办?"我的语气变得严厉起来,该生一句话不说。"你会说话吗?学生说会,之后就是沉默。我来到教室又去找学生A谈话,提醒他要躲着B,学生A听出了我对他的关切,答应了。我又来到办公室,找B谈。在他的逻辑中认为学生A之后会打他,因此他还会打A。
反省自己还是没稳住。太急着去解决问题了。定生慧,稳是改变的定海神针。今后要试着去掉情绪,不预设立场。让学生充分地聊,不试图去建议去改变他。如果我当时说:"哦,你这么做一定有一个重要原因,那是什么?我很想知道,你愿意告诉我吗?"你需要学生A怎么做,你才能不打他?"或者沿着他的脉络让他思考:你再打A,A会怎么做?A这样做后,你又会怎么做?引导着让他自己找到解决办法。真是太急了,聊得太快了。做到不预设立场,不评价真不容易!又把A和B叫到一块,A保证不再和B有任何交往,更不会再打架。B也同意不再打A了,事情总算解决了。从这件事中的反思,会提醒我要努力学习践行焦点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