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也经历过这样的循环:打满鸡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最后又回到了颓废的状态,等着下一次再打满鸡血。这样的循环多了,就算有了动力,我们也会怀疑,改变是否可能。
学~
为什么改变没有带来持续性动力?
如果把思维比喻成一条河流,一条河要流动起来,需要有3个条件:
~河流落差产生的张力;
~控制河流走向的河道;
~不断补充的源头活水。
如果没有落差,河水就会停止流动;如果没有河道,河水就会失去方向;如果没有源头活水,河水很快就会枯竭。
其实,人的思维发展也是如此。张力就是目标,河道就是行动的方法,源头活水就是与现实的接触。
如果没有目标,人就不会有行动的张力;如果没有方法,目标就只会制造焦虑,而不会引发有效的行动;如果没有跟现实的接触,思维就会变成头脑中僵固的规则,而不会有什么发展。
创造才能制造持续的张力
《最小阻力之路》——作者罗伯特·弗里茨(Robert Fritz)
在这本书里,作者区分了两种产生张力的结构:
创造的结构和解决问题的结构:
只有创造的结构,才能产生持续的张力,
解决问题的结构,是没有持续张力的。
什么是创造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呢?
就像画家想画一幅画,作曲家想作一首曲子。他有一个确切的东西想要把它做出来,这就是创造的结构。
创造型思维和解决问题思维的根本区别
创造型思维把事情分成了简单的两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我想要完成的作品。
为什么创造型的思维会产生足够的张力?——是因为爱。
当自己热爱一个东西的时候,就会非常有热情去完成,这种冲动会变成持续的张力,这种张力不会让自己懈怠。
~越爱,张力就越大,越会推动你持续行动,直到最终把它完成。
第二个部分,是我所面临的现实。
创造型思维:并不是让我们忽略现实,相反,只有正视现实以目标来思考现实,先想我要什么,再想现实是怎么样的,才能实现自己想要创造的东西。创造型思维会让我们用一种不同的目光去看待现实。
解决问题思维:他们会思考“现在我连钱都没有,还谈什么读书深造,这压根就不现实。于是他就放弃了自己的目标。” 解决问题思维是以现实来思考目标。先去想环境能够提供什么,再来想自己的目标是不是实际的,该树立怎么样的目标。
从想要什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从现实出发去思考问题,让张力持续保持。
思~
你真正热爱的目标才是这个动力的来源。
我们常常给自己定很多目标,想让自己改变,但是几乎有三分之二的目标都被腰折了。
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是不是自己的目标出了问题?
我们来问问自己,这个目标改变是不是自己热爱的?是因为热爱还是因为焦虑?
如果我们自己对于目标不是真正的热爱,那么我们在完成的路上一定会有各种绊脚石,首先自我的情绪就不是最能掌控的,我们对于目标的改变就没有了把控的张力,那么目标就及其容易夭折。
如果这个目标一定是自己需要的,还是不容易完成怎么办呢?
可以把目标改成激励话语:我一定可以完成课程学习打卡/ 我要拿下陈海贤老师自我发展心理学/我一定要养成这个写作的习惯,我相信自己可以!
这样下来,有没有发现自己的能量感变强了?
关于改变一直都有选择,第一步很重要!
案例~
我们小伙伴建立了一个陈海贤老师课程打卡群,在前几天的时候每个人都很积极,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打卡的人就变的越来越少,但是大家依然喊着要打卡!然而付诸的行动却很低。为什么?
看了今天这个课程,我明白了,因为大家还不够热爱,学习这个课程的初心不是因而热爱,可能是因为知识焦虑,可能是因为一些需要,但不是因为热爱。
如果我们把目标改成:我一定要拿下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我相信自己可以完成课程打卡, 跟内心对话告诉自己是热爱这个课程的;
我们能不能试着用课程里学的内容,帮助自己完成这样一次打卡目标,让自己有更好的改变呢?
学习本身是件好事,但不要因为套上枷锁的改变,成为自己的障碍,反而变的责怪自己,让好课程变成激发反面情绪的累赘了!
如何做~
让改变从心生出。
学习 陈海贤老师 自我发展心理学 17讲 创造性思维 行动张力
渡己:寻找心流 保持正念 Day35--- 贤莉 2018年12月6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