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多则关于同一个话题的微信公号推文,有艺术设计 篇,有文化篇,有科技篇,视角多样而独特。讲的都是:我们用了3000多年的雨伞,被一位61岁的英国大叔颠覆了。
3000多年,意味着悠久;61岁,意味着衰老;颠覆,惊异眼球。
雨伞,每个人都用过,越是常见之物,越是习以为常。
我们习惯了雨天打伞;习惯了雨天时,看别人在雨中疾跑而自己有伞可打,从而可以在雨中闲庭信步的庆幸;习惯了收伞后,伞布上滚落的水珠弄湿了干燥的地面;习惯了自己开车时,怕伞弄湿车厢,而把伞丢进后备箱预备的小水桶里,然后又pia pia pia 冒雨跑到驾驶位,只需几秒的时间身上就被淋湿;又或是习惯了,坐别人车时,怕把人家的车弄湿。上车前,在雨中将收拢后的伞甩了又甩,才进入车内........
雨伞,人类的智慧,大雨中你穿梭自如,尽显“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的豪迈。却终究没能解决从雨中到无雨的室内——这最后半米的距离和5秒钟的间隔导致的湿身问题,多么痛的痛点呵!
我们习!以!为!常!了3000多年……
而有一位61岁的英国大叔,就不大和我们一样,是一位急人之所急的大龄暖男。急的不是别人,是他的丈母娘!事情是这样的,这位大叔之前也和我们大家一样习惯了雨伞。直到他的丈母娘被英国多雨的天气惹恼,他开始琢磨起这事儿了。
作为一名航空工程师,在他盯着伞下积了一滩雨的情景之后,或许是出于职业的素养,不仅猜测:会不会是伞的设计出了问题?
他开始有意捕捉传统雨伞带来的种种不便,正如上文中已描述的痛点。在分析完这传统雨伞的弊端后,他坐不住了,开始用他掌握的数学应用和精密工程方面的知识,对传统雨伞进行全新设计,一有空就计算、设计,一个细节修改几十次.......最终,前后历经两年,设计出一款反向折叠伞。这款伞,打开与合拢的方向与传统雨伞完全相反,打开的时候犹如花儿盛开一般。
不瞒你说,基于本人工作内容的关系,常年和专利打交道,关于传统雨伞弊病如何解决的思考,我也有过。若以思考的次数而论,不下十次。每次思考都是在收伞时被淋的时候迸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忘!了!接着就是在下一次的类似场景中再度思考。
在看到这位大叔的报道后,我打趣自己道:我咋没想到呢?大抵是缺个丈母娘的缘故吧!哈哈。
再来看另外一则故事:
牛顿,1642年12月25日生于英国林肯郡伍尔索普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2岁他在格兰撒姆的公立学校读书时,就表现了对实验和机械发明的浓厚兴趣,自己动手制作了水钟、风磨和日晷等。苹果落地引起他的注意是偶然的。一个炎热的中午,小牛顿在他母亲的农场里休息,正在这时,一个熟透了的苹果落下来,这个苹果不偏不倚,正好打在牛顿头上。牛顿想:苹果为什么不向上跑而向下落呢?他问他的妈妈,他妈妈也不能解释。大凡科学家都保留一颗童心,牛顿更不例外,当他长大成了物理学家后,他联想到了少年的“苹果落地”故事,可能是地球某种力量吸引了苹果掉下来。于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故事来自网络。隐约记得中学物理教材也这么写的,网上找不到原教材了。
两个故事咋一看很相似,但总感觉故事一更合情理,故事二有些玄乎,但又说不出所以然。
直到读了有关专注力的心理学书籍,才能分辨一二。这个有关专注力的学说介绍到:专注力对解决问题的作用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专注于一件事可以让表层意识全功率运作,二是,它能让潜意识进入一种专注于这件事情的状态。第二点尤其重要,换个说法就是,专注一件事时,不但使你在表层意识停止思考这件事的时候,潜意识里会不受人为控制的继续思考这件事,这很像我们常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同时可以让潜意识专注这件事情的同时有效排除其它事情的干扰,这种无形中的时间利用日积月累可以产生宏大的效应。
根据此科学原理再来解读两个故事,是否故事一更显得合情合理?在故事一里,交待了大量的故事细节,提取故事得以有效的逻辑成分:
动力(为丈母娘解忧,维护家庭和谐);
具有的专业素养,航空工程师;
表层意识:观察现象,收集问题,分析缘由,提出假设,计算力学,结构设计,细节修改,作出原型,发放试用......
潜意识:一有空就改。
积累:历经两年。
故事二提取的逻辑:科技兴趣(天生)+动手实践,苹果砸脑袋,长大,成为物理学家,保持童心,联想,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从故事二里读出科学家天生不一样,比如文字里用的那些充满这个暗示的词:表现,偶然,牛顿想,于是。
好了,无论按照故事一的逻辑,还是故事二的逻辑,都可以推论出:就算一树的苹果砸在你脑袋上,你也想不出万有引力定律。因为,按照故事一,缘由是你不够专注;按照故事二,缘由是,你不是牛顿一样的天才。
实际上,后世研究牛顿的学者,整理了大量他生前未公布的手稿,在这些海量的手稿中,除了占很大一部分是牛顿对神学的研究,他对“苹果的故事”只字未提。试想,万有引力定律做为牛顿最有影响的发现,至死未提,何故?不是很蹊跷吗?
当然,“苹果的故事”出自好几个源头,一说是传记作家斯蒂克利在牛顿去世前一年白发那个牛顿,牛顿亲口告诉他的;另一说是大文豪伏尔泰写的《牛顿哲学原理》,他是依据牛顿外甥女的口述而栩栩如生描画的,伏尔泰本人没见过牛顿。(详见迈克尔·怀特《牛顿传——最后的炼金术士》)
伟人已逝,死无对证。
这两个故事,你更愿意信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