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我走的多远,家永远是我最眷恋的归宿!
——题记
今年的夏天,雨水比以往多了些,淋淋沥沥的,不曾停歇,仿佛在用它独特且不为人知的表达方式,向世人倾诉着某种情绪,或悲或喜,或忧或伤。
从三伯父家出来,我撑了把伞,搀扶着年迈的爷爷小心翼翼地往前走,泥泞的道路,夜间行走多少有些不便,我独自行走仍觉得艰难,更何况眼前这位88岁高龄,步履蹒跚的老人。看看走在正前方的父亲,再回头看身旁的母亲,儿时的记忆如开了闸门的水流般涌现在我的脑海里,许多尘封已久的记忆突然在这一刻无比的清晰。
儿时,父亲是我的英雄,在我心中无人能替代,现在依旧如此。我眼里的父亲是严厉的,亦是慈祥的。他会在我闹别扭不肯好好吃饭时,连哄带威胁的“逼迫”我吃下半碗米饭,许是担心我会营养跟不上,不长个儿;生病时,不善表达的父亲比任何人都着急,彻夜不眠的守护在病床旁,大概是怕出现什么状况,他能第一时间通知医生吧……只要有父亲在身边,我总会觉得莫名的踏实、心安,不善言辞的父亲,用生活的点滴教会了我什么是“安全感”,什么是“责任”。
记忆里的母亲,是温柔贤惠的,好脾气的母亲总是把家里的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条。妯娌、邻里和睦,尊重老人,怜爱幼小是年幼时的我对母亲所有的认知。小时候最开心的就是每个新学期伊始,拿到新课本之后迫不及待的拿回家央求母亲给新课本包上书皮,母亲总是无奈的摇着头,微笑着从我手里拿过书本。第二天一拿到教室里,忍不住地向小朋友炫耀母亲包装好的精美课本,小伙伴羡慕的眼光让我小小的自尊心变得异常的骄傲。
面对别人的误解,年幼的我总觉得气愤,替母亲觉得委屈,母亲则是淡淡的笑着不做任何解释。母亲总说“大家都是邻里邻居的,去解释了说不定更难堪,时间长了他们自然也就淡忘了,只要我们自己知道有些事情我们没做过就行了”……母亲以自己为教科书,透过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教会了我什么是宽容、体谅以及尊重。
以前我把父母对我的爱看得理所当然,他们的忙碌也看成是习惯性的动作。年幼时的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的父母亲会老去,如今看着父母的黑发里偶尔掺杂了几根顽皮的银丝,曾经挺拔的脊背开始微微弯曲,才明白岁月也会在他们身上留下痕迹,终有一天我也会长大,从而成为他们的天和地,成为他们的依靠。
父母的爱,就是我们脚下的路,爱有多深路就有多长,这条路从一开始就铺在了子女内心最温暖的地方,没人能丈量这条路有多长。
推开记忆的窗,再回想陈年往事,已然有了不同的理解,那美丽的曾经,温暖的过往,都将成为我人生最美好的珍藏,最难忘的时光。
时光,请您慢些走,请您善待我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