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旅观察
本周,“超级网红”故宫又一次登顶热门话题,从“故宫将首开夜场迎上元之夜”“紫禁城元宵灯会”的吸睛式宣传到“门票预约堪比春运”“土味灯光秀”让网友对活动质量的褒贬不一,再到引发自媒体大V、行业专家参与讨论的“故宫开发利用的边界”,对故宫是捧杀还是棒杀,一时间,一系列烫口的话题让我们不禁思考,对于故宫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座博物院,作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世界上收藏中国文化藏品最多的宝库、全世界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故宫顶着历史光环闪耀了600年走到当下,当故宫变得可亲,可近时,文物保护与文化创新的冲突正在悄然酝酿着。
历史的摆件
不可否认,故宫作为皇家文化代表,垄断式流量,无可匹敌。2016年底,故宫公布馆藏数量为1862690件(套),馆长单霁翔称“文物从来不是尘封的古董。要让故宫充分发挥博物馆的价值。”于是,文物也开始“逆龄”生长,文物文创成为新时代博物馆创新的衍生品,并为寂寞已久的博物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文创产品“故宫淘宝”到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上心了,故宫》让博物馆名声大噪的不仅是价值连城、巧夺天工的“稀世珍宝”,更是这些文物如何从历史的摆件成为生活的代言。故宫文创品类从朝珠耳机、胶带、书签、行李牌、雨伞等“小玩意”拓展到服饰、珠宝、美妆等多个领域,融入当下人生活场景。
显然,故宫文创自成一派,于此同时也带动了中国各地博物馆的文创之风。不过值得思考的是,对于以传承传统文化为责任的文物文创,再创作的尺度依据什么测量,是否需要建立行业标准,以及遵循的规则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故宫作为“龙头”有所作为。既然是文创产品也应当符合商品价值的一般规律,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既要有适合普通大众所需的生活小玩意,也需要有追求高端品位的精致工艺品。供给的基础是创意审美的底线,无论是趣味化还是高雅范,自内而外新生的力量才是艺术表达的本真诉求和创新方式。
卖萌的艺术
从“雍正卖萌图”开始,故宫的文物有了“深入民间”的温度和“与民同乐”的态度,李清照的剪刀手、抖音记录的博物馆奇妙夜等创新传播方式赋予了文物生动表情,故宫持续的“花式卖萌大法”成为年轻人热衷的流行表达。
故宫数字化的渠道拓展让人们对文物的认知从历史遗迹到文化认同。端门数字博物馆搭建了一个沉浸式虚拟环境,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得以让公众更加直观、全面、真实的感受历史,甚至是获得一种“穿越”体验。有了“技术加持”,博物馆同行们纷纷推出创新交互产品“文物会说话”“私人语音导游”“AR扫描原貌”。“文物+科技”联手奉献了这场“有声有色”的文化盛宴。
在传播过程中,故宫博物院先后上线了多款App,通过游戏、视频、创意动画等形式多角度,重内容对文物文创资源价值实现创新传播。故宫的一次次“卖萌”以有趣的形式引发公众对文物的探索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求知欲望,同时也让文物承载的文化内涵得以传承和发展。
当沉默的文物变得热闹起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是以突破传统保护的方式达到展示价值和传播需求,还是以更安全爱惜羽毛般保存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如果说对文物创新使一种对历史文化的现代创造,那么,文化顺应时代趋势被创造和利用应当更加自信。
开放的底线
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活化是一条被认可实现文化价值生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呈现,开放的底线却难以衡量,对于故宫而言,关乎的是历史,是标志,“过去”的姿态固然重要,但现在以及未来更值得思考,相对于热闹的市场,追捧的消费者,带来了传统文化的新生,也让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物保护陷入盲目发展态势,文创商品的复制雷同,传播方式的低俗献媚,都会丧失文化传承的根本需求。
相比于热度,文物资源的开发需要“保护和利用”冷思考,用受众喜欢的艺术方式,表达文化审美内涵,满足商业价值是文化创意的实现结果,但真正的目的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这将是文化遗产再创造的最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