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说自己爱读书。
一来既非出身书香门第,沐浴熏陶,二来也非“骨络惊奇”,从小自带读书属性;再来自始至终是个屁股坐不住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淘气包”,小时候父母骗着哄着看两页教辅已是奇迹,想的大都是篮球、游戏和邻座的女同学,更不用提那些适合青少年读的励志故事、心灵鸡汤或是传世名著了。细细算来,成长路上书没读多少,祸倒是闯了一堆。
即使是现在被周围人说成爱读书、爱学习的典范,也不过是因为时常捧着书、时常谈论书,吹牛坎山时多了些囫囵吞枣、耳目一新的谈资,才能偶尔像王佐良老先生译的那样,读书到了“足以博彩”的地步。
倘若现在审视自己儿时不爱读书的理由,大约只有一个:读书是个苦差事。
这不难理解,读书需要安静的环境、平和的内心。可本是阳光开朗的大男孩、本是热烈奔放的好时光,却硬要端坐屋中、手不释卷、细细品读,其中蕴含的教养之高、定力之强,非环境影响耳濡目染或刻意为之不可得,要不就是机缘巧合遇上了金庸古龙,从此深陷其中一往而深,再不把读书当成苦差事了。但零零总总,比起那些经过精心独创、审慎挑选而将态度和观点华丽包装,高效地装进你脑海中的现代媒介,读书既费时又费脑,总算是个苦差事了。
即便时至今日踏上工作岗位,每天两眼抓瞎、匆匆忙忙,深感能力不足,亟待学习充电,也依然觉得读书是个苦差事。不仅苦,还很稀有。前些日子特价抢购了一套王树增战争系列,厚厚七本,感叹一年也读不完,真有些望而生畏了。尽管如此,如今也敢声称自己喜欢上了读书,究其本源,是因为自己认识到了这样一个道理:
大部分时候,人生和读书一样,都是一条禹禹独行、孤寂清苦的平凡之路。
自己年纪尚轻,也并未遇到什么重大的变故,本没有资格故作老成去评说人生,但随着稚气逐渐褪去、脸庞日渐坚毅,也慢慢开始体会到苏轼怅然失意时的名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血浓于水的亲人、相见恨晚的友人、相守一生的爱人、命中相助的贵人……每个人成长的道路上遇到过那么多人,可无论他们在你生命中留下怎样的痕迹,到最后,人生还是你自己的事情:路还是得你自己走,选择还是得你自己做,乘客来来去去,但属于你的列车最终将载着你、也只有你,独自驶向世界的尽头。
陈奕迅在歌里唱:我要稳稳的幸福,能抵挡末日的残酷,在不安的深夜,有个归宿。读书,便是这样一个最好的归宿。
所谓读书是归宿,绝不是说书给人们提供了一片无所不能的避难所,足以为你的人生遮风挡雨、保驾护航,那样显得太唯心;也不是说书就是一个应有尽有的百宝箱,满是颜如玉、黄金屋,那样显得太功利。只是你要明白,当你得意的时候,书里有的是波澜壮阔的故事;当你失意的时候,书里有的是悲欢离合的人生;当你走进死胡同的时候,你会读到和你有着同样经历的人,在那个死路尽头记录下来的所思所想,帮你推开一扇新的门。
书是死的,书也是活的。拥有了书,就好像拥有了全世界,拥有了一个和千万作者对话、交流、碰撞的机会。多读书之后,自己的眼光便不会局限,心境会不一样,关注的东西也会从外面的那些琐碎逐渐转移到内心灵魂的成长。
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发现、自我修行、自我成长的过程。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凭着自己的心智活动努力阅读,从只有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体会,就像是自我的破茧而出。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读书就只是一种形式,是一种广义上的学习,一种自我探索式的成长。如果有一天我不再喜欢读书,那定是我对人生不再乐观,对世界失去好奇,也放弃了去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当然,抛开这些高大上的道理,读书还是有很多实实在在的作用的。但除了报纸、杂志、教科书、工具书等实用性很强的书以外,大部分的书对人的影响还是潜移默化的。别忘了1.01和0.99的故事,别忘了复利可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也别忘了,读进去的书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就像吃进去的食物终将化为血肉和骨络一样,它们也最终成就了我们的精神与品格。这个道理用文艺小资的话来说该是: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爱过的人和走过的路,当然也可以用培根老先生早在1653年就写过的:凡有所读,皆成性格。
我从未想过未来的人生会怎样,四平八稳也好,跌宕起伏也罢。要知道,即便是才华横溢、桀骜不驯如李白,也曾为了一官半职而写下“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般溜须拍马的传世名句。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作为浩瀚星球上最最渺小的一个,又能拿出几分超然与洒脱呢?
东坡先生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真是太贴切不过了。读书让人意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与卑微,但同时也赋予了他们前行的勇气与方向。所以如果要我给东坡先生的这两句诗做译,我一定会说:
人生纵然千回百转,我亦始终向上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