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如潮水逆流 唯独心声不息
文 | Jamie
每到年末,归家的情绪就丝丝缕缕地涌现出来。但想是过满则溢,到了真正要回家的那几天,心里渐渐生出了些畏缩之意。这难道是古人常说的近乡情怯吗?当然我心里明白,不是这样的。
拖着拖着终于到了不得不收拾行李的时候。看着桌上、柜子上摆放得满满当当杂七杂八的书、化妆品等等,叹气,一时间无从下手,更是生了对家的恐惧。
还记得当初离开家,大老远跑到这个车程需要七小时的地方读书,孤身一人,无人可以帮我搬行李拎包,我只好带了尽量少的物品,以减少我的劳累奔波。其他生活必需品如席子、桶盆、沐浴露等等我都直接在学校商店现买。那时候和舍友还不熟,不能像现在这样随意玩笑,却也能一起感慨学校设置的柜子空位太多,真不知道该放些什么。此时的我当然体会到了当时的天真,这狭小空间已经隐隐有了挤不下的趋势。
不知不觉,居然已经在这里开始了第三年的第三年的生活,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渐渐填满了我的痕迹。我想,即使是这小小的一隅角落,生活也是需要仪式感才能幸福的。干净的浅蓝色壁纸铺开,遮盖了斑驳的墙和刮花的桌角,用木夹子小心地挂了几张照片,配置了个人桌上小垃圾桶,桌旁的窗台上摆上几盆小多肉。好好经营精心布置着,密密匝匝的空间里,终于装下了满满当当的幸福。
将行李箱摊开,这个空间连过道都被占满了。虽然不想破坏这份和谐,也无可奈何。精挑细选了回家要穿的衣服,抽出了想看的书,拿了需要的化妆品,已经七七八八了。虽然一直都知道,在家并不爱出门,出门也不化妆,书还不如手机好玩,但就是要带着,带着才安心。又挑挑拣拣了其他乱七八糟的,行李箱终于连最后一点缝隙都被塞满了。给小多肉浇了年前最后一次水,这样一看,就剩这空荡荡的床和桌子,干净整洁得似乎都没有灵魂了,只有小多肉迸发着它的生命力。
唔,我和我的小多肉说悄悄话: 就自己坚持一个月,我会回来的哦。
回“家”,其实,这里正在慢慢地变成了我另一个“家”了。这几年,我待在这个小“家”里的时间自然是更多的,但我终究还是要回“家”的,回我的故乡。
不知道是我心里总有着些对家的踌躇,还是这片故土终于对我长时间的远离而不问候也心生了嫌隙,距离越近,雨越大,下车的时候已经演变成瓢泼大雨,夹着生冷的风,我不禁打了个寒战。只好打电话让母上大人前来接我。我笑嘻嘻地同来接我的妈妈说,我不想家,她哭笑不得,连骂我“小白眼狼儿”。
其实哪有人真的不想家呢,无非是发现自己好像不再是东道主,这座城市渐渐得没了自己的味道。望着周围的景色,还会感觉到自己和周遭有些格格不入,心惊,自己怕不是变成了远道而来的客人罢?
走出故乡的前两年,我曾经也是有盼望回家的时候的。那时候大家都还是刚上大学的“大学生”,新鲜热乎着。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待久了,渴望回家也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每每还没放假,就三五成群地约好了,回家要聚一聚,叙叙旧。那时候,大家都在数着放假的时间,谁先回到家了总是会引来一阵羡慕,我便总是在这样的期待中回家的。
现今连这样的期待也不敢奢望了。谁早早回家了,反倒会引来一阵惊讶:“你不用实习、工作、考证?”甚至曾经最喜欢闹腾的那些个人,现在也都忙于各种各样的事务了,大家都无暇想家,更没空搭理与前程无关的东西了。逢年过节回家的朋友越来越少,今年像我这么早回家的,估计是没几个吧。
家里,有我的味道也越来越淡了。好久不见,我的房间和我面面相觑,仿佛不认识。虽然妈妈知道我回来,已经整理过了,属于我的东西也都原地放着,但我知道,可能在两天前,这里还堆放着家里的各种杂物。这是直觉,因为它说不出来哪里不一样了。客厅厨房也都添了许多东西,这变化让我多少有些不习惯又不得不接受。所幸,毕竟是家里,待了两天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既然都回来了,总还是要逛逛的。溜达着去了逛过无数次的小巷,那里有我很喜欢的一家小吃店。来回逛了两次也没发现,非常纳闷,以为是记忆出了错,一问才知,我面前的这家很高级的甜品店就是。再问,也不知原来那家搬去了哪里,我死心了。
晃悠到高中母校,聪明地带了旧校卡,在门卫面前晃晃就进去了。都是新鲜的面孔,充满了生气,学校里每年最不缺的就是这一茬一茬的新学生。光荣榜上曾经也有过自己的姓名,有些傻气地想找到新的光荣榜里有没有与自己重名的。没找到,但是看到了曾经的班主任评了“优秀教师”,看到他的面孔真是倍感亲切。
该回家吃饭了,其实也没什么不同,只是我的心境大不一样了。这里依旧有蓝天、白云、阳光、沙滩、海浪,浪间有鱼儿、飞艇,一座海的城市。
年后,这座城里的人儿又相继离去,乘风远航,追寻另一座城市里的梦想。仿佛空了的城市,我也要离开,踏上另一段新旅程。
而我究竟真正属于哪里呢,我也说不清了,大概属于路上?
- END -
■ 编辑排版|Jamie,喜欢赖床,拿你没辙。
■ 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
独立思考的人自会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