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36岁,人生半熟》——最近读的最兴致盎然的一本书了。
作者宽宽,80后女文青,一家人逃离北京,在大理定居,过起了悠闲的田园生活,开着一家不为赚钱只为谋生的咖啡馆。
在那里,他们还遇到了很多,和他们一样逃离北上广,只为真正所热爱的兴趣而活的一群人。
但同时作者也说,自由舒适的日子过久了,与繁忙焦躁的日子过久了,结果一样都是厌倦。
正应了大哲学家叔本华所说的:人生就是一个钟摆,在得不到的痛苦和得到了的无聊中来回摇摆。
大多数东西,没得到时以为得到了该有多幸福啊,可真的得到了又觉得不过如此。
在想要的欲望和得到后的无聊之间不停切换,我们的一生就过完了。
于是有很多人,最终得出了一句结论:
人生只有一件事,那便是修行,除此之外别无他路。
当然这得达到一定的境界,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先努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吧!
所以,这本书,看似一本随笔,但探讨的却是人生,以及各种不同的活法。
有很多带着诗意,充满哲学的句子,会让人不自觉地在嘴边多念上几遍。
比如:“人的心,起起伏伏,凡有不适便归于外境,就没有消停的一刻。”
02.
作者还分享了一个道家养生法:服气辟谷,连续七日不食五谷果蔬,每日可服枣两枚或枸杞几粒,饮水少许,靠调整气息,吞津服气来将天地能量转化成身体所需。
她自己亲身体验了一番,还真的是有所收获:
“久拖不愈的右肩疼痛消失,皮肤白皙红润,异常光滑;体力精力剧增,每晚睡下去,第二天早上天刚亮就自然醒,身体轻盈而兴奋,像吃了千年人参;不时感到想要飞起来的愉悦,这种感觉对我来说非常陌生。”
虽然听起来神乎其神,但其实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适度的饥饿对人体是有好处的。
我原本也想尝试下,但真的太难了,不吃主食很容易做到,但是水果零食都得戒,连水都得少喝,一般人能坚持一天都难,何况是7天。
看得出来作者是个很有定力的人。
以前,我不懂古代的人修行为什么总是要对自己这么狠,各种戒律一堆,后来看了作者讲弘一法师李叔同,通过苦修,成为大师的经历才明白。
戒是修行的开始,所谓戒定慧,是个完整的修心系统。由戒生定,定中生慧,不是随便说说的。
“没有严持戒律的佛教行人,如谈到高深的定力与大智大慧,那便是一片谎言!“
李叔同通过把自己的生活降到了最低处,矮小的关房里,一坏桌,一旧榻,一烂席,一破帐,日啖一餐,过午不食。
就这样过了多年,才终于修成弘一法师。
这看似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很遥远,但也是一个启示,如没有严格的戒律,或者一些要遵守的规则,一个人恐怕是很难让一颗焦躁不安的心,定下来的。
03.
每个人来这世上都有不同的功课(使命),有的为体验,有的为完成某件事,有的是还债,还有的是累世的修行人,此生带着任务来。
这份使命,大概就是每个人活着的意义。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要去往何方的。假如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便已经是一种幸福了。
书中讲了一个真人真事,一个家世很好,名校毕业,工作也很顺遂的姑娘,但是她一心的梦想是当个幼儿园老师。
没有人支持她,考虑到父母,她一直这么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直到最爱他的父亲去世后。
才毅然决定抛下一切,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一个各方面条件这么好的人,想去当幼儿园老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很多学校就因为条件太好学历太高而拒绝了她。
但她没有放弃,终于在两个月后被录用了,然后心满意足地做起了一名幼儿园老师。
人生中,大多数人都在努力活成“想成为的样子”而不是“真实的自己”。
前者是目标导向的人生,关键在于设立目标,权衡利弊,过程监控,结果复盘。这种人生,可控,可计划,但是脆弱,也少有惊喜。
后者是存在导向的人生,重点在于向内觉知、省察、探索,接纳自我,在激发潜能中创造。这种人生,不断试错,折腾,但是坚韧,常有超出他人期待的结果。
作者说这两种其实无所谓好坏,只是我们的时代,太过偏向创造“想成为的样子”,并拼命设置障碍,阻碍你认清“真实的自己”。
是时候反省下我们“想成为的样子”是不是那个“真实的自己”了。
只有成为“真实的自己”才会获得最终的幸福,与内心的安宁;而“想成为的样子”只会带给你外在的认可,却独独与自己没了关系。
小结:
作者在这本薄薄的随笔中,分享了很多诸如此类的人生经验,以及反省和思考,读起来很是耐人寻味。
推荐给你们,希望喜欢。
微信读书上可以阅读,但是也需要付费,也可以购买纸质书,这本还是很值得购买回来,反复阅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