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的时候,我每天晚上都是听着我爸念的故事睡着的。那个时候小,也不认识几个字,只能是我爸念给我听。一般来说,每天晚上睡觉前要念上一个小时,我才会去睡觉,这还不算完,每逢周末,我每天早上也是要听故事的,不听故事不起床。因此,我爸平时总是跟我妈抱怨,说他念故事念得嗓子疼,我妈每次听他抱怨,只是微微一笑而已。
想想那个时候,很多书我都是“看”了好几遍的,对于那些故事,我都能背出来了。而且,别看我那时不认识几个字,书可都是我自己挑的,至于我为什么会选择那些书,现在想想多半是因为书上的图片好看吧。
后来上了小学,学校有一个很现代化的图书馆,借书还书都是那机器一扫。学校的图书馆特别安静,大家都在低头安静的看自己的书,或者在可外接的图书区域安静找书借书,一切都是那么安静,这是我对图书馆最初的印象。
我在我们小学的图书馆读完了很多世界名著,也正因为这样,我总会去借书,一来二去的就和图书馆老师熟了。在老师和我的交谈中,她发现学生借阅区不是很能满足我的需求,于是她就给了我一个特权:到老师的借阅室借书。当然,我每次选好书都会给她看看,听听她的建议,有些太过高深的书或者是不太适合那个年纪的我的书,她都会告诉我,因此,我算是少走了些“弯路”吧。
还记得那个时候,晚上熄灯了,自己打个手电筒闷在被窝里偷偷看。手电不敢弄的太亮,也不敢撅着屁股看,边看书还要边听着有没有脚步声,生怕被晚上查宿舍的老师发现,被狠狠教育一番。哎,我想这是我读书经历中最提心吊胆的事情了吧。
上了中学之后,我读的书一下子就少了很多,每天都忙着写作业,周末还得去上课外班,没有时间也没那个心读书了,有的时候都觉得读课外书就是在浪费时间。在中学语文得大纲中,有好多书是必读书目,我们老师都会在假期留上一两本作为作业,这个作业形式每年都一样,就是读完了写篇不少于800字的读后感。初一的时候,我还算老实,倒是把要求的书都读了,然后写一篇完全原创的读后感,之后上了初二初三,作业变多了,我就不想读了,但是作业还是要完成,那怎么办呢?我就是在网上随便找几篇读后感,然后把他们拼一拼,再把我觉得读不通的地方改改,加几句过渡的话就算完成作业了。要是在拼凑的过程中发现这书符合我胃口,我就去百度一下那本书的故事梗概,要是梗概里面结尾没有明确表明,我就再查查他结尾是什么。就这样,要求读的书我都是浑水摸鱼的糊弄过去了。所以中学时期,我真真正正读了的书也就没有几本。
高三的时候,我们老师不管教学任务多紧,都会给我们一节课让我们自己读自己喜欢的书。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才慢慢的从应付读书变回了我要读书。我记得当时《比利战争》这本书我读了一个星期,每天晚上坚持看半个小时,周末的时候每天起床前,躺在被窝里看上一个小时,白天也总要找到空闲时间看一会儿这本书。这本书没有人催着我读,没有人说读完了要写读后感,它也不在教学大纲里,但是我总会想要去读它。我同情比利的遭遇,甚至读到有些地方的时候,我甚至希望我可以替他收那份苦……
现在的我,没事的时候就看看书,读一读原来一直想读却没却读书,有时还会随手记一两笔,我现在还挺喜欢这种读书状态,不过至于今后还喜不喜欢,我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