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0 雪晓白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一度霸屏各大网媒。微信朋友圈里更是热传有关这部电视剧的各种麻辣点评和深刻剖析。
由于种种原因,我并未完整地追完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只是各大网媒,尤其是自媒体上普天盖地的书评剧评,使我自觉对该剧应该是烂熟于心了。
就个人而言,看完这部剧后,最让我感觉愤慨的是史涓生以宠爱之名,让子君变成一个自私、骄奢的废人。最后,以受害者的姿态弃之如敝履。一度使子君的生活变成了一片瓦砾场。
当子君发现没有了史涓生这个依靠,自己根本站不起来,她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养残了。
史涓生深深地伤害了罗子君,而他却认为自己已经做的够好了,即便离婚也已仁至义尽了,但他却从未意识到是自己一句"我养你"差点葬送了子君所有亲手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可能。
剧中的罗子君在闺蜜唐晶的帮助下,拥有了重新开启人生新篇章的勇气和力量,并且最终能够自食其力。
然而,试问一下,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又有谁能保证自己在身陷于类似子君的窘境下,身边正好也有如唐晶般聪慧睿智,才能出众的闺蜜助你一臂之力,挽救你于水深火热之中呢?
显而易见,披着爱的外衣的伤害要有多么令人深恶痛绝!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将要分手的情侣,女孩为了报复男孩,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用精心照顾几乎把那个男孩变成一个废人,然后交到下一任女友手上。
不管真假,这都说明了披着爱的外衣的伤害,有着多么大的欺骗性,而它的威力又是多么可怕。
还记得前段时间,一位男同学在微信朋友圈中发了这样一条带有调侃味道的招聘信息:“掐指一算,最近受罗子君影响,一部分家庭主妇兴许会去找工作,如果没有目标,不知道该干啥的,可与我联系。”
调侃终归调侃,殊不知,现实生活中如你我一样的普通人,相比小说或影视剧中所创作的人物,有时要面对更加残酷的现实。
就拿我的邻居大军来说,作为独生子的他,四肢健全,头脑灵活,现已三十好几,却仍然无法自食其力,全凭父母双亲大半辈子的积蓄和每个月固定的退休金来养活军一家三口。
军也正是人们经常提到的啃老一族,这种人故然可恨,但是每当邻里之间聊起他家这点儿糗事,总免不了提一提其母对其从小的种种溺爱。
军9岁时还不会穿衣、系鞋带,不会自己用筷子吃饭,因为其母实在是太爱自己的儿子了,从军呱呱坠地到上了小学,还执意要亲自给儿子穿衣喂饭。
更令人惊讶的是,有一次,军向他妈妈哭诉自己为数不多的作业怎么写也写不完,恐怕第二天要挨老师批评了,当妈的心疼儿子,二话没说,操起笔便替儿子写起作业来。类似的事例实在是数不胜数。
家长的过份溺爱,导致军的自理能力一直很差。学习成绩也不太理想,好在自己头脑还算灵活,勉强上了一所三本院校。可是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军生活无法自理,处处碰壁,最终不得不中途退学,后来就几乎没有什么后来可言了。
当初,军也曾干过几份工作,但都是由于自认为工作太辛苦且工资又不令他满意,于是便半途而废了。
军至今离校已十年有余,却仍然待业在家,每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白天睡觉,晚上熬夜打游戏,结果导致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有一次,竟然由于连续熬夜,军晕倒在地。军的妈妈更是心疼不已,至今还未意识到其实是自己一手葬送了儿子的大好前程。自己亲手将风华正茂的儿子几乎变成了一个废人。
更让人意外的是,为了给儿子减轻负担,这位阿姨真是够拼的,六十多岁的年纪了,还主动提出要帮儿子和儿媳看孩子,小两口也很乐意。于是,孩子刚满一周岁便被送到了奶奶那儿。
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自从小孙女被她妈妈送到奶奶家,她就开始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到如今,孩子已经九岁了,仍然由奶奶亲手为他更衣喂饭,当然系鞋带这种事也全全由她奶奶包揽。孩子的未来,可想而知。
其实,类似的事例在媒体上也时有报道。19岁的杜升华以668分的高考成绩,成为2005年沈阳高考应届生第一名,但不会换乘公交车,不会系鞋带。在读研究生时遭劝退。
自古以来就有“慈母败子”的说法。从百度上查,你会发现这里所谓的“慈母”指的是一种过分的母爱,也就是溺爱。从字面上看,溺爱的“溺”字兼有过分和淹没的意思,过分地疼爱孩子等于淹没他们。
古人云:“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爱之,其实仇之。”这是对“溺爱”一词最好的注解。韩非子有句话∶“人之情性莫爱于父母,皆见爱而未必治也。”这是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没有比得上父母爱子女之情的。但是只有爱,不见得就能教育出好孩子来。
有一个脍炙人口的父母溺爱孩子的事例,说的是中国古时候,有一个从小被母亲溺爱娇惯的少年,临刑前要求再喝一口母亲的奶,他妈妈解开衣襟喂他,这少年一口把母亲的奶头咬下。这位少年把母亲的奶头咬下,是恨母亲的溺爱娇惯害了他。
无独有偶,著名的伊索寓言里也有这样一个关于父母溺爱孩子的事例故事,一个偷窃的少年犯被当场捉住,束缚了双手,被牵到刽子手那里。疼爱孩子的母亲跟在后面,捶胸恸哭。儿子回转身来,说要对她说句心里话。
母亲走过去,想不到却被儿子一口把耳朵咬了下来。母亲骂儿子大不孝,犯了罪还不够,又把母亲的耳朵咬下来。那少年犯说:“假如我初次偷了同学的写字板拿去给你的时候,你打了我,那我何至于胆子越来越大,被牵去处死呢!”
大家或许也曾听说过这样一个例子。金某出生在一个令同龄人羡慕的富裕农民家庭。父母以前开金矿,积攒下万贯家产,成为村里的首富。父亲开的是奥迪A6轿车,母亲开的是捷达王,出门到村里哪家打麻将都要开车去。
家庭的富有,使金某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好逸恶劳、任性不羁的习性。她学会了抽烟、喝酒,大把大把花钱,在农村,她每月的开销是两千元,让别的孩子望尘莫及。没有钱,就向父母要,少则两千,多则上万。
有一次,她撒谎要买东西,向父亲要万元,一向溺爱她的父亲一甩手给了她一叠百元钞票,数了数是两万两千元,不到两个月就花光了。母亲多次训斥她,金某怀恨在心。后来要不到钱了,竟然伙同男友残忍地用铁锤把母亲砸死。
大量的事实证明,许多从小被家长过份宠溺的孩子,长大之后不但不能自食其力,还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曾轰动各大媒体的我国某著名歌唱家儿子李某某犯案一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都是溺爱所致啊。
有一位母亲曾说道:“在我怀着孩子的时候,我是幸福的,我总是幻想孩子出生以后,我一定要把她当公主一样宠爱,不让她受到一点点伤害,给她最好的生活。我相信所有做母亲的人都会这样想。”
不过,在李某某事件发生以后,她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她觉得,宠爱孩子可以,但千万不要变成溺爱。
她还说:“如果一个孩子,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什么事都不会做,也没人说他哪里不好,没人可以跟他吵架,那么当他们长大之后,进入社会,没人会迁就他,没人会像父母一样宠着他,甚至会有人针对他,刁难他,那么这个时候已经长大的孩子,该怎么办呢?难道要父母一辈子保护下去?父母不在了以后呢?是不是就活不下去了?”
曾经有位教育专家讲过:“被宠坏的小孩常常是命令父母的小皇帝,这种理所当然的物化情境会造成小孩的自恋,这是不健康的发展,导致其一生不易有满足的关系。长大以后,他们会震惊于伴侣或老板竟然不像父母那样肯定他们。每当被人以公平、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时,这些人会不知道如何适当评估自己在关系中的表现。”
毋庸置疑,这种畸形的爱要有多么可怕,要有多么大的杀伤力。如果一个人不能给他或她所爱的人一生的幸福保障,那么请您收回你如冰毒般可憎的溺爱。
请允许鲜活的生命通过自身的努力独自撑起一片本该属于他们的朗朗晴空。
请允许鲜活的生命在风霜雨雪的洗礼下,尽情释放出他们本该被充分开发的巨大潜能。
请允许鲜活的生命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亲自编织出一个本该属于他们的绚丽多姿的七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