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一本书,感觉颠覆了我之前的很多观念,相信大家听完这本书也会有和我一样的感觉。
01
扬长避短并不一定完全正确!
好像在我们很多人的观念中,能让我们走的更远、更顺的,应该是我们擅长的东西,而短板往往会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阻碍。
就连古人都说要“扬长避短”,但《能力陷阱》这本书却告诉我:真正能困住你的,其实是你擅长的东西。
可能大家初次听到这个观点,都会觉得不可思议。
而我也不例外,但当我听完这整本书的讲解后,就彻底改变了这个想法。
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是说:
你的长处会把你局限在一个领域内,而让你陷入更大的知识盲区。
这种无意识的行为,会让我们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越来越上瘾,从而也会刻意去回避那些我们本就不擅长的东西。
听到这些后,我再去联想自己的个人经历。发现果然如此,相信很多人也会有和我类似的“能力陷阱”经历。
02
“偏科”其实就是陷入了一种典型的“能力陷阱”
记得我从小学开始,语文成绩就一直很好,而英语尤其差,这让我自认为语文是我擅长的,而英语就是我的短板。
按科学的方法来说,我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英语上,对语文可以少一点关注。
一开始,我确实也是这么做的,但是当我发现,即使花费很长时间在学习英语上,却在一段时间里没有很大起色时,我就选择了放弃。
因为花很长时间学习我并不擅长的英语简直就是一种煎熬,而且效果也不显著。
可当我把同样的时间花费在学习语文上时,不仅效果显著,而且学习起来得心应手好不轻松。
可当时的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现在回想起来才后知后觉,自己当时应该是陷入了一个典型的“能力陷阱”,所以才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越干越上瘾。
而这一行为所带来的结果是:我不管是在初中还是高中,语文成绩一直稳定的好,英语却很差强人意,而这也直接影响了我的高考成绩乃至我对大学的选择。
至此我才得知,原来“偏科”的一切根源其实就是来源于“能力陷阱”。
03
现代社会更需要“样样”都强的综合型人才。
其实古人所说的“扬长避短”这一观念,在当时乃至90年代之前,都是一个很正确的人生方法论。
因为,正是在“扬长避短”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那时候的人才能潜心笃志于自己擅长的领域。
所以历史上才有了那么多的伟大诗人和科学院士。
因为他们都在一个领域内发扬着“工匠精神”,不断精进着自己的长处。
但没有任何东西是一成不变的,在科技和信息不断加快更新步伐的今天,“样样”都强的综合型人才的竞争力,要远高于“扬长避短”的“单技术”型人才的竞争力。
所以,现在有很多人总会在工作之余,去学习一些额外的技能。
俗话说“技多不压身”,其实也是我们的潜意识在自我防卫,以免我们掉入日益严重的“能力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