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们进行《一点心理》第三次课程。
在上课之初,我想先来说一下作业情况
老师们都能从自己的生活中试着分析自己的内心
我也能从老师们提交的作业中感受到您的改变。大家做的棒棒哒。
今天我们进行五六章,下面我们来谈谈
如果我们要去学习如何用语言去达成目的,那么,如何多么强调专注目的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因为在谈话时,我们就好像在夜晚行走于一座由话语构成的森林之中,森林里有很多分岔的小路,我们很容易迷失方向。
而目的就像北极星,让你可以从沟通的森林里安全地走出来。
但可悲的是,我们就是这么容易迷失在森林中。明明只要抬抬头看看北极星,就可以找到目的和方向,但如果没有经过学习和训练,却极少有人能做到。
在沟通中,我们很容易就会因以下三种心理而迷失了目标:
1.战胜对方
小冰和兰兰是同事,小冰负责教研。
小冰:我觉得你这个问题问的不好。
兰兰:怎么不好了?
小冰:太泛泛而谈了,不突出重点。
兰兰:我觉得ok啊。
小冰:我觉得不行,不信你问问其他人?
兰兰:哎,我还真问了一些人,他们都觉得还可以。
小冰:你问的是没有教过这节课的老师吧?他们没有教过看不出来你的问题。
兰兰:你什么意思?难到没教过就看不出来
2.伤害对方
这可说是“战胜对方”的升级版,不仅要赢,还要故意通过言语伤害。
简而言之,当自己难受时,也要让对方不好受。
在《红楼梦》里,贾宝玉出生之时就有一块通灵宝玉,而薛宝钗恰好也有一个金锁,众人暗地里觉得两人相配,称为金玉良缘,这是林黛玉的一个心结。
有一次,来了一个道士给宝玉说亲。宝玉心中已有黛玉,所以不快,黛玉当时也在场,心里也不好受。
第二天,黛玉就病了,宝玉来看黛玉。
黛玉:你看你的戏去啊,在家里做什么?
宝玉:别人不懂我,你也这样?我白认识你了。
黛玉:(冷笑)你白认识我了吗?我哪像人家有什么金锁能配得上你?
宝玉:你这么说,是咒我天诛地灭?
黛玉:(又急又愧)我要是咒你,我也天诛地灭,何苦来呢!我知道,昨天张道士说亲,你怕挡了你的好姻缘,你心里生气,拿我来出气。
可以看到,黛玉心里难受,于是便口不择言,让宝玉也不舒服。
这样的情景,在日常生活里,也并不少见,尤其是在亲密关系(如家人、朋友等)之中更为常见。由于没有什么顾忌,又给了让对方伤害自己的权利,想想也是伤感。
3.逃避对话
还有一种在沟通中迷失目标的表现是选择逃避,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里,让自己感到安全。在潜意识里,我们给自己的嘴贴上封条,把那些想要表达出来的不同意见封住了。
而这种逃避,只是因为不想有冲突,避免惹是非,只是为了避开冲突时的不愉快。所以,我们在心里说“算了吧,还是不说了”。
这种心理似乎没有什么坏处,但是隐忍不发的话,就像是水库的水。如果不能及时地排出,那么,当水宣泄出来的那天将是滔滔洪水。
战胜对方、惩罚对方和逃避交流,都是森林里很明显的岔路,但我们就是这么的不争气,常常义无反顾地踏上去。
那么,有的老师可能要问,我们为什么会出现战胜对方和惩罚对方的行为呢?
这和我们生物性的本能有关。
我们可以把战胜对方和惩罚对方归为攻击性的行为,那么沟通中的攻击和逃避行为,其实都得从人类的过去说起。
试想一下,你遥远的祖先,在某一天,和部落的一位同伴出去打兔子,结果突然听见背后一声咆哮,哇,熊的声音!
你的祖先不管三七二十一,拔腿就跑,都快跑断腿了,很幸运,躲过了一劫;但是你祖先的同伴,很遗憾,因为跑得太慢,成了大熊的一顿午餐。
有一天,你的祖先又出去寻找食物了,结果突然听见背后一声咆哮,哇,老虎的声音!
你的祖先又开始跑,可是不小心竟然跑进了一个死角,你的祖先非常紧张,可是他更想活下去。于是,他深吸一口气,准备开始肉搏......很幸运,凭着绝地求生的勇气和随手捡的一块石头,他逃出了虎口。因此,也才有了今天的你。
面对带有威胁性的猛兽,我们的祖先或者逃跑,或者拼死一搏(而不是白白等死),于是才活了下来。在进化过程中,人类的基因继承了这种应激反应。上世纪20年代,心理学家坎农提出,面对危险,人的身体会自发地做好准备(一系列的神经和腺体反应将被引发),准备战斗,或者逃跑,这就是战斗或逃跑反应(fight-or-flight)。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突然面临压力时,比如一辆电动车突然从面前穿过,或者上司突然指派了一项紧急的工作任务时,都会产生应激反应。
在沟通中,当双方分歧较大,或者气氛紧张的时候,我们也会感受到压力,会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这时肾上腺素分泌,于是我们说出带有攻击性的、伤人的话语(战斗),或者是逃避交流(逃跑)。
当你开始沉溺于应激反应带来的肾上腺素狂飙,你就会迷失自己最初的目标,只想拼命发泄,或者尽早结束这一切。换句话说,攻击或逃避变成了你此时的目标,原本你想干什么,早就被你抛诸脑后了。
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Peter Gollwitzer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法。
这就是If-then法则。
在行动前,预先告诉自己:如果出现A事件,那么我就做出B反应。
就像把我们的大脑当作一台计算机,我们提前给它设定好一套程序。当触发条件发生时,如果程序启动,就会自动执行对应反应,而无需调动意志力。
打个比方,如果你想早起,但总是克制不住睡前玩手机。你就可以这样告诉自己:一旦到了晚上11点,就把手机关机并放到衣柜里,然后躺到床上。
我们为了提高程序启动的成功率,我们还需要在这里设计一个触发程序的小动作,比如深吸一口气,或者握一下拳头等。
这就像逼迫自己向目标走了一小步,完成了这一小步,再去专注于目标也就不那么难了。这就是这个方法的厉害之处。
当我们能熟练地把这个方法运用在我们的沟通中,也就很容易能避免目标迷失的问题了。
同样,你可以为自己设计一个小动作,比如深吸一口气,或者握一下拳头。
当设定好这个规则后,我们在潜意识层面其实时刻都在监控着自己,然后在对话中可能刚有不好的苗头时,我们就可以察觉,并回归专注于目标。
也就是停下脚步,抬头看看北极星。
给大家一个生活中的小例子
妈妈和儿子
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了,最近迷上了一款手机游戏《英雄联盟》,一放学就躲在自己的房间里玩得不亦乐乎。为了抓现行,妈妈今天特意提前下班回家,推开房门,儿子正在玩游戏。
妈妈:这回被我抓到了吧?还说自己没玩游戏。
儿子:只是今天玩而已,而且爸爸也玩啊。
妈妈:你还有理由了是吧?
儿子:不需要理由啊,这是我的自由。
妈妈:还敢顶嘴!手机买给你是让你用的,不是让你玩的。你期中考都考成了那样,现在还想着玩游戏。我看今天不打你,你是不会长记性的。
妈妈气急,让儿子站在墙角,拿衣架往儿子的屁股打去。
儿子:爸爸!妈妈打人了!爷爷奶奶,来救我啊!
妈妈:你还懂喊救兵了是吧?别叫了,他们都不在家。
衣架打在屁股上的声音和儿子的哭喊声汇集在一起……
妈妈和儿子
周六,妈妈正在厨房做午饭,突然听到客厅里“哐”的一声。她赶忙关了火跑出去,看到儿子低着头,手上湿漉漉的,地上是碎掉的瓷杯——那个她最喜欢的杯子。想到自己在辛苦地做饭,儿子却这么不乖,她不禁怒从心来。
妈妈:你怎么这么不乖,洗完手也不擦干。
儿子:我没来得及。
妈妈:还有,你不是有自己的杯子吗?
儿子:我……我……
妈妈:唉!你说你现在都三年级了,还这么不懂事……
这时,妈妈想起了自己之前定下的“沟通 If-then”......
假如自己开始责骂儿子,就先缓下来问问自己:我真实目的是为了教育,而非一味的批评。于是,她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的情绪不再那么激动后,才接着开口……
妈妈:好了,你去拿下扫把,我们一起清理吧。
儿子:好的。
儿子拿来扫把,和妈妈一起打扫了瓷杯的碎片,妈妈也在这个过程中平静了下来。
妈妈:现在你和妈妈说说,为什么要拿妈妈的杯子?
儿子:我刚刚洗完手,看到你的杯子,就想给你倒杯水。然后没拿好,就摔下来了。
如果没有通过“if-then”让自己冷静下来的话,母亲可能就会错过孩子做错事的原因,孩子也会很委屈。
今天的课程节奏有点快,可能有的老师周末没有在线。不过没有关系,风里雨里,我都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