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是15年的第10版。这本书的原作名是《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更加贴合书中的内容。 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在这本书的推荐序言中写道:“大多数的心理学教科书只满足告诉大家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和知识,但从不说明为什么这些研究、发现和知识是值得我们关注和信任的。这些书的作者好像都在假设每一位读者思考起问题来都像心理学家一样,相信和理解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和知识。” 这本书的作者斯坦诺维奇在序言中的一段话也让我印象深刻,他写道:“本书不是一本标准的心理学入门教材,它没有对心理学领域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事实上,单靠到大学里选修一门心理学导论的课程,对于纠正公众心中已经被媒体误导了的对心理学的看法来说,可能并不是终极的解决方案。因为众多对心理学抱有很大兴趣的非专业人士没有时间、没有钱或是没有机会进入大学进行正规的学习。更重要的原因是,作为一名大学心理学的教师,我不得不承认我和同事们在大学里教心理学时,也总是没能引导初学者对心理学这门科学产生一个正确的认识。原因在于初级的课程设置中通常没有包含对批判性分析思维技巧的训练,而这正是本书讨论的焦点所在。作为教师,我们常常只会忙于将“研究发现”塞入教学内容当中。每次我们在和学生讨论到诸如媒体眼中的心理学等稍微偏离教学大纲的话题时,都会感到有些内疚,并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跑题而不能在学期结束前完成所有授课内容。 现在的心理学导论类教科书通常都有600~800页厚,并且引用了数百篇已经发表的文献。当然,包含如此丰富的材料并没什么错,至少它反映了心理学知识在不断增长。然而不幸的是,负面效果也同时存在。教师们常常只忙于给学生灌输一大堆的理论、事实和实验,而没时间去关注那些会被学生带入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及错误观念。这主要是因为教师们(包括入门类教科书的作者)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学生接触了足够多的心理学研究,自然就能从中推导出问题的答案。简而言之,他们希望学生可以从对心理学各领域实证研究的讨论中,自行挖掘出各类问题的隐含答案,但是这类希望往往都落空了。到这门课的最后复习阶段或学期结束之前,教师们才无比震惊和沮丧地发现,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及说法,是他们在课程开始第一天就应该提出来讨论的,而不是在14周之后。比如:“既然心理学实验不同于现实生活,那么它们能告诉我们什么呢”、“心理学能像化学那样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吗”、“可是,我在电视上听一位心理大师讲的正好与我们教科书上说的相反”、“我认为这个理论相当愚蠢,因为我弟弟的行为和这个理论所说的截然相反”、“心理学不过是些常识”、“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焦虑,何苦还要去定义它呢”、“心理学不过是一堆观点而已”。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仅靠思考书中的内容是无法为这些问题找到答案的。在本书中,我将对这类问题和说法背后的误区进行澄清。 不幸的是,研究发现,普通的心理学入门课程并不能有效地纠正初学者对心理学所持的诸多误解(Keith Beins, 2008; Kowalski Tayloer, 2009; Standing Huber, 2003)。这一不幸的事实赋予了本书以合理性。心理学学生需要批判思维方面的正确指导,批判性思维能够使其对心理学信息作出独立的评估。” 作为一名本硕都是学习心理学的人,深有感触。我们学了太多的心理学知识和理论,却并没有真正学到心理学思维,形成好的思维习惯,比如批判性思维,概率性思维。比如,在本科期间,我们学了很多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我了解到原生家庭对个体成长的影响,曾一度纠结于完美的家庭教育环境,甚至抱怨自己怎么没有受到特别好的家庭教育。后来才明白,心理学理论的研究是告诉我们如何教育孩子会更加有益。而对于已经长大成人的我们自己,要明白过去是不可改变的,况且家庭教育的发展是和时代相关的,父母那个时代更多的还是依靠学校教育。 这本书内容非常的详尽,每一章都将一个常识的、朴素的、直觉的有关人类心理的分析和思考与一个科学的、严谨的、心理学的分析和思考相对比,以帮助读者理解心理学家的分析逻辑和研究思路。乍一看没有特别清晰的框架,但总结来看,作者想表达的也非常清晰,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主要是讲了现代科学心理学内容上的多样性和方法上的统一性。强调心理学是科学,并且详细讲述了科学的特点:(1)应用系统的实证主义;(2)产生公共知识;(3)验证可解决的问题。 主题来讲,详细讲了以下几个关键词:可证伪性;本质主义和操作主义;个案研究;相关和因果;控制,比较和操纵;概率推理,偶然性等等。 在第二部分中,主要谈了心理学让大众误解的几个原因:1.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2.心理学扮演着一种世俗智慧检验者的角色,常常难免和诸多根深蒂固的文化信念发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