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着当贵族
从平民走向贵族,在过去春秋300多年的历史当中是少之又少的,孔子是幸运的,有机会踏入了贵族阶级,当然在孔子那个年代还没有“贵族”这个词,大部分都是卿、大夫、士等来区分的。我们看看孔子走到贵族家族的时候是如何成长的。
封建的规矩:
封建社会前提就是分封制,所以当时的诸侯国都是大贵族,他们划分也就是卿和大夫是高级贵族,士是低级贵族,并且可以世袭和传承,这也是导致贫民很难有机会当上贵族,跟欧洲世袭传承制度差不多。周王朝建立王朝后,开始分封自己的亲戚贵族等,每个诸侯都有自己的领地,可以不向天子交税,但是如果天子带兵打仗或者清除蛮夷,诸侯国必须有义务派兵来支持,这也是为什么周王朝后期大家纷纷割据的原因,天子也被架空了,军事权力都掌控在诸侯国,诸侯国的权力都掌控在大贵族手里。当然分封后,诸侯国也可以分封自己的领地给到兄弟、子侄等,因为有的时候土地太多, 管不过来,当然这些大贵族如果管不过来也会继续向下分封到士这级别的贵族,当然天子和诸侯、大贵族们都有自己的“自留地”自己去管理,自留地的农奴要交税,也是靠这些养活自己,当然大贵族的土地上都是老百姓,也成为农奴,他们要把一年的收成的一半交上来,同时如果盖房子等其他零碎的活还要随时帮着干。当然农奴也可以把劳役换成交钱,也能换取自由。
这样的分封制也导致周天最后无法掌控诸侯,因为天子的领地一旦把别的人强占,自己的收入也就没了,没有财务来源基本也无法掌控军队。另一方面,周朝后期基本天子只是一个文化的符号和正统性,基本也没什么实权了。
春秋学习的必须课:
春秋的时候在贵族体制当中是有必须课的,当时国之大事就是为祀与戎,
第一课就是要懂得打仗,那个时候打仗是贵族的权力,老百姓是没有权力参与,所以有人就讲了春秋无大仗,也就是春秋没有大的战役。贵族们打仗都是用的战车,基本一架战车4匹马,三个人驾驭马的人在车厢中间,左边是弓箭手,右边是戈手,都是跑着打,打仗之前都是先要列队,看谁队伍整齐,正步踢的好,如果你阵容不齐,或者乱打,会让人家笑话你。这时候的战争是看谁更尊崇礼,基本是形式大于实质,因为贵族打仗最推崇的是勇气。初中语文作文我们都学过《曹刿论战》,这件事情发生在孔子出生100年以前,当时曹刿出了一个小花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当时齐鲁对战,他给鲁国国军当参谋出的主意,齐国很有风度,先让鲁国进攻,曹刿不让动,等齐国敲了三次鼓,将士们都麻痹大意了,鲁国才是开始进攻,赢了齐国。那是因为齐国风格高,没注意你冷不丁的冲锋。但这个时候的打仗也只是两个国家闹意见,第二年,齐桓公就娶了鲁国公主为夫人。还有一个小故事比较有意思,当时的春秋五霸宋襄公,也是周王朝的分封国,比较有正统性,同时也是国家军队踢正步踢的最好的,看不过楚国人,想教训一下楚国人,因为当时楚国不属于周天子分封国,属于本土争取,也不属于中原文化,所以都把他成为蛮夷之邦,基本就是出今天湖北和河南交界一代,宋襄公出兵,雄赳赳气昂昂,开始列阵踢正步前行,但是楚国人不管这个,开始上来就抡刀砍人,结果宋襄公打败,自己也受伤而死。成为了后世的笑柄。当然有一个破坏了规则,大家认为我如果还按照原来那套标准,我就会吃亏啊,结果大家都开始抡刀砍人,结果后期的战争参与的人就越来越多,死的也就越来越多。孟子后来评价说“春秋之后无义战”,春秋之后没有正义的战争。
第二课就是要有文化。那是的贵族至少要识字看得明白家谱。这也是贵族和农民的区别。当然一些宴会上也会背诵一些诗文猜谜等显示自己有文化,不会让别人笑话,否则你就难登大雅之堂。贵族有文化也是因为周朝发展了几百年后贵族们已经发展几代了,后期的贵族基本也不懂的打仗了。大家也就是那文化,读一些竹简书籍来炫耀一下自己。
第三课就是要懂“人事”,就是要懂社交,毕竟那个时代属于熟人社会,无论是在贵族内部想谋取更高的职位还是想获得好处,都要懂得基本社交,证明你懂礼,这样才能更好的恭维更高的贵族。出了基本社交,也是国家的工作,对外求助其他国家,必须要知道给求助于谁,让他牵线搭桥才能促成此事,否则找不到门路,你不可能完成事物。
孔子求学与成长:
孔子十五志于学,因为15岁母亲去世,他进入了贵族,才有机会学习,过去式农民基本都是干农活。贵族要求是文武兼通,孔子不太喜欢暴力武力那一套,接触到学习的机会,孔子就喜欢搞学问。当了一段时间贵族后,孔子发现贵族的体制中分层极其严格,当时的鲁国掌权的有三大家族,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季孙氏是最有权力,地位最高的,鲁昭公当时基本被架空了,全国的土地分成四块,季孙氏家族就占了两块,剩下两块分别是孟孙氏和叔孙氏。基本国君是要乞求三大家族来生活,跟叫花子也无疑义。在这过程中孔子跟他同龄人阳虎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阳虎可能跟孔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可能孔子也不知道,但在孔子后期中无数次的事件都跟他有关,这次接触阳虎不愉快,阳虎也是小贵族,跟孔子一样从小没了父亲,在季孙氏家族当士的贵族,做家臣,这一天季孙氏家族有喜事办宴会,全国大小贵族都来参加,孔子刚成了贵族,也想参加,但是结果被阳虎挡了出去,没让进去。孔子感觉到受了奇耻大辱。《史记》中记载,孔子给母亲收效还穿着丧服,这时候已经不是下葬时候的重孝,只是腰间还系着白布条,他走到季孙家门口,被阳虎挡道,说:“季孙家这次招待的是士”,可不是你。孔子没办法只好忍气吞声走了。据后人猜测可能是因为孔子刚成为贵族,来路很多人还不是很认同,导致自己吃了闭门羹。但也就是因为这件事,大半辈子孔子都把阳虎当成了假想敌。
成家立业:
给母亲服丧完毕后,孔子19岁那年成家了,夫人应该就是颜家村老亲戚介绍的,后续孔子也没提过,弟子们也没提过,应该就是个普通的农民,第二年有了孩子,起的名字叫孔鲤,后续也有传闻硕士鲁昭公给了孔子一条鲤鱼做贺礼,这应该不太现实,因为当时社会地位差距太大,可能根们够不着国君,可能的猜测是孔子在季氏家打工,管家送来的礼物,塑造了一下,硕士这个是咱老爷跟国君一起钓的。早起孔子都是干着小职员的工作,基本就是记记账啥的,所以20-30岁之间日子过得并不富裕,甚至养家还有问题,但干的时间久了,工作干的不错,孔子就当了司马,这个也不是什么大官,基本就是管基建工程的头,孔子三十来岁没出过过,也谈不上有什么事业,所以他谈到的“三十而立”,其实就是养家糊口刚刚够,基本有了房子,不住在村里了。年轻的孔子主要的精力还是在学习上,求知欲很强,鲁国的有学识的他都请教,外来来鲁国访问的,有些年龄大,有见识的,孔子也想办法去拜访或者旁听,讨教个一言两语。也就因为好学,随着年龄增长,孔子积累的知识也就越来越多,就开始了教学事业。
教学事业:
孔子的收入有限,养活他一个人可以,可是如果有了孩子,供养老婆就有些压力,这个时候孔子开始想写办法,做兼职,比如别人家办红白事,他就去做主持和主管,因为他看得多,有用心去学习,所以懂得多,并且像祭祀礼仪等很复杂,收入低,很多贵族不愿意干,所以他就干了。见见有学问了,孔子开始收学生了,但收学生,主要是为了增加点收入,这个时候时候的大部分都是束脩,也就是一小捆干肉,早期的学生大部分也都是颜家村的人,很多人有点知识在三大家族打点零工就比干农活轻松,所以很多人也就愿意跟着孔子学习,孔子的第一个学生是颜回的父亲颜路,比孔子小七岁,也沾亲带故的,所以颜回死后,家里没有钱葬他,当时颜路还要求孔子把车卖了给颜回办葬礼,孔子没答应。如果是纯师生关系肯定不能提这个要求。
家庭教师:
孔子34岁这年,孟孙家的族长孟僖子病危,当年带着孔子父亲打仗的就是孟喜子的父亲孟献子,孟喜子听说孔子有学问,孔家又是孟家几代的老臣僚,所以孟喜子死前嘱托儿子孟懿子,南宫敬叔让他们请孔子来交文化课,为什么孟懿子和南宫敬叔能够接受孔子呢,因为他们出身都差不多,当年孟喜子也是跟一个女子过露水夫妻,生了双胞胎,正好孟喜子没有儿子,后来这个女子找到了孟家,孩子就留下来了,他俩也就成了合法继承人。这次结缘给孔子带来了很多机会,也有机会出国了,当时年轻的贵族继承家业以前要到国外游历一圈,所以他俩就去了王都洛阳游历一趟,孔子以家庭教师的身份跟着随性。这次游历增长了孔子的见识,也算完成了老东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孔子得到了现实的好处,就是他有了人生第一辆马车,当时衡量贵族的家产就是不断看待他有多少辆车,这代表这地位和面子。所以这次经历让孔子的事业有了很大起色。
总结当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任何社会到一定阶段都会发展形成阶层化,只是体现的形式不同而已,今天中国的教育也说明了普通人通过教育这条路来实现阶层跨越,随着社会体制的成熟,知识和信息的价值还是职业通道或者跨越阶层的必要通道。这也是当今中国家庭都非常重要的体现,高考的确是很多人人生命运改变的开始。今天人类生存的基础和哲学跟几千年有什么变化呢?这值得我们不断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