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了好些公开课,大部分的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表现都不错,热闹流畅,讨论、自学、交流、分享一个都不少,但是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意思。少了什么呢?某天回家路上听张法中讲米开朗基罗,当中好几段被感动到浑身汗毛都竖起来。忍不住佩服这个“别人家的老师”的时候,突然明白精心设计的公开课虽然从技术层面来说堪称完美,但却仅仅只是在“教知识”而已,老师条分缕析,学生亦步亦趋,知识成了板着脸冷冰冰的文字,未免让人觉得无趣和乏味,无法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抹杀了许多知识本身带给人的乐趣。虽然老师们的个人素质很高,精巧的设计也用心良苦,但这样课堂没有“幸福感”,有些让人遗憾。
也许咱们会委屈:我们也想让课堂有活力有生气,但理想很丰满,苦于现实却太骨感,考核的终端评价机制还是以纸笔测试为主,说得再好听最后也要拿分数来说话。所以,我们仍然理直气壮地只重视知识的过手落实,仍然只关注结论性的知识与考点,于是乎就出现了“碎片式知识点+小组讨论探究+情感类口号”这类奇怪的拼盘课堂。但,素质教育都被素养教育取代了的今天,如果还是推崇学生表面活跃实际思维浅表的课堂、老师还不去思考科学知识内在的认识过程和价值意义,知识的学习真能落实到位吗?恐怕也终将是一句空话。
那么,“好课应该是什么样子?课堂上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关于这个问题见仁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我个人非常认同这个说法: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东西不用浪费时间教,学生学不会的东西也不必浪费精力教,老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要教给学生的应该是学生“踮踮脚就能够到”的东西。老师努力让课堂“有趣”无疑是激发学生产生“踮脚”欲望的一个好方法。“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这句流行的话应该也适用于课堂。对“有趣”的渴望也应该能带动学生良好的情绪体验,引发学生积极、深刻、稳定的情感,在强调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今天,这样的情感体验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无疑是至关重要。所以,有趣的课堂仅仅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是肤浅的,课堂更重要的是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是能“转识成智”。而生物学因为其本身的特点,这种“有趣”更为明显。老师如果发掘出生物学科知识背后所隐藏的学科精神和文化底蕴,用生物固有的美去感染学生,把情感培养和价值导向融合在学习内容中,然后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时慢慢形成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长此以往肯定是能激发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的。
反思自己的教学,因为担心自己外出学习耽误时间,所以四月份简直就是“一路小跑”地“教知识”。疲于奔命实际效果真的是不行,还是要放慢脚步“驻足观赏”,发掘知识中的趣味。今天在讲“进化的原因”时,用几分钟八卦了一下达尔文的求学史,扒了扒这个和教材叙述迥异的“富二代”的黑历史,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讲台下一双双眼睛全神贯注盯着我,听完了还有个小屁娃悄悄感叹:“原来书上的科学家也曾经是差生啊!”是呀,科学家也是人,科学与我们的距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远,知识也不仅仅只是文字图片,将知识的表层与人的生活和人本身联系起来,回归到人性上来,也许这样的知识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吧。
同时,也再次深深体会到,身为一名理科老师,了解一下科学历史、多看点科学家小故事,把教材上那些枯燥乏味、面目可憎的理论陈述转化为亲切生动的有趣话题,对于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简直太有帮助了!明天一定给学生们隆重安利两本最近在看的科学知识的“武林外传”——《科学简史》和《进击的智人》,能帮你把一大堆噎住自己的科学知识顺下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