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是指祖父、父亲对子孙后代的一种训示教导之辞,用以规范、处理家庭内部事务。古时家训也被称为“庭训”。我国的家训初创于先秦两汉时期,发展于三国两晋至隋唐时期,成书于宋元明清时期。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篇文章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的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它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诸葛亮的«诫子书»每每诵读都能感受到能量和勇气。他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文之中。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也成为很多尊长制定家训,教育后代的重要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