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个人心中都并存着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取决于周围的环境、制度和人,激活了你的哪一面。
#2
涉及道德的问题,不应追问人们“有没有道德”,更应该思考的是,我们的社会环境、相关的法律制度,是否进步到了让人们“可以展现道德”的时候。
#3
我从来不愿听到人们站在道德的立场上讨论道德。那没有意义。
——My words
人是复杂的人,绝非二元对立的“好人”和“坏人”。想起了张爱玲说过的一句话:“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当某个问题爆发时,我们应先去追究其背后的原因,小从其生活的背景和经历看,大从社会环境和相关法律制度看。
#4
要想快速推动社会进步,谁又有权去抱怨别人呢?当下最常见的情形,就是所有人都在抱怨。领导在抱怨,群众在抱怨,富人在抱怨,穷人也在抱怨……唯独没有人抱怨并改变自己,这是中国此时此刻最大的问题。
——My words
若不能选择自己身处的环境,那么便试着让自己去改变环境吧。你永远不知道你的能量有多大,向周围散发善意,积极与正能量,环境也会越来越充满善意与正能量。
#5
夸大事实来印证自己的某种观点,这很糟糕。
#6
有一句话叫“助人为乐”,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一种需求。
#7
为自己花钱不那么幸福,为别人花钱才幸福;别人帮我不一定幸福,我帮别人才是幸福;感谢帮助你的人,更要感谢接受你帮助的人——正是他,让你知道,这个世界需要你的存在。
#8
当时代的发展让人们产生超越物质的需求,才是爱的开始。
#9
一味宣传“大公无私”,鼓励“见义勇为”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是扭曲的价值观。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怎么会去爱别人、爱社会呢?
#10
任何源自糟糕过程的“好结果”,也不该被认为是好结果。
——My words
如果你相信“过程决定结果”这个简单的道理,你就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焦虑和失望。而白岩松这句话也告诉我们有时候结果不那么重要,我们应更看重过程,结果或许可以说谎,可过程不会。
#11
当你陷于一个不敢出任何差错的境地,还能发挥多少优势呢?这是一个社会的容错能力。
#12
作为媒体人,当然也应该具备容错能力。我不能明明看到问题而不指出来,但是请记住,尽管我提出批评,却依然以建设者和陪伴者的身份和他站在一起。
让我们一起来读《白说》吧~
记得爱自己,满足自己物质需求的同时,更多地去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以上摘抄的句子来自《白说》中《中国人不缺的德,可是缺啥?》这一章节,后续还会分享《白说》的摘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