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
初读刘震云的文章大概是一篇高考阅读-《老汪》,后来又观看了由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我对这些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向来不太感兴趣,也许是先入为主或者是商业宣传的原因吧,在电影中有的只是经过导演编剧思想加工出来的一个个画面,却少了原著中供给读者放任自由的想象空间。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优秀文学作品的真正内涵在于你可以自由的开发它文字背后的意义,源于读者的自我感受。有人建议一定要尝试着去读那些有着50年历史的经过时间淘选的著作,无疑的,它们经过经过历史的淘选而历久弥香。而当下大多数网络文学作品却不具有此内涵,只是一味地使读者找到心灵上的慰同感,利于商业化的宣传。在这个易于浮躁,节奏过快的当下,碎片化阅读占据了大片江山,而我们更应该沉下心来,认真去体悟一本小说中自己能体悟的到的内涵。《一句顶一万句》中的时代与人物特点发人深思。
刘震云当年以河南省文科状元的成绩进入北大中文系,正因为有着农村生活的经历才使他以独特的视角去描绘那个时代那个地域的风土人情世故冷暖。
文中人物多到眼花缭乱,情节与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如果不逐字阅读,你可能一节读下来连讲的什么都不知道。正是因为这种多元人物形象地结合呈现,你才能从中体会到无比的真实感与认同感,贴切的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那个年代的人间冷暖,从而能更好的思考自己的人生。
世间万物精彩纷呈,仿佛一切都已冥冥中注定,又好像每一次选择都本有机会去改变最终的结果。也许,不是我们在命运面前就无能为力,而是大多数人,习惯了一己之隅的苟且,把所有的不公归罪于所谓的命运。从杨百顺到杨摩西再到吴摩西最后是罗长礼,几次易名,蕴含了他人生的起起伏伏。你大概会想,什么样的生活能让自己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幸福感,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追求,也许只是未进入所谓的“围城”之中。杨百顺一直梦想着能像罗长礼那样地去喊丧,后来为了生计去学杀猪,再后来担水,劈竹,种菜,卖馒头,最后因为巧玲的被拐而背井离乡。当年发生的熟为人知的事,几十年后早已消失在岁月的风尘中,你又能去何处找寻。当年关系到生死存亡的事情,经过历史的淘洗,早已不必去寻找。
“你这是要去哪?
不知道。
那为什么还要选择离开?
因为对这个地方伤了心。”
有时选择离开,只是为了逃避那个带给你忧伤的地方,你忧伤地离开去找寻一个能淡化你忧伤的地方。每一句话都有其道理,每一件事也蕴含其机理。
一句话,一万句,话不在多,而在那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