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如何理解单元课文的层次性?
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个单元一般安排三到四篇课文,这些课文中,有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按照惯性思维应该这样编排,先是一篇精读课文,接着一篇略读课文,这样安排,一是能够体现阅读的系列性,二是能够体现阅读的策略性,即精读课文学方法,略读课文用方法。如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文章顺序,25课、精读课文《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26课、略读课文《方帽子店》,27课、精读课文《漏》,28课、略读课文《枣核》。
但是,教材中许多单元并不是这样安排的,这些单元的编排顺序是这样的,先是两到三篇精读课文,之后是略读课文。我是这样理解的,因为是教材,所以必须起到例子的作用。在教材没有明确单元语文要素之前,你可能会发现教材里蕴含的知识点是比较多的,总觉得哪一点都需要给学生交待清楚,你必须长时间去讲,才能完成你自己确定的教学目标。还有的老师竟然能够把几篇精读课文上成一个模样,所以,专家说,老师是理性的,学生是感性的。
其实,即使一个单元的几篇精读课文放在一起,安排是有层次性的,也是有策略性的。虽然,我们都是在落实单元的语文要素,但这些语文要素也是有条理性、层次性的,它分别指向了阅读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第一、根据每一篇课文的课后思考训练题确定重点,体现语文要素的层次性。
精读课文都安排有课后思考训练题,每一篇课文的课后思考训练题也是有层次性的。比如三下《赵州桥》课后思考训练题,①朗读课文。抄写第3自然段,体会这段话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②假如你是导游,试着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世界闻名 雄伟 创举 美观
两篇精读课文按前后顺序编排在一起,每一篇精读课文的阅读重点也是不一样的,虽然都在处理阅读与表达的关系,但每一篇精读课文的阅读策略是不一样的。比如三下第二单元《寓言故事》,语文要素一、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5课《守株待兔》课后思考训练题2,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显然是先读懂课文,再明白寓言的道理。6课《陶罐和铁罐》课后思考训练题3,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7课《鹿角和鹿腿》课后思考训练题3,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可以看出,虽然三篇文章都有让学生明白寓言道理的要求,但是策略在不同层面,而且在逐步提升,体现了层次性。
第二、根据“交流平台”确定重点,体现语文要素的层次性。
教材里每个单元确定了语文要素,关于阅读理解语文要素的关键点,可以建立起语文要素与“交流平台”的呼应关系,“交流平台”能够体现单元语文要素在每一篇课文中的落实情况,不仅仅是让学生进行总结交流的,教师在备课时也是可以前置的。
如三下第五单元的“交流平台”一、大胆想象创造出了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读这样的文章感觉真有意思。“交流平台”二、自己变成了一棵树,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小动物们和妈妈住在窝里。这样的想象很奇特。“交流平台”三、在宇宙的另一边,想写关于风的习作,要先变成风,在空中飞啊飞,飞得越高,习作的分数就越高┅┅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大胆想象,可以让我们拥有奇异的经历。
“交流平台”一“有意思”实际是指向了想象的自然性与合理性,这是必备的。“交流平台”二“奇特”实际指向了基础性,要有物象为基础,可能超越自然规律。“交流平台”三“大胆”,因为跨度大,对《宇宙另一边》可以大胆想象,甚至是反向思维。
我们梳理一下,可以了解到它们之间的层次,《宇宙另一边》作为开篇,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我变成了一棵树》作为第二篇,是在大胆想象的基础之上,逐步趋于合理性,如文中所说:“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