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认识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真实,对真相的探究越加困难。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世界,从技术、社会、经济各方面发生了巨大革命。
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1年的进步抵得上原始社会一个世纪的发展,时间在整个社会层面上的被应用效率是恐怖的,那对于个人呢?
1
借鉴社会学、认知学的观点:人类的思维模式是以故事(符号思维)为基础。
社会心理学家罗杰.尚可、罗伯特.埃布尔森认为,人们对于事实要点的记忆,是围绕故事排列的,那些被记住的事实其实是附在故事中,其他事实可能会形成短暂记忆,但影响较弱,而且最终会被遗忘。
故事能影响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决定人的行为。
我是90后,再比我老一代人,他们儿时了解世界是从大人的嘴里认知的,听大人聊天,听老人讲故事。但我这一代经历了互联网在身边从无到有的全部历程。
放学铃声一响,奔跑回家。作业已经在学校里做好了,不用再听妈妈的唠叨。到家甩掉书包,摔门玩弹珠,捉迷藏,放风筝。这些时光变成画面凝固在万千思绪中,偶尔回忆,觉得无限美好。
之后大型网吧和黑网吧星星点火出现在生活中,曾经的游戏被一刀斩断,虚拟游戏占据了全部时间,玩游戏、玩qq。
童年的趣味是逃脱妈妈魔爪下的自由欢乐时间,而少年的乐趣是省下钱在网吧度过的每1小时。
得到002号知识发布会,罗振宇以《盗火》这本书讲到了工具,提出了一个观点,工具永远不会对所有人公平。以互联网举例,离我们最近的工具。
一波人通过互联网,吸收广泛的有价值信息,让自己的认知水平不断提升,从而在社会上立足获得尊重。另一波人,这个世界必定存在,躺在工具的便利性上,刷剧,游戏,娱乐,享受工具附带的方便。前一波人,使用工具开拓自己的人生。
很残酷的一个结论,工具永远把人分成两批人,而世上普通人永远占大多数。不管再多的信息,我们能记住的东西就那么一点,所以我们的删选能力很强,删选出对自己有利的,带给自己欢乐的信息,其他的信息往往过一段时间会自动被遗忘。
我想有一部分人同我一样,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生活本身的质地。曾经我们在有限的空间中,在一个村子里,能做的事情有限。
现在无数信息充斥在我们周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做出选择,是选择读一本书,还是选择去散步,或是看一场电影。我们利用时间的效率看似变高了。
2
“我们能把控自己的业余时间吗?”这个问题可能被我们自己早已认定的事实,想想说出来真傻。
那么我们如何分配我们的时间,细细思考我们是被人生目标决定的。而我们的人生目标是由我们的思维方式决定,文章开头就已经说明。故事是创造思维范式的基础。
换句话说IP,内容营销,火热背后的是因为故事化思维更容易让人记住。不妨想想各大互联网公司招人标准,要有创意要有想法,文案还要吸引人。
世界上顶尖的互联网企业拉拢最优秀的人才,耗尽脑细胞,通过各种方式抢夺用户的(大家)注意力。
商业现象表明,他们对抢夺用户注意力是有效的。如果他们方式不可靠,不会如此成功,“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这句话的分量或许比想象的还要重。
在以前,下班吃饭后,想去遛遛狗,去棋牌室打打麻将,跟隔壁老王唠唠嗑。现在你遛狗出发前突然想到中国有嘻哈8点更新,然后放下遛狗的心等着去看剧。跟隔壁老王唠嗑的时候手机提醒您关注的主播已上线,接着就回去打开电脑看直播。
年轻人或许更懂一种感觉,明明已经计划好今天上午看书,下午上一门网课,然后写一篇文章。但往往第二天刷微博、pyq、开眼,不知觉到了晚上,然后下定决心明天一定做。周而复始,一事无成。
以前我们去想,要做什么事,现在我们被某样事物吸引,然后会去做与这样事物相关的事,这样才cool,偶尔发个pyq,证明自己很cool。
我们能想象2种时间分配决策中,“某样事物”出现在我们视线里的现象级事件(内容)是媒体人、广告人一直在追求的。从本质来说,拥有足够多的流量,利用故事化思维,就能影响你的时间决策。
3
我们花在互联网的时间如此多,我们一天接触的信息量比原始先辈们一辈子的信息量还大。自我能力应该能不断提高,但现实不是如此,只能说我们的适应能力不断加强。
如前文所说,工具永远会把人分成两批,使用工具和享受工具的人。而不能把控时间的人往往享受工具带来的便利性,看完美国大片被感概惊讶,看完60分钟岳云鹏的相声仍旧兴致勃勃。时间一长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竟然变得如此大。
信息被马云认定是一种新资源,但只有少数心智成熟的人会把互联网当作一种高效工具,从容自若的利用互联网达到目标。
这恰好符合了二八法则,20%的精英带动了全世界80%的普通人一起向前走。
而作为一个普通人,认清传媒资讯正通过讲故事来操控你的时间,认识到我们的时间正在被侵蚀。明白网络段子的带来欢乐,同时时间也在流逝。
文章思源于李少加“少加点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