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
作者: 马歇尔·卢森堡
领读者:博庚
#第七章 用全身心倾听#
@作者说——
01 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
02 遭遇他人的痛苦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倾听意味着全心全意地体会他人的信息——这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了条件。
03 如果一个人想要别人了解他的处境,听到的却是安慰和建议,那么,他就有可能觉得不太舒服。在安慰他人或提建议前,先看看那是否是他们想要的。
04 哪些行为会妨碍我们体会他人的处境。
·建议:“我想你应该……”
·比较:“这算不了什么。你听听我的经历……”
·说教:“如果你这样做……你将会得到很大的好处。”
·安慰:“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最大努力了。”
·回忆:“这让我想起……”
·否定:“高兴一点。不要这么难过。”
·同情:“哦,你这可怜的人……”
·询问:“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辩解:“我原想早点打电话给你,但昨晚……”
·纠正:“事情的经过不是那样的。”
05 试图分析问题妨碍了我们与他人的联系。如果我们只关心别人说了什么,并考虑他的情况符合哪种理论,我们是在诊断人——我们并没有倾听他们。
06 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倾听的这种品质体现了它与理解以及同情之间的区别。
#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07 不论别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其中所包含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给他人反馈#
08 在倾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之后,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
09 非暴力沟通建议我们使用疑问句来给予他人反馈。这将便于他人对我们的理解作出必要的补充。
10 如果我们真的要这么问,那么,在提问前先提及我们的感受和需要,将鼓励人们主动表达自己。
11 什么时候需要给别人反馈呢?首先,在对自己的理解没有把握时,我们需要对方的确认。
12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在说话时有明显的情绪,他一般会期待得到他人的反馈。如果我们自己是说话的那个人,我们不妨清楚地表明我们是否期待反馈。
13 在给他人反馈时,我们的语气十分重要。一个人在听别人谈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时,将会留意其中是否暗含着批评或嘲讽。如果我们的语气很肯定,仿佛是在宣布他们的内心世界,那么,通常不会有好的反应。然而,一旦别人通过我们的语气意识到我们是在体会,而非下结论,他们一般就不会产生反感。
14 有时,我们的意图可能会被误解。人们也许说:“不要用沟通技巧来套我的话。”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继续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有时,我们的意图可能会被误解。人们也许说:“不要用沟通技巧来套我的话。”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继续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15 有时,我们的意图可能会被误解。人们也许说:“不要用沟通技巧来套我的话。”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继续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16 如果人们常常怀疑我们的诚意,那么,我们就需要好好审视自己的动机。
17 也许,我们只是在机械地运用非暴力沟通,而忘记其目的。这时,我们就可以问自己,我们关心的是加深与人的联系,还是以“标准的”非暴力沟通方式来说话。或者,虽然我们是以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在乎的也许只是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的需要。
#保持关注#
18 在解决问题或询问他人的请求前,为他人的充分表达创造条件。如果过早地提及他人的请求,我们也许就无法传达我们的关心;甚至还会被看作是应付。
19 在谈话刚开始时,人们所表达的感受往往是冰山之一角,有许多相关的感受——通常是更为强烈的情感,并没有得到表达。倾听将为他们探究和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创造条件。
20 怎样判断对方的感受是否已经充分表达呢?首先,如果一个人觉得别人已经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他就会变得轻松。另一个更为明显的标志是,他停止了谈话。
#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
21 我们无法给别人我们自己都没有的东西。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没有心情去关心别人。一般来说,这反映了我们也需要得到关心。
22 在许多时候,我们需要自己的体贴。
23 一旦我们能够敏锐地察觉并照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有能力迅速调整好状态,来倾听他人。
24 大声地提出请求
25 如果我们能够直接地表达我们的痛苦,那么,即使对方也处于痛苦之中,有时他也能够意识到我们的需要。
26 如果对方正处于激烈的情绪中,他也可能无法留意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的另一种选择是,换一个环境。我们需要时间和空间来调整状态,等平静下来了,再回来。
#小结#
27 当他人遭遇不幸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
28 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心全意地体会对方。倾听他人有助于对他人的理解和接纳。
29 与此同时,不论别人用怎样的词语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他们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30 有时,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来帮助对方了解我们在何种程度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保持持续的关注,为对方的充分表达创造条件。
31 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他人时,我们需要(1)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2)大声地提出请求;(3)换一个环境。
@读后说——
前面内容讲的是从自我角度讲如何来进行非暴力沟通,并提到了4个要素:观察,感受,需求及请求和反馈。这篇主要探讨的是如何倾听别人,去观察感受别人的需求以及听听别人的反馈。在倾听别人反馈时,最关键的点就是放下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难的,每个人可能都渴望着表达自我,都会有一些救世主的情怀,或者说有表达自我的意愿,一旦别人在我面前有倾诉表达时,总是会忍不住的自以为是的去帮助别人。这个时候别人可能需要的只是陪伴和倾听,我们做一个树洞就可以了。原来一直以为自己会倾听,对照倾听的行为来讲,还是有很多方面做的不够,通常都会给一些建议,说教甚至同情的反馈。在以后与他人沟通过程中,带着这份份「 只是倾听」的觉察,放下自己的想法,判断和评价,只是去体会别人的感受。
在与他人进行沟通时,需要做只是观察,去理解他人感受需求,我们也需要给他人一些积极反馈,当我们不能理解他人是时,我们可以用疑问句的方式给他人反馈,这样能促成沟通双方更好的互相理解。在沟通时,当对方带有情绪时,那么对方可能是有没有被看见的需求,我们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去进一步了解需求。在沟通时需要注意语气,从语气中看出是否真诚,当足够的显示真诚时,别人更容易信任。当别人不信任时,需要审视一下动机,是真的想与他人进行更深入的连接,还是想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的需求。
在与其他人沟通过程中持续保持关注,持续的倾。听到这一点,想想我原来沟通时做的还是不够的,知道倾听这个技巧,但通常没有足够的耐心,在别人没有充分表达他的想法之前就会谈自己的想法。现在知道了,也会多一份觉察——耐心陪伴和倾听,当他人能够感知到被理解时,他会很轻松或停止表述,这才是达到倾听的目的。
这段太有感觉了,我们没有的也无法给予别人,让我想起刚跟随万老师学习,我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爱,我自从小都没有体会到爱时,自己缺爱也就无法给予孩子爱,在万老师的指点下,学着觉察情绪,学会去照顾自己的心情,跟随心得感觉释放自我,满足自我内在需求,好好爱自己,当内心产生,爱着感觉,内心也慢慢有了爱的能量,也能去体会和爱孩子。
-
小结
倾听时技巧:
①不急于表达;
②放下评价;
③充分理解,用心体会;
④主动表达,促进理解;
⑤耐心关注,让对方充分表达无法倾听事咋办?
①体会自我感受和需要;
②提出请求;
③换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