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都不愿读古文了,学生党觉得古文太晦涩难懂,成人又觉得它们离工作生活太远。其实这都是误解。古人也是人,和我们一样,过着柴米油盐的生活,做着诗和远方的梦。读老祖先留下的文字,我们一样能感同深受,获得生活的智慧和美的享受。
说到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就像西方文化崇尚个性自由,所以他们油画多是人物画。就拿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来说,主体是人物,风景只是人物后朦胧的点缀。而中国画就大不一样。中华文化崇尚自然的力量,重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在画作上,我们更常见到的是风景画,人物也出现在风景画中,但只是或远或小的点缀。
都说好的文字要有画面感。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就是代表作之一。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如果把这段文字化为画面,整幅画卷90%都是风景环境。夕阳斜挂,古道悠悠,路旁藤蔓枯枝缠绕,苍老粗壮的树木静静浴着微冷昏沉的阳光。乌鸦时而在树上扑腾叫唤几声。树木掩映之下,依稀可见远处的小桥流水和稀疏散落的屋舍。好一幅凄美的景象。
画上也有人,但只是西风萧瑟中,空旷古道上的一影。赶路人背影清瘦修长,同样瘦长的是驮着他慢慢前行老马。这样的人物点缀,让整幅画卷更显寂寥,但另一方面又赋予这苍茫天地以生命和希望。
这或许就是中华文化表达情思的方式。背井离乡路行千里,内心再多孤单寂寥也不挂在嘴上显在脸上,而是随风散于天地间。然而万物再萧瑟,因为有了人,这份凄凉便又生出无限的美好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