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有限, 在于我们不能什么都控制和改变; 而我们的无限, 在于我们永远都可以, 走在去理解和拥抱的路上。
不管何时,培养自己处理情绪以及给别人提供情绪价值的能力,都是值得我们用心去做的事情。 让别人快乐,是一种超能力,它让这个不那么好的世界,能够变得好一点。
理解别人为什么攻击,可以减轻攻击对你的伤害。这本身也是一种疗愈。 你需要去表达你的立场,抒发你的情绪,让你的感受呈现出来,被人看见。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一个内心和谐一致的人,和外部世界也是和谐一致的。 所谓的成长,就是有能力去整合自己内心的冲突,去接纳那些不一致的部分。
当我们能够更多地去接受对方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我们才能够在两性关系和其他关系中走得更远。 我们聊原生家庭,仅仅是为了了解,为了看见。 理顺了那些一团乱麻、从未处理的各种情绪和各种故事,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生活。 我们才能把原生家庭无形的影响和控制变得越来越小,能够真正地在自己的世界里过好自己的生活。
其实生活中冲突总是不断的,并没有完全不存在冲突、完全和谐的人生。 只有更多地接纳自己、接纳他人,才可以让内心的冲突减弱能量,让自己更舒服,也让别人更舒服。不与自己为敌,也就不与世界为敌。 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接纳的前提是理解,是你愿意去看到真相而不是只会去分对错。 这才是,接纳的开始。
“原生家庭”是一个心理学中的核心词汇,也是一个人建立自我认知的开始。一开始,我们的认知系统,被父母极大地决定和影响着,可以说,父母怎么看待你,决定了你怎么看待自己,而我们无条件认同父母,并用父母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而父母的眼光也来自他们的父母,环环相扣,代代影响,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家族代际”。 什么时候是转折呢? 当你去重新认知你的原生家庭时,当你以一个观察者的姿态去探究这个剧本究竟是如何开始,如何展开,又如何在你的强迫性重复中被延续时。 重新去认知,你的父母一直是怎样的“活法”,他们这样的“活法”,又是如何塑造了你现在的“活法”。 当你重新去认知(思考、分辨、探索、定义)你过去曾相信的一切时,你会因为认知系统的更新而获得新生。 因为认知不同,你感受到的世界和你自己就不同了。
在你过去的认知里,藏着一个这样的故事:因为你不够好,所以你是个不被爱的人。 你还一直想象,如果我足够好,我就会被爱了。 但是假如你有机会走出认知的局限,看见更多真实的世界,你会豁然发现,你的“不被爱”,也许是因为你的父母没有给出爱和肯定的能力,因为他们也没有被好好地爱过、肯定过,而并不是因为你天生就很糟糕。 于是你固有的认知被打破了。你明白了,儿时的不被爱不是因为你不够好;你也明白了,即使你足够好了,没有“爱”这种能力的人仍然不可能给予你真爱。 于是,你不再预设全世界都不会爱你,你也不再期待自己要靠变得完美去获取爱。 于是你开始以一种新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关系,于是你开始感受到,原来关系中有被你忽视和屏蔽的肯定与爱意了。
当我被问到“那我何时能改变”时,我的回答是,过去你看不见它,但某刻你看见了,认识了它,那一刻觉知了的你和蒙昧的你就已经不同了。只不过这种不同,并不是你想象中的幸福彼岸。
也许你读到这里会觉得愤怒、悲哀、不公平、无奈。 但是,这就是生命。 我们追求美好,摒弃黑暗。可是那些负面的、黑暗的东西,既围绕在我们的过去,也同样埋葬在心灵深处,成为一种看不见的模式,参与着我们的未来。 也许你会问,那么,追求美好还有什么意义?既然我总是无法摆脱过去,过去都变成了模式。甚至我如此想摆脱的痛苦,都是模式的一部分。 我想,是的,模式很难被彻底改变,但是我绝不承认“没有彻底改变”意味着什么改变都没有。
人生苦乐参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做不做自我成长,要不要探究真相,这一点都是不变的。 不同的只是,来这世界一次,痛苦过,丧失过,沉沦过,然而你又举步向着未知走去时,你想不想弄清楚,究竟你是什么?究竟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如何塑造你的人生?你想不想在可以改变的范围内,做出一些带觉察的选择,加入一些思考后的行为,而不是盲目地活在看不见的模式里。 理解的人,都是先知。 这种收获,我个人认为,其实足以撑起人生的意义。
一个总是愤怒的人,没有觉察就会一直愤怒;一个总是抱怨的人,没有觉察就会一直抱怨;一个总是焦虑的人,没有觉察就会一直焦虑;一个活在受害者角色里的人,没有觉察就会一直觉得全世界都要害他。 觉察是什么?觉察就是自己的成长。这不是你可以替代的事情。 而我们需要去觉察和接受的是,我们不可能完全解决父母的问题和情绪,也不可能代替他们的人生去完成他们的成长,我们不能一直活在对父母的期待和不甘心里,不要期待有一天我们最珍爱的家庭可以变成我们理想中的样子。我们要意识到,他们做不到。 只有你把这些事情想明白,才能划清自己与父母的界限,完成心理意义上生命的独立。
看见,其实终极目的是为了帮助一个人去理解和接纳。 让自己被看见,是为了帮助我们被理解和被接纳,进而理解和接纳自己。 看见别人,终极目的也是为了去理解和接纳他人的真实。 有时候看见是为了导出恨,比如看见父母曾经做的那些“为孩子好但其实很残忍的事情”,如果没有“看见真实”,听话的孩子就只能无条件地认同父母,无法描述自己受过的伤,也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恨意。 但看见不是导出恨就完结了。导出恨之后,其实我们还会看见很多东西。 当你的内心渐渐平静,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对当年压抑的部分做了处理之后,你也许还能看见爱。 我们的看见,总是先看见自己的一个部分,但是接下去看的话,你很可能会看见与那个部分相反的自己。这就叫作自我真相的“抽丝剥茧”。 我们要抱着开放的心态,看到自己内在埋藏的东西,特别是那些我们回避、掩盖的矛盾的部分。因为矛盾,所以我们本能地回避。但是这个矛盾的地方,恰恰就是你内心最大的冲突。
如果你理解了这个世界,理解了原生家庭本身就是一个人最初的命运,也许有我们无法完全跨越的部分,如果你能够谦卑地去承认你和别人,都有想改变而无法改变的某些模式,那么你反而达成了与世界的和解。你理解了世界的不完美,别人的不完美,以及你自己的不完美。 这是一条关于看见,关于真实的道路。
低价值感的人往往活在恐慌里,她们害怕被对方否定和抛弃——因为一旦被对方否定,一旦关系破裂,她们就会觉得自己全身都是缺点,一无是处,然后彻底掉入心灵的深渊。 低价值感的人,年幼时得到的接纳和抱持很少,甚至从未被肯定过。她们的内心非常匮乏,被极度的不安全感充斥着。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一个人最核心的对于自我的认知,来源于最早期的母婴关系,即“妈妈爱我,那么我就是好的,全世界都是爱我的”。 假如在年幼的时候,孩子与母亲之间建立的客体关系中,孩子没有从母亲那里确认自己是被爱的、是足够好的,那么这份巨大的匮乏和对于自我的不确定感就会蔓延到这个人的人生中,蔓延到他所有的关系里。 他需要的不仅仅是认同和肯定,他需要的是所有人的认同和肯定,不容有差。
低价值感的女性,往往会非常努力,活得如履薄冰。 她们会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经营婚姻和人际关系。她们不懂拒绝讨好他人,力求在每一个人面前都表现完美。她们活得特别累,把微笑留给别人,把压抑留给自己。 如果她在幼年时,在客体关系中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自我,没有被妈妈爱过、肯定过,没有建立一种对自我的确认——“我足够好”——这样一种感觉,她就会变得对否定和不认同特别敏感。她就会格外追求完美,害怕他人对自己有任何的不满。
这就好像一个自信的人,是不会真的畏惧别人的批评的,因而她往往活得自我且真实,因为批评不足以否定她在内心对自己的肯定。 但一个极度自卑、价值感低的人,却接受不了一点点的否定。
在她的内心里,他人一个无视的眼神,可能就会让她觉得被羞辱,可能就会让外表光鲜亮丽、拥有很多资本的她在那一瞬间被“打回原形”。这个原形其实并不客观,而是在她对自我的认知里,她始终觉得自己是一个“糟糕的不被爱的人”。
“为什么我希望像一个孩子一样地被爱?” 因为缺爱的创伤都是早年造成的。 没有被父母很好地爱过,内心也没有很好地成长,因为这爱的创伤,于是人格的一部分在早期被固化。 缺爱的人,无论看起来多么成熟、稳重、优秀,内心深处仍保留着非常孩子气的一面,时刻等待着遇到一个可以信任的人,建立亲密的关系,然后他会迫不及待地在这个关系里,展现出孩子气的那一面,因为孩提时的自己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宠爱和接纳,所以潜意识里面想重塑那个时刻,然后,期望这一次伴侣会扮演“足够好的父母”,来呵护他、满足他。 我们本能地期待以这样的方式,完成对童年时期不够被爱的治愈。但是这种方式,在现实中却常常碰壁。
因为,一个婴儿不断向母亲索取爱、乳汁和关注,以不顾一切的哭闹的方式去索取,假如得不到就愤怒、生气,甚至有时会去攻击妈妈,这都是合理的、被理解的。 一个正常的养育者,是可以理解和接受一个婴幼儿这样的。 但是在成年人的关系里,一个人如果仍然以一种婴儿的姿态去索取爱,尽管这是内心想要被治愈的渴望,是内心缺爱的空洞想要被满足的本能,但这种方式,却总是很难被另一个成年人很好地接受和回应。
缺爱的人太渴望自己能够在某个人那里得到足够的爱的滋养,一旦进入关系,就会有强烈的索求爱的冲动,并且在与对方建立了信任和亲密的关系后,往往是以一种婴儿的方式去要。 如此一来,“缺爱症候群”往往会忽视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被你索爱的那个成年人,可能自己的内心也住着一个缺爱的孩子,但是你未必会关注到对方的潜在需求,那是因为你自己太渴望,就忽略了他心里也住着一个需要被满足的孩子。
我们的情绪体验,或者说我们的感受,有时候非常强烈,强烈到自己好像都被情绪淹没了。 有人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气得浑身发抖;有人会因为别人的一个判断,拼命反驳,好像说服不了对方就完全接受不了;有人会因为别人的一个眼神,就觉得自己被伤害了,低落到了尘埃里,觉得自己糟糕透顶。 不是这个人太过敏感,或者太作,更不是那顶经常被拿来扣上的帽子——“你想太多了吧”。其实是因为我们在一个情境里被激活了内心深处的记忆,被激活了埋藏在潜意识里的创伤。 当这个部分被激活之后,我们在那一刻体验到的,其实并不单单是那个事件或者那个人,一句话或者一个表情带给我们的情绪。 在这个情绪当中,如果说事件本身带给我们的情绪是30%的话,由于我们自己的创伤体验被激活,这个情绪可能会变成100%,甚至200%,变成负面情绪爆表。 因为你体验到的不仅仅是这件事情导致你产生的情绪,还叠加了创伤情境被激活后,你在当年那个创伤里产生的极端情绪。
情绪不仅仅是当下的产物,也往往会叠加大量潜意识创伤中的动力。 是潜意识的动力,在搅动着情绪。 如果只是去觉察而不是评判的话,我们会看到很多故事,会看到很多潜意识动力运作的方向,于是我们会有更多对自己的理解。 这才是对情绪的处理。 这就是觉察情绪的好处。
如果因为你生气、难受、委屈,你就将对面那个人简单地定义为坏人,这很难真的让你释怀,因为如果他是坏人,那么你就是个受害者。 但如果你能读懂情绪背后的故事,看到创伤是如何被激活,情绪又是如何叠加的,那么你就对自己和他人多了更多理解和接纳。 处理情绪,不是告诉自己要宽容,不是压抑愤怒,不表达、处理情绪,是搞清楚自己的情绪究竟来自哪里,它如此强烈是否是在提示你什么。
我们在原生家庭里作为孩子,小时候看到父母吵架,就会有一种惊恐和害怕,那种害怕的感觉就好像是天要塌下来了。
而我却在童年,在我的原生家庭里,很多次因为父母的争吵,体验到了那种天真的塌下来的毁灭感。 在争吵的过程中,父母会摔碗砸锅,会威胁“你死我活”,就像真的一样。在我的小时候,爸爸妈妈吵架引发的结局就是父亲夺门而出,然后就开始出差,可能过一两个月才回来。 而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离开,太可怕了。对于孩子来说,也无法分辨父母在气头上,说“我不活了,我要杀了你再自杀”这种话语的真伪。 对孩子来说,这种话都是真的。 所以父母吵得特别可怕和激烈,场面失控,也许对父母来说只是吵架,他们只是说说而已,不会真的去死,但对孩子来说,就是天真的塌了,毁灭了。
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待在这种“濒临崩塌”的边缘,如果父母维系的家庭透露出一种极度危险且随时可能失控的气息,那么孩子又如何获得安全感呢? 他整天体验到的都是惶恐害怕的感觉,这个感觉蔓延进人格和潜意识,当他再遇到类似情境,就会被触发。 父母当然会吵架,哪对父母不吵架,我们不可能要求自己成为不吵架的父母,而且有的父母自己一段时间内带不了孩子,也会把孩子放在老人家里过渡一段时间。 但是最重要的是,吵架也好,将孩子放在老人那里也好,不要把这种经历变成孩子内心的创伤,变成他人格的一部分。 体验到孩子的感受,了解到他可能会害怕,并且这种对失控的害怕就如同对死亡的恐惧一般。如果爱孩子,在意他的心灵成长,那么大人吵架的时候,就不要一味顾着自己发泄或者为了威胁对方而做出失控的举动,一言不发地离家出走,威胁说“藏了药在哪里要去喝”,或者说“活不下去了,死了算了”之类的话, 你的孩子会信以为真,在心里留下天塌下来般的毁灭性的创伤。 他的安全感基石会随着大人的这种失控而瓦解。
我想对那些童年经历了很多次“天要塌下来的感觉”的人,还有那些曾经被父母放在陌生的环境,体验过“父母死了”“我被遗弃在世界角落”的人说: 你觉得这个世界不安全,是有理由的。 不是你特别作,特别奇怪。 而是你从小获得的养育并没有帮助你建立好人格深处的安全感。 这不是你的错。当我们长大后,再去建立潜意识的安全感,是困难的、漫长的,因为我们需要和已经固化的“不安全感”作斗争。 你的潜意识坚信这世界是不安全的。 你要做的就是自我对话。 在你濒临失控感的边缘,尝试去告诉自己,这种失控感来源于童年的体验,而不是当下的现实。 最重要的是看见,而不是改变。 接纳自己的“不安全感”,安抚它,照顾它,让它存在,当你一次次体验到可能出现的失控其实并不会真正的失控,体验到自己也慢慢拥有了掌控感,体验到即便失控了,你也不会粉碎,你也能慢慢适应和承受,你的感觉就会好一些。
不从内心去改变这类吸食他人正能量和情绪价值以填补内心空洞的人,他们就是个无底洞。依赖他人提供的情绪价值,就是他们让自己每天感觉良好的唯一方式。 这类人,会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去掏空他人、控制他人、绑架他人。 以爱之名、以付出之名、以牺牲之名。
他们的本能深谙此道,根本不需要刻意筹划。 就像婴儿吸吮母乳,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也是一种停不下来的需求。
我们要保护自己,保证正负能量的平衡,不被他人索取太多情绪价值。一旦陷入能量值太低的状态,就需要觉察和警醒。 告诉自己,你的能量是有限的,满足不了别人无限的需求。 在关系中,有一种大灵魂会吃掉小灵魂以滋养自己。
就是那些强势、可怕、偏执的人,以各种方法,或道德绑架或情感要挟,吞噬掉连自我为何物都不知道的弱小灵魂,以养育自己的灵魂,填补自己的匮乏。 如果你灵魂的能量全部被别人的灵魂吸收,如果你活着就是为了补给他人永不止息的欲求,等待你的,有可能是不可逆的抑郁和被黑暗完全吞噬的绝望。
为什么越亲密就越多伤害? 因为大家都会和不熟的人尽量保持社交性的“心平气和”,就是表面的那种平静和谐。这毕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交礼节。 而压抑了这么多,那么面对亲密的人、不会离开的人,就再也收不住自己内心的冲突,便会将这种冲突开闸放出。没有谁是坏人,但这种开闸放出,很多时候是这个人的大脑根本控制不了的行为。至少,它不是故意的。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总是这样,那么于你而言,解决自己内心的冲突是让你关系和谐的根本,而不是到处找他人的毛病,将冲突释放到所有地方。 如果你发现有人总是对你恶语相向、处处指责,令你黯然伤心甚至怀疑自己,那么你可以观察和体验一下,或许是这个人自己与自己发生了很多冲突,你不过是他内心不和谐的一种连带反应。 这样你是否会好受一些? 其实生活中冲突总是不断的,并没有完全不存在冲突、完全和谐的人生。 只有更多地接纳自己、接纳他人,才可以让内心的冲突减弱能量,让自己更舒服,也让别人更舒服。不与自己为敌,也就不与世界为敌。
孩子会天然地认同父母,这是他们潜意识的本能,所以我们的信念和价值观,最初往往来源于父母对我们的影响。 父母对于我们思想的影响,不是讲道理,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无形无声、潜移默化的。因为人与人,其实除了意识交流(言语行动)的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潜意识的影响。 你母亲或父亲内心深处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赞成什么、不赞成什么,他们的价值观、婚姻观、人生观,通过他们体现出来的行为和不明显的潜意识,都会在你孩童时代、少年时代,在你的价值观和自我信念形成时产生影响,也会在你日后的各种人生选择中发出声音。 这就是原生家庭于我们而言的一种重大意义。它就像植入我们脑部的芯片,永远是我们的一部分。
假如,我们将充满恶意和攻击性的语言看作是一种黑色的能量,它被一个人扔向你,而你没有通过表达将它处理,也不能扔回去,那么你就在一直吸收它。
开始,也许你还有一些消化吸收的能力,但是到后面,这种黑色能量越来越多,而你又无法去隔离自己,负面能量还勾起了你内在的创伤——对自己的否定、怀疑、责备,那么负面能量对你造成的伤害可能会导致两种结果:让你去攻击自己,攻击转向自身,你的正能量用完,你变得抑郁;又或者你的理智看上去可以打败负面情绪,但是你的身体会出问题,生出各种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