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2017年母亲节之际
母亲和儿女之间,若出问题,一般说来,问题多半或主要在母亲身上。但是,冲突的责任却在儿女,寻找解决的关键也在儿女身上。
——三耳秀才题记
过节须送礼。母亲节,送什么?送康乃馨,带点洋气表温馨,当然好。送一束萱草花,一种由中国传统培育出来的(具体如何,请私下问一下度娘)、自然具有中国意蕴的花儿,岂不是更好?
嘿嘿!你知道萱草花,我们平时叫她什么?黄花菜。母亲节之际,应邀作文致意,好吧,我借花语俗语,摆出一副“花架式”,劝一劝如今的青春一代:可别让黄花菜“凉”了。
小孩没长大时,粘大人,小孩长大成人后,大人变老了,变老的人,这时会反过来粘长成大人的小人了。这是为啥?
有一个艺术家,独处,善雕刻,于孤寂中,用象牙雕美女。聚精会神,刀刀有意,琢磨日久,雕像渐成。美女成矣,丹心系之。如此这般,雕刻家竟然对自己雕刻的作品产生了大爱。这是希腊神话中的桥段。那个艺术家叫皮格马利翁。接着这个桥段往下说,这时,如果我们硬要拿走那座美女雕像,会如何呢?
与此相应,一个女子,冒着人生风险,和一位男子结合,十月怀胎,生下一个小孩,十几年时光,将这个小孩养育成人,这个过程,不是和皮格马利翁的雕刻相似吗,不夸张地说,养儿育女这过程,更带情感,更加艰辛。
基于此,我觉得,正青春的一代一定要充分理解一个母亲怜子的心。中国母亲,多半会以其惯有的方式来爱下一代或下二代(孙辈),当生活起矛盾时,请你不要当场当面去顶撞,一顶,多半会让母亲寒心的,须知,黄花菜很会“凉”的。你要先沉静下来,等风暴过了,再处理。
总体来说,变老是一个自然过程,自然过程也得学,就像老师职称一样,老人也得学而致之。
因此,请以你为主,以担当为根本,建立与母亲沟通的有效渠道和方式。母亲和儿女之间,若出问题,一般说来,问题多半或主要在母亲身上。但是,冲突的责任却在儿女,寻找解决的关键也在儿女身上。为啥?不仅仅是因为要反哺,而是,老了的父母,某种意义上,就像小孩。况且,变老,和小孩越长越高越长越成熟的成长模式不一样,是逆生长。变老的过程是,是体力和智力也将日益衰减,直白的说,一定会越来越糊涂。显然,你得主动担责,在反复探求中去寻找有效的方法。须记住,每一个母亲不一样,就像每一个小孩都特殊一样。
因此,请指给母亲一个新世界。一般来说,母爱的世界只有你,没有世界。这是中国母爱的伟大之处,也是中国母爱需要检讨需要调整之处。怎么办?往“老有所乐”上引。“老有所乐”的这个乐,不只是天伦之乐,更是母亲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人生之乐。这事,往大了说,就是帮助母亲寻找自我寻找晚年的梦想。具体操作,不妨给母亲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引导她去做跟女儿无关的却又富有意义的事。比如,写写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家族的那些事。
此外,请给母亲一些时间去学习如何成为一个老母,请允许老母在学习过程犯一些错误。岁月流逝中,请不断提高你忍耐老人的“档次”。毕竟她也是第一次做老人呀,毕竟她会越来越老的呀。
黄花菜“凉”了,热一热就行了。一个人的心“凉”了,要想热起来,那就难了。如果一个母亲的心“凉”了,其后果是,不仅影响到一个母亲的幸福,也会让儿女惭愧不已的。
最后,把戏码再推高一个层次,假若日渐老去的母亲在生活中给你带来烦恼,请儿女们在心里哼一哼“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三两岁呀,没了娘呀…”——是的,你得记住根本,你小时,你是有娘的,你小时,你是娘手心中的宝呀!
做母亲的,对儿女,可以不放心,但是一定得放手。有人说,“真正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这话,我赞同,不过,我想略加修改。我的新词是:优雅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隐退,其理想的效果是:人在场或者不在场,母爱就在那儿,不增不减,就这样,寂静欢喜。
河南信阳地区有这样一句老话:嫌人家小的,做不得老的,搁不得老的,做不得老的。说的是,一个女子做媳妇和做婆婆的“女儿经”。在处理和儿女的关系上,这话,对做母亲的人,也是一个很好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