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点财经综合WNID数据库信息后发现,2019年中国境内债券市场违约数目相比2018年有所恶化。截至2019年末,违约企业多达53家,较2018年增加5家,全年共有177只债券违约,涉及违约规模约1118亿元。违约形势日趋严峻,大型国企、城投以及金融同业均出现不同程序的债券违约现象,面临信用风险,这意味着市场或不得不建立起信用违约常态化的理性预期。
来源:Wind数据库
从奇点研究统计的情况来看,2019年中国境内债市场上AAA和AA+级企业的违约数量和涉券规模占比明显提升,发行时主体评级为AAA和AA+级的违约企业共有12家,较2018年增加5家,占比提升23%。从违约总体情况上看,民企仍是违约的“主力军”,占比高达84%,违约债券规模高达810亿元。
来源:Wind数据库
从发行主体来看,2019年,大型国企、城投以及银行同业都深陷不同程度的信任危机,”花式“违约的案例增多。甚至到了年末,违约已被市场戏称为”兑付展期“。2019年12月,海航集团控制的海口美兰机场发出公告,申请延期支付”19美兰机场SCP001“本金,该公司此前于2019年12月16日支付该债券的当期利息,但”SCP001“的兑付日从2019年12月14日起延期270天。此外,12月29日,当美兰机场的另一期债券到付息时间时,官方称因二期工程需要资金保障,决定递延支付当期利息。2018年海航陷入债务危机,截止2019年,至少已出售超过250亿美元的资产,其中不少都是亏本出售。据市场有关消息,海航希望出售子公司Seaco以及Avolon的股份,都曾遇阻。
2019年不仅AAA的信仰被打破,一度被投资者捧上“神坛”的城投债也出现违约信号。早前城投债得益于其发行主体的特殊性,有一定的政府信用支撑,投资人普遍相信相关的政府会为城投公司兜底。但是,2019年末“16呼和经开PPN001”和“漯河城投私募债”的险些违约事件,令市场吓出了一身冷汗。
奇点综合投资界人士的观点后发现,造成城投走下神坛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相对不发达的城市偿债能力也相对较弱,而某些偏远地方的债务管理系统并不像东部沿海城市发达,从而容易导致违约风险。其次,从全国范围来看,城投公司与政府的信用正在逐步切割,政府多次阐明,不会对所有债务兜底救助,这也令城投公司的偿债压力陡增。
2019年,与城投一起走下神坛的还有金融同业发行主体。2019年第二季度的“包商”事件动摇了中国金融同业的“刚兑”信仰,令金融行业的借贷信用遇到挑战。
2019年5月,包商银行被中国人民银行以及中国银保监会接管,时限一年,并公布了包商银行的同业负债兑付方案:5000万元以内的同业负债施行全额兑付;5000万元-1亿元的同业负债仅兑付本金;1亿元-20亿元的同业负债兑付90%本金;20亿元-50亿元的同业负债兑付80%本金;超过50亿元的同业负债兑付70%本金。
按照这个标准,部分同业客户难免出现损失。市场参与者对奇点表示,非金融企业发行人发生违约,损失的是企业信用,但要是金融行业的信用受到挑战,那金融同业者的信任也将成为一个问题。尤其是考虑到中国的中小银行是支持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力,如今其自身负债若面临困境而不知该如何解决,或会拖累信用供给,导致民营企业的再融资渠道受阻,有可能会间接导致信用崩塌的多米诺骨牌。因此呼吁有关问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2019年造成发债主体违约压力上升的原因很多,中国面临近几年来罕见的外部压力是一重要因素。展望2020年,中国企业刚刚从中美贸易冲突中获得暂时的喘息机会,却在2020年初迎来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从短期看,中国境内大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有可能仍然难以较快恢复至正常时期,债券投资者可能会更偏向于低风险低利率的投资选择;从长期看,还要看政府政策和经济结构转型的进度成效如何,但考虑到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均已不再考虑“放水”,甚至步入加息周期,未来中国局部性社会信用的缩紧或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