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午饭接到了老妈的电话,寒暄了几句之后,说话突然带了哭腔,说:“我刚跟你爸吵架了,我快被他气死了。”
我妈平常就胆小谨慎,爱操心爱唠叨,经常因为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反复絮叨,因为这个小毛病经常跟我老爸置气。所以,我一开始并没有当回事。
“你爸上个月回老家,我问他你叔6年前借的2万块钱还了没,他当时在电话里说还了,说让直接给把钱打到卡里了。我今天想起来就说去银行看看,到底钱打到卡上没有,结果查完发现只有一笔2016年1月存入的23000元。我就问你爸,到底还了没有,可他非说就是还了,这就是你叔还的钱。我跟你爸说,就算没还你也跟我说实话,也别骗我,你爸就是一口咬定还了,还问我到底想要干啥。”
听完后,我怒气直接冲到了脑门,但还是尽量控制住情绪,安慰老妈说:“我爸肯定是好面子,在老家夸了海口,说不用还了,又怕你唠叨,所以就编了个谎。”
老妈又说:“我跟他说了,我不是为了要这2万块钱,这么多年那钱要不要都无所谓,可不能这样睁着眼睛说瞎话。后来,他跟我说了钱没还,我迟早被你爸这样死不承认给气死。”
“让我爸接电话”,老爷子接了电话,可是接下来的谈话,的的确确让我见识了什么叫做蛮不讲理。当我问他为什么非要这样编故事,他居然说“钱不是在卡上,还要什么钱。”
我的苍天大地,一分钟以前,我妈在电话里告诉我他承认说钱没还,现在这老爷子居然又一次开始陷入自己编造的故事里。最后的结果,又回到了每次争论最后理亏词穷的套路,说“我连自己的钱都不能支配,这日子没法过了,离婚。”
我彻底情绪失控了,我从来没有在单位如此大声的接过电话,发过脾气。我在电话里咆哮:“你为什么要把我们当傻子,你拿离婚这种事情吓唬谁,让我妈把你的钱给你,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挂断电话, 我躺在午睡的折叠床上难以平静。当你面对一个无关紧要的人,如果他用这种逻辑跟你讲话,或许还可以不理会。
但是,面对家人,这种明知漏洞百出还死不承认的态度,就是一种你奈我何的逻辑。今天的事情发生在我爹身上,我不忍心给这样的行为扣帽子。
其实,我爹妈是恩爱的两口子,虽然几十年来吵吵闹闹,但感情是真的好,他们自由恋爱,白手起家,这些年来彼此关爱,知冷知暖。但是,他们又总是在为彼此性格上的弱点不断争吵。
今天的事情,也只是锅碗瓢盆交响曲的小插曲而已,他们还会继续过着恩爱却满是争执的日子。
这件事,却再次证明我情绪管理的失败,我还是没能控制住自己。他们老两口的事情,我又凭什么干预,又凭什么发脾气。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父母的影子,虽然我一直在不断提醒自己,我不要让自己像老妈那样唠叨和猜疑,不要让自己像老爸那样蛮不讲理难以沟通,可是今天我发的一通脾气,其实就是我爸的翻版。
昨晚看电视《中国式关系》,高中生马小驿面对家庭变故说了这么一段话:
“我不希望像我妈那样,困在自己的感情里;也不希望像您那样困在自己的饭碗里,甚至也不希望像我爸那样,到了不惑才开始清醒。我要活出我自己的道道来。”----《中国式关系》
当时我觉得这孩子年龄不大但是看的通透,今天只不过再次残忍的发现,家庭环境的牢笼并不是那么容易逃脱。每个人都想活出跟父母不一样的人生,都不想有他们身上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习性。然而,他们对我们的影响如影随形,总像摁不住的地鼠,纵然你拼命打,还是此消彼长难以根除。
如果遇到一个我爹这样的对手,先是善意又拙劣的谎言,然后是事情败漏后的死不承认,最后是理亏词穷后的偷换概念,这一套连环拳一招一式都足以点燃我的怒火,而我如此的暴躁易怒,应该怎么办?
没什么好办法,也许对我而言,还是得多读书,一本不够就再来一本,一本又一本,慢慢让自己淡定从容,让气质一天一天滋养在眉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