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拙作散文集《半山听雨》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即,感谢朋友们的关注与支持。中共南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吴伟柱先生阅读《半山听雨》书稿后,欣然为之序言。现将吴伟柱先生为《半山听雨》所作序言刊出,以飨读者!
名心退尽道心生
――《半山听雨》序
吴伟柱
爱和先生的散文随笔集《半山听雨》付梓在即,嘱我写几句话,故乡之情、同窗之谊,让我欣然为之。
首先贺喜大作出版。这本文集,是作者处女作,意义不同一般。我与爱和是老同学,相知多年,有许多共同爱好,颇有高山流水之情。这些年,由于工作关系,总是聚少离多,却也有着淡水之交。他从学校开始,就对文学、书法有浓厚兴趣,年轻时顶了个“秀才”名,后在机关工作,也多是深耕文字。几年前其退线赋闲,有了更多时间思考,寄情文字。今读之随笔散文集,更增添我对爱和先生几份感念。
爱和是个情种。对生活充满热情,对事业充满激情,对朋友充满感情。平日的他,沉静而不事张扬,却总喜欢深入里弄小巷,半山田野,走走停停,常能于寻常处悟得生活真谛。把对家乡的热爱、对亲朋的情愫以及对人生的感悟,付诸笔端,寄予真情。尤其退线赋闲后常邀好友外出游历,或临山,或观水,喜欢把游历中的见闻情感赋以文字。他文笔轻松,文思泉涌,能把生活和艺术有机结合在一起。他写散文随笔,也写诗,往往是生活中的点滴,信手拈来,既生动活泼,又富于哲理。如写生活中的庐山:远山春色画图难,亦真似幻夕阳残。常爱家山无俗韵,一抹墅影碧中看。再如写庐山东林古镇品茗赏雨:楼台隐隐尺八箫,疏雨横斜佛影遥。慢煮陈茗分盏细,回甘渐味是清喉。可见是个散淡无争的人。有了生活的阅历与积淀,因而文词厚实,感情真挚,意境高远。
爱和确实有趣。他的“三趣”给人印象深刻。一是砚趣。爱和潜心于当地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中国金星砚制作技艺的搜集整理和开发,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又主动与外界搭建起交流平台,为金星砚的宣传和开发倾注了不少心力,也取得了不俗成效。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持,以至到后来把自己与砚台对应起来,融志趣、爱好于意趣之中,也应了他自己的那句话:“如果把一件事物与一个人的命运相对应的话,我想,和我相对应的一定是砚,也只能是砚。”二是墨趣。从学生时代开始爱和就喜好书法,青年习楷,后多作行草。行草是最适于人之性情的抒发与展露。爱和书风素来雅秀沉稳,无浮躁炫耀之气,其心性的平和朴实可见一斑。三是茶趣。爱和先生平日里喜欢喝茶,也常邀三五好友一起品茗聊天,对中国茶文化颇有心得。“闲赋东皋已月余,草堂无碍雀罗枝;午窗残梦归云靄,汲水烹茶煮沸时。”从他的诗和自撰联“品茗泉堪煮,观石砚欲言”的联语中就可窥探出他对砚、茶和书法的道行匪浅,也成就了爱和先生的“三趣”。
从退居后的志趣选择,到结交的朋友与文字的述作,都能看出,他更多的是在培养自己的意趣和净化自己的心灵。如清人张船山所云:名心退尽道心生,如梦如幻句偶成。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所以,名心退尽,便道心渐成,放下功名,走向自然,于山水中听取天籁之音,享受天然之趣,想来这既是为文的锤炼,也是为人的修行。爱和先生有着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在领导岗位多年,始终坚守初心,一贯秉公办事、廉洁自律、两袖清风。即便是在日常的交朋结友与人情往来中,也从不占别人的小便宜。爱好广泛、情操高雅,对琴韵书声皆有研究,对人文习俗颇有心得。他喜好拥抱自然,放飞心绪,既有斗酒诗百篇的才情与雅量,又有踏遍青山人未老的豪气与壮志,更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与清趣。
我特别喜欢《半山听雨》中的那种放下与超然,融入大自然中的人生体悟。一本书,能给人分享一点启迪,就是成功。能激励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好书。我对这本散文随笔集有着同样的期待。
是为序。
2018.6 于南昌红谷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