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到处都在讨论B站关于「二舅」的视频,但其实二舅治不好你的精神内耗。
所谓励志鸡汤,只能给人片刻慰藉,甚至都解决不了一时的问题。鸡汤喝完了,人更清醒了,便会领悟「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才是真实的生活现状。
这是一个迷惘的时代,也许一切都源于变化太快。技术也好,知识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更新迭代太过迅速,人活着,无可避免被时代裹挟。可能你已经很奋力的向前走了,走着走着,定睛一看,忽然发现已经被时代抛得老远,过往赖以凭依的经验,很快变得一文不值。
70后如此,80后如此,90后也如此。渐渐的,很多人的心里,没有灯塔,只有偶像。至圣先师的言辞,当然是至理名言,诸子百家的著作,当然是万世不朽,可是又有多少能解决当下的问题呢,很多人即便知晓甚多,也往往换不了一个馒头。倒不如听一首歌,看一场电影来得实在。虽然明知影剧是造梦,但人总还可以代入这种幻象,给予自己一定的补偿。因此,「二舅」视频一出,很多人会不自觉的在这类熟稔的环境或逝去的往事中,找寻力量。
于是,山静日长的乡下,便成了这样一个好去处,那里至今仍像木心《从前慢》中说的「车、马、邮件都慢」,跟过去几千年来,差别并不太大,日子苦是苦了点,但插秧种地,收成看天,自己赚自己得,不用看人脸色,所有人都差不多,也就无所谓比较,没了那么多烦恼。
只可惜,很多事就是经不起推敲。真打算回去,动心起念就会惊觉,田早没了,地早没了,自己赖以谋生的本领,在乡村县城,根本无用武之地,甚至连糊口都成问题。故乡,就是这么个回不去的地方。
即便故乡可回,然而说到底,真喜欢田园牧歌,真能理解陶渊明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人,又有多少呢?恐怕更多的都是想逃,想逃离不如意的现实,逃离不满的一切。
这在内心早慧的人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上学的时候,会思考读书的意义,思考教育的意义,等到工作了,又会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生活的意义,所求也许并不太多,只是想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但理想和现实之间,就是有一道道无法跨越的鸿沟,人就会变得更加痛苦,愈发想逃,想遁入庄子的广莫之野,不为形役,寓诸元竟,逍遥忘忧。
只可惜这个时代,人生没有可逃之处,连出家都需要具备诸多条件,佛道已不能渡你这无缘之人。那些无门无派,曾在终南山修道的人,还未成仙得道,却已缺衣少粮,房租都交不上,被人撵了出来。我们常说天地浩瀚,天地也只是浩瀚而已。
最后的最后,在此人世,倒是老生常谈一针见血:读书就是为了工作,工作就是为了生计,不要说自己和他人有什么不同,其实说到底也并没有两样。
明了这个真相,人就不会有那么多痛苦。接受这个事实,人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等痛苦和烦恼少了,才能去解决一些问题。
人世间的问题,说到底其实也无外乎两种,一类是生活问题,一类是内心问题,当然,很多人心为形役的同时,也为心为役。内心的问题,可从典籍或智者处找寻一些答案,但说到底也是莫向外求;生活的问题,遭遇社会毒打的时候,就自然而然的不懂也懂了。
有人觉醒的早,有人觉醒得晚,日子截然不同,各有各的缘法。
如果一时都没法解决呢,那就培养一点兴趣爱好,有事没事都去折腾,至少还有个念想,不至于那么难熬。要说人生的本质,确实是苦的,恰如普罗米修斯日日无休止的推石头上山,但所谓欢乐或者意义,总还是得自己来创造。
精神内耗么,每个人都在所难免。如果你想治愈的话,到头来你会发现,治愈自己的,会是你自己。其实真正能治愈你自己的,也唯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