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流传至今的艺术瑰宝众多,《清明上河图》是十大名画之一,其艺术价值让全世界为之惊叹。
它是北宋时期的作品,用精细的画笔大篇幅地描绘了当时的民间盛景。每一处都细致得让人瞠目结舌。
看看《清明上河图》放大数倍后,会发现什么秘密?
整幅画长达五米,很难想象作者用了多长时间才能创作出来,在那个没有摄影设备的年代,能这么写实的记录也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那么画上的内容都是些什么呢?其实是向世人真实并且完整的展示了当时的繁荣,有房屋、集市、人、牲畜、船和桥……也让这幅画特别具有历史价值。
虽然这幅画上的内容非常多,但是并不让人觉得乱糟糟,反而让人有一种看了一处马上想看看下一处的身历其境的感觉,这就是作者画工手法的超高表现了。
图上除了人来人往热闹的集市,高耸的城楼,也有一些平静的田野、寂静的河流、婆娑的树林,十分真实。
那么,这幅画细致到什么程度呢?如果你用放大30倍后仔细观察,会发现即使是集市上一个小贩的摊子上的一件小玩意儿。
这不是一笔带过,而是经过细致的刻画的。接下来,小编给大家介绍几处有趣的画面。在一个小棚子下,有两个男人的动作很亲密。
两个人面对面的坐在一起,其中一个男人捧着另一个男人的脸,仔细一看手里还拿着一样像刀具的东西,他们是在干什么呢?
看穿着和旁边的物件,好像是一二个小贩和一个客人,他们大概是在刮脸。难道在古代男子就这么注重自己的容貌了吗?还要花钱去打理自己的脸。
再把目光转向另一处,我们可以看见一个男子在路上行走,手里拿着一把圆扇挡住了自己的脸,一个男子怎么会有这样的举动呢?
好像女儿家害羞的样子,原来是有这样的一个习俗,就是在路上看到自己不想打招呼的人就可以用手里的扇子遮住脸。
这样很礼貌也避免了尴尬,能把这都描绘进画面之中,我们也能看出来作者的心思细巧。
还有一处是最为逗趣的了,我们一来看一看树下的男子在干嘛,看了真叫人感到害羞啊!估计会忍不住直呼:请你把裤子穿好。
原来他在树下正在睡觉,但是却把裤子都脱了露出了穿的红的裤衩。大概是因为赶路太累,想要在树下小憩,而且天气炎热的缘故吧。
这让从这里路过的女人们情何以堪!这个人如果知道自己的这一幕被画进了画中还会流传千古,不知道会不会羞到想找个地缝永远不出来了。
《清明上河图》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有趣的场景,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多做了解去继续探索。
从古至今遗留下来的古代名画数不胜数,今天,小编将化身为一支放大镜,带你们一起进到画里面,去发现一些古画的“奥妙”之处。
《五牛图》是唐朝韩滉创作的黄麻纸本中国画,又名《唐韩滉五牛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 该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唐 韩湟 《五牛图》
《五牛图》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
整幅画面除最后右侧有一小树除外,没有其他的背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
仔细看,你会看到这头牛根根分明的眼睫毛,还有让女生都自叹不如的眼线。
宋代宫廷画家马远,作品多是“高大上”的题材,比如参加皇帝宴会的《华灯侍宴图》、与文人墨客相聚的《江亭望雁图》...偶尔,他也画几张“农乐”题材的画,比如《踏歌图》。
▲《踏歌图》 马远 191.8 x 104.5 cm 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主题是“踏歌”,人物占的比重也并不大,但他们在整幅画中却极为引人注目。也正是田埂上尺寸很小的带着几分醉意的 4 位老农,将“踏歌”这种古老的歌舞形式表现的淋漓尽致。
▲《踏歌图》中的 4 位老农
画中的老农寥寥数笔,但却生动至极。(原来古人种地都那么开心啊)
放大图来看,你会看到这4 位老农手舞足蹈,表情滑稽,动作灵巧,就像是活灵活现的几个老顽童,正踏着一致的节拍正在欢快前行。
下面是根据马远的这件作品做出的踏歌动图,你可以体验一下。
▲《踏歌图》动图
马远的另外一幅作品,也是最具风格特征:《寒江独钓图》。
在这幅不足半米的作品中,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几乎全为空白。
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并且更加突现出了一个“独”字。
▲《寒江独钓图》 马远 26.7 x 50.6 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当我们将画面中心的那一叶扁舟放大,细节更是惊人。
身着长衣的渔翁,身体并不舒展,而是团坐在船的一角,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渺远的意境和想象余地跃然纸上。
仅凭渔翁的这一个动作,“寒江”的冷已是触及皮肤。
▲《寒江独钓图》局部
由于渔翁坐在船的一端,故尔船尾微微上翘。天气虽有些寒意,但渔翁仍保持谨慎。
马远呈现的是他的侧面,不过画面放大后,我们还是可以从渔翁的眼角与神态感受到他的全神贯注。
▲《寒江独钓图》局部
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几乎人人皆知,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明代也有一版《清明上河图》。
▲仇英版《清明上河图卷》(局部)
仇英版《清明上河图卷》结构、布局上参考宋代张择端版的《清明上河图》,但描绘对象上有所差别。
宋版《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汴梁街市,而仇英版《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则是明代中期苏州的繁荣景象。
其中暗藏着不少有趣之处。
仔细一看,在图片的右下方,有几个正在起争执的人。而且还是半裸着上身,扯着对方的头发……小编估计这应该是父亲正在教育叛逆的儿子。
▲《万树园赐宴图》轴
《万树园赐宴图》轴 ,清乾隆,郎世宁等绘,绢本,设色,纵221.2cm,横419.6cm。
画的内容反映了1754年乾隆在避暑山庄万树园接见三策凌的壮观场面。
在看似庄严肃穆的场景中,咱们放大图仔细一看
居然有两个人在窃窃私语,一人说着什么,另一人侧耳倾听。
他们前方的人可能对这个话题
也很有兴趣,纷纷抬眼暗中观察。
而他们后方的人,则笑而不语,高深莫测。
同一幅画中,另外一个小角落
也非常引人注目
他仿佛是黑暗里的一束光,
用不羁的眼白点亮了整个世界。
这应该也能算上清朝翻白眼的红人之一了吧~
即使是偌大一幅巨画上,对于人物动作表情的处理,古代画家们也仍然是谨小慎微,处理到极致。
现在对古代画家的敬佩之情,是不是油然而生?这种对艺术的细致之心,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