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旨在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过去,我也不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由于是做综艺编导出生,并不觉得阅读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尤其我还是做搞笑栏目的。
那时候一年充其量只读一两本书,可即便阅读量那么小,日后如果你问我那书的内容、核心观点和可读性,我却依旧只能两眼望天支支吾吾的讲不出个所以然。
读是读过了,可并没有看进去。字还停留在纸面上,过了眼,却没过脑。
两年前因创业失败我开始重新审视我自己,我发现过去我花了太多的时间留在看“资讯”上,而留给“知识”的时间少之又少。一年前的“资讯”放到现在,可能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而“知识”才是唯一不会过时的宝藏。
于是我决定先静下心来,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
我买了许多工具书,逼着本不爱读书的自己去看书。刚开始我每一本书都读的非常慢,可看完后还是和过去一样——看是看完了,但看了什么,对不起不知道。
我觉得这样读下去不行,于是我决定从零开始,在大量阅读之前,先去找寻读书方法。否则继续下去,只是在浪费时间。
通过改变读书方法,去年一年,我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读了三十余本书,而且里面的主要内容至今还记得八九不离十。
而今年才过去了四个月,我已经读完了18本书,且每本书都有所收获。
归根结底,是读书方法的彻底改变。
现在,我将这些读书方法分享给你,希望你也能和我一样,不仅在读书,还要会读书。
01培养读书习惯
在《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一书中,作者告诉我们培养读书习惯的办法只有一点,那就是不停的读。
“再高的楼不也是一层一层建起来的吗?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要学会掌握要领,还要有一定成功的信心。想法当然要有,然而仅有想法桥也是搭不起来的,必须行动起来。一定要通过每天培养阅读习惯,为真正的读书学习打基础。不论搭桥、盖楼,还是实现自己理想中的人生,都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事。”
当我们从一个不读书的人转变为读书的人,自然是很难受的。人的大脑天生不喜欢有难度的事情,比起读书,它更喜欢看综艺、刷手机还有发呆。
所以第一步,我们得“强迫”自己拿起书来看。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类型,例如我一开始的时候首先选择的是看自己感兴趣的科幻和悬疑小说。
《三体》、《银河系漫游指南》、东野圭吾系列等都是在最开始培养读书习惯的时候看的。
每天“强迫”自己阅读一到两个小时,久而久之,我们的大脑对阅读的感觉从陌生到熟悉,再到习惯,到离不开。现在如果一天不读,就像少了什么似的。
慢慢的,我们能从书里获得的东西越来越多,读书不再是一件苦差事。我们越来越能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要读的是什么,每次读完都能收获极大的成就感。
02创造读书时间
学生党要学习,上班族要工作,休息的时间还要陪家人、做家务、处理许多生活琐事。哪还有多余的时间留给阅读?
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
但比尔盖茨每年读50本书,任志强每天至少读六万字,俞洪敏三个月读60本书。这些大佬哪个不比我们忙?他们都有时间读书,我们为什么没呢?
究其原因,还是我们对时间的掌控不够。
前苏联生物学家柳比歇夫拥有一套强大的时间管理法,那个时代没有APP,他就用笔和纸每时每刻的记录着自己的时间花费。现在我们的手机里有许多的时间记录app可以使用,像我使用的就是atimelogger。可以将它设置到快捷浏览的小组件里,这样每次要记录时间的时候不用解锁手机,直接左滑就能记录了。
刚开始做时间记录的时候老是会忘记记录,可就像阅读一样,只要刻意练习强迫记录,一旦养成了肌肉记忆,无论做什么行动之前,总会下意识的拿起手机,左滑,记录,就像条件反射一般。
记录时间以后,我们就能够很好的分析出我们在哪些地方浪费了时间,将那些无效的时间“省”下来,留给阅读。
03 找出合适的书
这世上有书千千万,你要读完是不可能的。书也并不全是有益的,优劣掺杂,善恶皆有。所以我们得挑选出来适合自己的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提到过一个方法,名为检视阅读,意思是我们通过浏览目录、检视内容、择重阅读来分析这本书究竟在说什么、作者细说了什么、想要表达什么、说的是否有道理、对你是否有帮助。通过这几点我们再来判断这本书是否有可读性,是应该快速的翻看还是细细的品尝。
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主题阅读来选择我们当下首要阅读的书籍应该是哪一类的。确定好大方向后,开始阅读同一类型的书本,并从中找寻不同作者观念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汲取他们各自的精华。
例如一开始,我选择阅读大量的“如何读书”类书籍来掌握读书方法。后来学习时间的管理的时候,我又一口气读了好几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
在不同的书里看到类似的观点时,我会将之前看到的观点从之前的书里找出来,并做上记号,产生联结。而看到不同的观点时,我会停一停,想一想,分析他们的差异性,从而构建出属于自己的一套思维逻辑。
04分析与拆解
学会拆书,是学习读书当中很重要的一环。
拆书,重要的是将一本别人写的书,拆为己用。
《这样读书就够了》里提到两点:「成人学习需要有自我导向和内在驱动,需要关联经验、强调实践并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将书中传递的内容与自己过去的经验相联结,反思过去的行为,对将来的处世方法进行假设,使行为产生改变。」
分析与拆解其实就是为了将知识内化,并且与自己的实际经验相结合,从而能够对行为产生改变,提升心智。
《未来简史》里面也提到:「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
如果一本书里能够找到一个这样能够为己所用的知识点,那么这本书就不算白读,
最后,其实输入最好的办法就是输出。当你掌握了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尝试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组织自己的语言将它分享给自己的同事、朋友,或者写下来,发到网上。
当你在输出的时候,就是将自己在阅读时的记忆重新提取、收获重新调动、想法与经验重新碰撞、知识体系重新构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将所阅读过的文字重新内化、拆解、整合,变成了真真正正的、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我是废柴宅婶,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