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月后的现在,回来简书,开始每周>=1的更新,记录得持续做下去,这是对自己的承诺。
这七个月考了基金从业,通过;考了大路,挂了;考了CFA,挂了;考了PMP,等结果;完成两本画书并分享;完成两次公司考试;川西旅游;健身断断续续;看书>20本,没有具体统计...看起来还是有很多提高的空间。这让我想起“事件密度”这个词,深想一下,事件密度还不够,可以并且值得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我尝试用现在的每分每秒去弥补过去那十年的懒散。也许可能还是追不上别人,不过追不上别人的可能性比较小,高强度高密度下有意识的努力会有出奇的效率。
Josh Kaufman《The First 20 Hours:How to Learn Anything Fast》
事实上,我想谈的是,想要从菜鸟状态发展到做得还不错,最短需要花多长时间?我的调查结果是只需要20小时!
学过时间管理的人有这么一个概念,不同类事务的频繁切换会增加时间和精力的成本,效率往往不能提高,所以归类同类事务,集中处理,会增大效率。这话的意思,高强度高密度的重复提炼自己的技能,会让人短时间能提高。Josh Kaufman在TED上的分享让之前深信10000小时的理论的我眼前为之一亮,很颠覆。20天就能具备一个新的技能,对于很多人来说,这20天的技能往往可以用很多年(我很想表达成一辈子-_-!!!)。有一句流行的问话,你是有十年工作经验呢,还是把一年工作经验用了十年呢。心里总有一个默默的答案,后者!
思维发散出去一下,所谓努力就会有收获这话现在已经不敢苟同,努力和收获的界定都受限于个体的认知。举个好玩的例子,有一段时间混于画书会,我还记得我最初的想法,只是让自己上墙随便画点什么,就这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小目标,达成用了半年,特别不可思议对么。不得不补充的是,我达成视觉表达一本书,并分享给大家,实际上真正花的就1分钟的决定加3天的准备,而这完成的理由简单到我想哭,想看完一本叫《精进》的书,不想看完就忘记,而分享是一种能增强记忆的很好的方式。我想说的是,那半年的上墙画画的纠结在当下的我理解为非常的努力,而后者1分钟的决定加3天的准备在当下的我理解为充其量只有三分的努力。想想就觉得很有趣。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做的事情就是这样受困于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内心纠结着的小问题。如果把这理解成内心不够喜欢什么的,太naive,从这个角度来想任何问题,都能形成“我可能不够喜欢就什么都没做”的结果,于是下一次同样的问题又很“开心”地出现在面前。解决的根本方法有些人说问自己内心的答案,这样说没错,只是——“然而并没有什么用”,能够做到理性的自我剖析的人很少。我有个简单粗暴的小trick,这种犹豫的时候,就选择去做,不去想喜欢不喜欢,不去想对自己的好处,不去想所谓的意义。
由事件密度想到知识密度(这两个词最近都在我脑海里盘旋着)。某次我看到朋友圈有人晒看了200本书。第一反应,佩服;第二反应,选的书是不是太简单了点儿,难度是不是得增加了;是不是在目前看书的舒适区,是不是得观察一下自己信息的输入、筛选,更新一下标准。前面几年我特别热衷于看各种鸡汤,这一年静下心来观察这些鸡汤背后的逻辑的时候,很多书就被淘汰了。采铜的精进让我想到,获取知识也得有所选择,不是什么知识都需要花时间去看去理解去感悟,这种选择体系的建立很重要。20岁的时候没有完成这样的事情让我感觉自己这“学霸”的头衔很虚妄。是一个知识学了很久,还是不同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更新,同样的鸡汤同样的技能如果刷了一遍又一遍,那真心得问问,是不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洋洋洒洒开启回归的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