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动物》被誉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这本书涉及从众、宣传、认知、偏见、攻击性、情感等诸多方面。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而重要的现象,提供了科学的答案。
社会心理学的核心:社会影响,即人们对他人的想法或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一、从众
从众的定义:
由于受到来自他人或者群体的真实的或者想象的压力,一个人的行为或意见发生了改变。
以下因素会对从众产生影响:
- 意见一致性。在类似阿希实验的情境中,一个影响参与者从众行为的关键因素是:多数人的意见是否一致。只要有一个不同的声音出现,参与者从众的压力就会骤减,遵从错误判断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
- 表态顺序。如果参与者首先公开表态答案为B,其他三个人后面全部回答A,参与者也很少会修改原答案。
- 责任。当需要为决定负责时,人们更不容易从众。当不需要负责时,大多数人会为了相安无事而顺从他人。
- 个体与文化。与高自尊的人相比,低自尊的个体更易屈从群体压力。如果个体感到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承担当前的任务,从众的可能性也会增加。此外,集群主义社会(如日本、中国)比个体主义社会(如美国、法国)从众的现象更多;女性比男性更可能从众。
- 施加压力的群体。如果群体具有以下特征,会更容易导致从众:第一,群体由专家组成,比如讨论环境污染的话题时,在座其他人都是环境科学工作者;第二,成员们对个体来说是重要的,比如有你的朋友在场;第三,成员在某方面与个体类似,比如我们都是某位歌手的粉丝。
从众的目的:
获取信息,获得奖励、逃避惩罚。
从众的分类:
1、依从,指一个人为了获取奖励或者避免惩罚而做出的行为,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权力。这种行为的持续时间取决于奖励诱惑或惩罚威胁存在的时间。比如独裁者可以通过威胁臣民的性命或者给予他们赏赐来得到臣服,但一旦威胁或奖励停止,忠诚也就不存在了。
2、认同,指个体为与他人保持一致而对社会影响产生的反应,最重要的因素是吸引。如果你身边有一位非常完美的人,你崇拜和喜爱他,他反对什么,你往往也反会跟着反对。你反对并不是因为他会给你奖励或者惩罚,也不是经过思考而强烈认可这个观念,而只是为了“像”他。
3、内化,是一种对社会影响最持久、最牢固的反应,最重要的因素是可信性。将某种价值或信念内化的动机是因为我们渴望自己是正确的,这些价值和信念构成我们自身价值体系的一部分。
任何一项具体的行动都可以归因于依从、认同和内化。
特殊的从众:
服从权威
不介入的旁观者(危难事件的现场如果有很多人,受难者反而很可能得不到帮助,这是一种不介入的从众心理。)
二、宣传与说服
其他条件相同时,人们对一个产品越熟悉,它越具有吸引力。
被说服的两种主要路径:
中心路径说服:指经过仔细的思量、考察,最终决定是否接受观点。
边缘路径说服:指的是没有经过多少考虑,草率地根据简单线索做出反应。
多数时候这两种说服是结合起来使用的,比如手机品牌打广告,既会吹捧其配置、运行速度等,也选用受大众欢迎的明星代言。对配置和参数的介绍,就是一种中心路径的说服,让人了解到这种手机的性能优越,从而吸引关注性能的观众。而明星及感叹性的广告词,是一种边缘说服,使人感觉到用这个手机会很酷很美很强势,从而吸引人们购买。
增加宣传有效性的三种关键因素:
宣传的来源(是谁说的),宣传的性质(他或她是怎么说的),接受者的特征(他或她对谁说的)。即谁对谁讲了什么?
宣传者如何增加可信性:
第一,如果一个宣传者的立场明显与其私人利益相矛盾,他的可信性就增加了。
第二,如果一个宣传者看起来没有试图影响你的意见,他的可信度会增加。
第三,如果我们喜欢并认同某个宣传者,那么至少是在不太重要的观点和行为上,他们比普通人更易影响我们。
宣传方式对宣传效果的影响:
1、在宣传中,恐惧等强烈情绪的渲染会更容易影响人,但也容易出现反作用。
2、与大量的统计证据相比,多数人更偏向清晰形象的个别案例的说法,而且事例越生动,它产生的说服力越大。
3、相比于单方面证据,正反论证效果更好。
4、观点呈现的顺序
先讲和后讲各有利弊。如果两个演讲之间的间隔非常短,“首因效应”的抑制作用非常强,先讲比后讲有优势;如果听众必须在听完两个演讲后立刻投票,则“近因效应”非常明显,后讲更有优势。
5、双方认知差异的大小
如果宣传者是非常可信的人,他的观点与接受者观点之间差异最大时,对接受者的改变最大。而如果宣传者是可信度不高的人,他的观点与接受者存在中等差异时对参与者的影响最大,他的观点与接受者的观点差异极大时,参与者会质疑他的可信性,从而拒绝被说服。
接受者的哪些特质影响了说服的效果?
1、自尊
自尊低(即自我感觉不好)的人比那些自尊高、自信的人更容易被宣传说服。
2、前期经验
宣传前一刻接受者愉快的心情会使他们更易被说服。
事前被警告的参与者,更不容易被说服。
另一种避免被宣传影响的方法叫“预防接种效应”,即接受者先接触简短的宣传信息,然后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反驳,随后,当宣传信息大规模出现时,接受者们会产生“免疫”反应,不再受影响。
三、社会认知
人类是认知吝啬者,我们总是试图简化复杂的问题,通过走捷径快速完成决策。然而我们采取的捷径可能会导致错误和偏见。
偏差的来源(一):事物呈现方式
对比效应
启动效应
决策框架设置
首因效应
稀释效应
偏差的来源(二):思维捷径
代表性
易得性
好恶态度
偏差的来源(三):错误分类
自证预言
虚假关联
内群体-外群体效应
偏差的来源(四):重构记忆
偏差的来源(五):证实假设
偏差的来源(六):寻找原因
基本归因错误
行动者-观察者偏差
自我偏差:自我中心思维,自利偏差。
偏差的来源(七):态度和行动必须一致吗?
四、自我辩护
认识失调理论:
当一个人的大脑中有两种认知相冲突时,心理就会处于紧张的失调状态。为了避免这种不愉快,人们会有目的性地采取措施消除冲突。
例如,萨莉是一名吸烟者,她读到一篇报告说吸烟可能导致肺癌。这时,“我平时抽烟”和“抽烟导致肺癌”两个认知会产生冲突。显然,没有人想得肺癌。避免冲突的最佳方法当然是戒烟,改变“我吸烟”的认知。但是戒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如果萨莉戒烟失败了,她还有什么办法来避免认知失调呢?这时,她可能会转而改变“吸烟导致肺癌”这个认知:她可以质疑这篇报告的真实性,或者说服自己给香烟加上滤嘴就可以滤掉致癌物。她还可以引入新的认知来调和最初两种认知之间的矛盾,例如“吸烟是享受人生,为了享受,缩短一些寿命也没什么”。
决策与认知失调:
当一个决策让人们产生认知失调时,他可能会倾向于喜欢自己的选择,而否定自己舍弃的那个选择。
“登门槛技术”:通过要求人们帮个小忙来促使他们提供更大帮助的过程。
在发生认知失调时,如果外部理由充分,人们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但如果外部理由不够充足,我们就倾向于改变自己的态度。来自他人的奖赏就是一种外部理由。
为努力辩护:
一个人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有过一些困难或痛苦的经历,会让他觉得这个目的更有吸引力。
对自己曾经拥有的加以贬低。
为残忍辩护:
“我”是一个好人,如果我伤害了你,肯定是因为你做了坏事。
心理学家对此做了很好的归纳:当不幸降临到自己头上时,我们说那是环境的错;当不幸降临到别人头上时,我们说那是他自己有问题。
对不可避免事件的心理:
当事情不可避免时,人们常常选择接受它以减少不愉快。
自尊的重要作用:
帮助个体(尤其是孩子)学会尊重和喜欢自己,能够减少他们做出不诚实行为的可能性,让他们更为自律。
假如一个人将时间精力都花在自我辩护、自我保护上面,他会很难获得真正的成长。正视失误,才能从中学习如何与世界相处,更接近真实。否则,为了减少认知失调,种种不诚实的行为,甚至是骇人听闻的暴行都会随之出现。
五、攻击性
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是意图造成伤害或引起痛苦的行为,无论是言语的还是身体的,无论是否达到目的。
攻击行为分为因愤怒而引起的敌对性攻击,旨在令别人痛苦,比如恼羞成怒的足球队员向对手大打出手;和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工具性攻击,这种攻击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并非伤害人,例如足球比赛中为了截球铲倒对手。
人类的本能中具有攻击性,但攻击行为并不完全是由本能引起的。
攻击的原因:
大脑神经、睾丸素、酒精、痛苦的体验、挫折、来自其他人的排斥、环境暗示、传媒中的暴力都对人类的攻击行为有影响。
如何减少攻击性:
在一种温暖的人际氛围中谨慎地运用惩罚;看到攻击者受到惩罚;
鼓励人们进行积极行为;
设身处地地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感知他人的痛苦。
六、偏见
本书中探讨的偏见特指:人们根据片面信息而对特定群体抱有敌对和负面的态度。
定型是指人们在认知外群体时,总是会贴标签,认为他们全部具有同样的特征而忽略群体成员的个体特异性。比如认为所有黑人都天生节奏感强,所有犹太人都惟利是图等等。
定型在多数情况下,是帮助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快捷方式。但这里存在两个问题:
首先是定型易导致我们忽略个体差异;
其次,多数定型并不是可靠而正确的。
定型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来自道听途说的信息,用来为我们自己的利益和残忍辩护,并且往往能够“自证预言”。
偏见对人的影响:
定型威胁现象,指一个群体内的人,如果被定型认为不如另一个群体,他们对这种定型的担忧会影响其在标准测验中的成绩。
为何归咎受害者?
将困境归咎于受害者本人的倾向,却是由人们追求世界公平的愿望所引起的。
偏见产生的原因:
经济和政治竞争
替代性攻击:替罪羊理论
自我形象与维持地位
带有偏见的人格
从众引起的偏见
如何消除偏见:
合作对于消除偏见是有益的,合作通过改变人们采用的认知类型而降低群体间的障碍,让人们学会从别人的角度上看问题。
七、喜欢、爱与人际敏感性
(一)赞扬他人的效果
1.一些研究认为,当被评价的对象不是我们自己时,我们对批评者的崇拜感高于赞扬者。
2.当批评和赞美都是奖赏时,人们的喜好也很难判断。
3.当赞赏被归因于虚情假意或者嘲讽挖苦时,它可能从奖赏变成惩罚。
(二)帮助他人的效果
帮助与赞扬类似,通常我们喜欢那些给予帮助的人,但当这种帮忙带有附加条件时,我们就不再喜欢了。
让他人为自己提供帮助,从而增加自己的吸引力。
吸引力的两个主要方面:
能力的吸引力:
尽管我们喜欢有能力的人,但能力太超群的人会令我们感到不安。
能力超群者的失误会提高其吸引力,这一现象我们称为“出丑效应”。
外表的吸引力:
我们倾向于认为美貌通常意味着美德。
美貌优待可能包含了自证预言的种子。
我们为什么会爱上别人?
我们越是缺乏安全感,就越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会影响我们爱上某人:一个是接近性,在地理位置上更接近的人更有可能相爱;第二是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可以体现在外表、价值观、信念、人格等方面。
维持亲密关系:
坦诚沟通。
一些沟通方面的技巧:开门见山;表达情感,而不是表达看法、像法官一样判断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