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的结果:
不断加强的表达能力、扩展的洞察力、自我功能的自主性强化、不断增强的冲动控制能力。
把自己感觉为和谐而平衡的整体。自体的统一、活力、力量。统一、稳定、和谐的自体。
自体的三个组成部分:
(1)一极是抱负
(2)一极是理想
(3)才能和技能
自体客体移情分三组:
(1)镜像移情:受损的抱负这一极会企图召唤自体客体的肯定-赞同回应。体验镜像和被接受的需要。表现:重复她所说的话、回应她的心情、肯定她的存在与活力。完美的自体客体是一个能够重复并肯定她的说法的人,它的作用就是通过情感上的参与和回应,把她体验到但无法感觉为真实的东西激活起来。有些人非常有创造力且善于自我表达,他们的创造性自体通过实际发生在生活中的,或至少是自信地预期到的,来自自体客体环境的赞同,而得到了支持。
(2)理想化移情:在这种移情中,受损的理想化这一极,会试图寻求可以接受其理想化的自体客体。体验与强大、力量和平静的客体相融合的需要。与理想化自体客体融合来强化自我。当我们处于困境时,一个朋友把手放在我们的肩上,自体-自体客体关系建立起来了,它使破碎的、虚弱的、或者不和谐的自体、通过做为自体客体的朋友,变得更加协调,并受到了鼓励,或使内在的和谐被修复了。这一动作很像当年婴儿在困扰中被妈妈包起来,这样就可以与她的平静、全能的力量相融合,当接近他的身体时,他心中充斥着这种与母亲融合记忆能够参与到她的完美当中的感觉。另有些人的自体则通过感到被理想自体客体提升而得到支持,我们的文化在任何时间和空间里所给予我们的支持力就属于这种(文化自体客体)。
(3)孪生或另我移情:受损的才能和技能这一中间地带回去寻找一个能够为其提供本质上相似的安慰体验的自体客体。体验与自己在本质上相似的客体的存在的需要。表现:仅仅依靠一个她知道足够像她、从而能够理解她以及被她理解的人就得以维持。需要一个默默地存在,她只要可以对孪生倾诉就好,孪生并不一定要对她有所回应。其实只是和孪生在一起无言的交流,往往就是她最满足的状态了。一个小女孩可以通过在厨房与祖母一起默默工作来使自体得到支持,一个小男孩可以通过假装和父亲一起刮胡子或是在地下室用父亲的工具与父亲一起干活而使自体得到支持。年幼的孩子,甚至是婴儿,当他身处在人类之间,就觉得自己是个人类,并且获得一种模糊但强烈且弥漫的安全感。这些感觉源于感受到了自己是一个存在于其他人类中间的人。在同性恋关系中,每一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镜像意象,是另一个人的另我或是孪生,这不仅在情感层面,在性行为中也是如此。同性间的非性伙伴关系也可以根据这个图是来进行分类,异性恋关系也一样,它决定了婚姻的选择以及性生活的满意形式。还有一部分人的自体主要是通过感受身边的另我的支持来获得维持,当他们做为人群中的意愿时,因为体验到和大家一样的存在,做着相似的工作,共享着相似的偏见和偏好,等等,从而感受到强大和完整。
----------------------------------------------------------------------------------------------------------
连续的张力弧,从基本的抱负心开始,经由基本的才能和技能,达成基本的理想。这个张力弧是完整、无缺陷自体的动力本质。他是结构的概念化,她的建立使得创新-创造性的、完整的生活成为可能。
如果自体已经达到无缺陷的结构上的完整,但因为它的能量被未解决的俄狄浦斯冲突所消耗而不能施展它的应有功能,俄狄浦斯冲突就应该在精神分析中被激活,俄狄浦斯移情将会发生并被修通。
传统精神分析认为,借助系统的防御分析,促进俄狄浦斯移情的展开,避免对移情关系的过早解析,之后是漫长的解释阶段和修通的实现。
自体心理学取向的分析家认为,致病的俄狄浦斯情结发源于俄狄浦斯期的自体-自体客体障碍,在性欲和攻击性之下还有一层抑郁和弥漫的自恋愤怒。因此,在分析中不仅要解决俄狄浦斯情结本身,还要在下一阶段,或同时关注隐藏的抑郁和俄狄浦斯期自体客体失败。有问题的自体客体孕育了儿童期的障碍性俄狄浦斯情结。
对于自恋人格障碍的分析,通过在移情中对个体早期自体-自体客体关系的重新激活与分析,来让个体重新体验早年的无力感、抑郁和愤怒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自恋人格障碍的个体来说,童年早期和最早期类似经验的重新激活必须长期占据分析的中心位置。
不一致或虚弱的自体:早期的无力感和愤怒。
原始的体验:一方面是,早期的需求以及对需求挫折的早期反应。例如对原始融合的需求,原始形态的愤怒和无力感。另一方面。是后续发展阶段出现的类似的需求和挫折反应。例如希望通过完美的共情获得亲密感,以及共情反应不完美时的失望感。
结构化的完整的自体:我对自体的治愈抱有信心,我相信人格结构的完整性永远是心理健康的人格核心的最好的定义。当位于人格中心的精力充沛的连续统一体被建立起来并且创造性的生活成为可能时,我们就可以说个体已经痊愈了。
前心理期的混乱状态:在早期生活中,如果自体客体环境缺少那些能够把儿童的世界系统化并使儿童保有天然的自信的共情性回应,就会导致前心理期的混乱状态。与前心理期混乱状态相伴而生的焦虑。
对阉割焦虑的自体心理学思考:
结构-冲突神经官能症:结构性神经官能症中的核心自体在童年早期已多少牢固地确立了,但是因为它的能量被在童年晚期暴露出的冲突,俄狄浦斯情结,所消耗,自体最终并未意识到它的创新-创造性潜力。真实的俄狄浦斯神经官能症中的自体基本上是牢固和完整的,只会因为俄狄浦斯冲突尤其是与俄狄浦斯意象的长期纠葛而变弱,因为只有未得到俄狄浦斯自体客体支持的支离破碎并虚弱的自体才能对俄狄浦斯的经验作出带有强烈性欲的和敌意-攻击性的反应,这些反应会在针对这些案例的分析中被重新活化,然后被分析工作揭露出来(进入意识)。
阉割焦虑:自体心理学认为阉割焦虑是次发现象,是症状。
健康双亲养育的健康子女很高兴进入俄狄浦斯期。他经验到的快乐不止是因为自己的发展成果,即为情感和自信心方面的新发展和扩展感到骄傲,也是因为这些发展成果使俄狄浦斯期的自体客体产生了共情性的欢乐与骄傲的喜悦之情。因为成果带来的欢乐与骄傲,男孩儿的情感态度不会分解为性欲碎片,他的自信心也不会转变为破坏性的敌意,他也不会嫉妒害怕他的父母。只有父母不能恰当扮演俄狄浦斯自体客体时,孩子才会产生强烈的焦虑。
儿童情感与自信没有引发父母骄傲的镜映回应,和其他各种共情性的肯定回应,反而引发了父母前意识刺激和前意识带有敌意的竟争,那么有力地、整合的、和谐的俄狄浦斯儿童期自体-正常的俄狄浦斯自体一定是独立的情感及自信的能动性的中心--将变成碎片,变得虚弱且不和谐。
不当双亲自体客体的特点:比如,公开的性欲或施虐回应等,微妙表达的、不断重复的有害回应。表面的慈爱可能让孩子感到窒息或者残忍(当愤怒在这种气氛中都不能被容许表达时),或者感到疏远、隔膜、漠不关心。相反的,父母的严格可能被孩子体验为一种有利于发展的提升和掌控感。父母恰当的容忍力与骄傲感,他们允许孩子在需要未被满足时表现出短暂的愤怒。
如果俄狄浦斯自体客体的失败是长期的,如果它们不是来自父母偶发的情感失调,而是来自严重的自体症状,那么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将确实经历过分的焦虑。
这种病理性焦虑以两种方式呈现:原发的和次发的俄狄浦斯焦虑。原发焦虑是更基本的类型,发生于儿童对来自双亲的缺陷性共情的回应,即对无法承载儿童的自体客体源泉的瑕疵的回应。次发焦虑,通常表现得更明显,这是在儿童的富有情感的、自信的健康俄狄浦斯自体解体之后,取而代之的碎片化自体,它以色欲的、破坏性的想象和冲动为特点。
俄狄浦斯期的原发焦虑:基本焦虑中特定而具体的一种,称作“解体焦虑”。是人类经验的最为深层的焦虑。解体焦虑所指向的并非是身体的消失而是人性的失落,即心理死亡。与自体客体的丧失有关,没有了自体客体,自体会因为无法继续存在而瓦解,或是被完全改变,改变后的状态等同于瓦解。没有共情性自体客体的回应,我们无法在心理上存活。对失去爱的恐惧不是此处的问题。导致人类自体毁灭的是暴露于冷淡、非人性的漠然、和不提供共情回应的世界。解体焦虑近似于人们所说的死亡恐惧,而非对爱的丧失的恐惧。为了使将死之人维持一定程度的整合的、坚固的、且和谐的自体,在他的意识停留在世界的最后一刻,一定不能从他的周围撤走自体客体。j解体焦虑,是一种特别的丧失,是维持自体的整合性的共情性自体客体回应的丧失。
在特定发展期产生的阉割焦虑之后还藏着一个更普遍的、对自体解体的恐惧,后者存在于性心理发展的所有阶段。
儿童的自体已经变得破裂、虚弱且不和谐了。他的正常的非性欲情感和非敌意的,非破坏性的自信变成充满敌意和性欲。健康俄狄浦斯自体破碎后,产生色欲的,破坏性的目的,被看作儿童重整自体拍片的尝试,最终的结果就是致病的俄狄浦斯清洁成为病态发展的核心,即俄狄浦斯神经官能症,古典移情申请正,或是结构性神经症达到发展的高潮。
女孩原发的俄狄浦斯恐惧,来自于非共情的带有性欲诱惑的父性自体客体,或是来自竟争-敌对的母性自体客体。
男孩原发的俄狄浦斯恐惧,来自于非共情的带有性欲诱惑的母性自体客体,或是来自竟争-敌对的父性自体客体。
这种此法的恐惧,继发于儿童把注意力从对自体客体的深层关注转移到对心理社会张力,这些张力发生在情感与自信的态度解体之后,儿童体验到病态的性欲驱力和破坏性敌意,与自体的破碎和虚弱同时出现。他们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持续地经验着爱的碎片(性幻想)而非爱本身,持续经验自信的碎片(敌对幻想)而非自信本身,并对这些经验--他们总是包含着童年期不健康的自体客体经验的复活-产生焦虑反应。
俄狄浦斯自体碎片(乱伦的性欲和破坏性的敌意)被完整的俄狄浦斯自体(富有感情而自信的个体)替代。
知觉受损:
当俄狄浦斯自体开始崩溃,而欲望和破坏开始出现时,他的知觉会因为自体的碎片而开始受损。患者无法看到父母的人性和整体。结果当父母确实给孩子温暖并且尝试给孩子共情性的双亲回应时,他或许经验到的是诱惑或敌意-竟争。当患者独自或在分析师的帮助下发现他扭曲了现实-当他的父母总是被他认为带有敌意或是性欲诱惑,而且他对现在的周围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分析师,也有同样感受时。他会意识到有时是自己误解了自体客体的缺点,甚至是自己因创伤而变得强烈的某些需求激发了自体客体的这些缺点。
睡眠障碍患者:本质是对入睡的恐惧,失眠通常指受折磨的个体试图由清醒突然入睡,以完全避免逐渐入睡的心理过渡阶段或是试图借助药物的帮助或把自己置于嫉妒疲劳的状态从而缩短过渡期。原初的不带焦虑的入睡能力,在离开现实进入睡眠时,其带有共情回应的自体客体的存在从不或很少被剥夺。治愈此种睡眠障碍的关键,在于让患者重新相信在他入睡时自体客体的支持不会离他而去,在他睡觉时会持续存在,醒来后依然存在。在有回应的自体客体的帮助下,患者重建了他们天生的睡眠能力。
肥胖:口欲,是由自体客体的失败引发的创伤大小导致自体解体时,口欲的优势就显现了出来。在关系建立后,他的体重逐渐减轻,以支持性自体客体回应了对共情性自体客体的需求后,他基本上无效的,以食物替代自体客体的尝试就被抛弃了。
镜像自体客体:确认自体的活力与自信
理想化自体客体:借助理想化意向获得安抚与提升
另我自体客体:默默抱持
广场恐惧症:
用自体心理学观点,恐惧是面对乱伦的俄狄浦斯欲望激活时,自我以恐慌和退行的幼稚加以反应。他们遭受自体结构性缺陷之苦。
处于俄狄浦斯的小女孩,情感和自信行为,未能引发她的俄狄浦斯自体客体的深情的自豪,相反的,他们前意识的感到了激惹和竟争,并通过谴责或情感撤离来展现他们的禁止态度,这种态度引发了她的罪恶感。
自体的解体,可以解释患有广场恐惧症的女性在童年期对父亲亲密态度的瓦解(致病的性幻想替代了之前的令人愉快的温暖),以及焦虑的蔓延和瘫痪性惊恐的发展趋势。
错误回应的父性自体客体,可以解释,自体结构疾患的第一部分:俄狄浦斯情结的优势。错误回应的母性自体客体,可以解释,疾患的第二部分:患者被惊恐淹没而不能控制她的焦虑,无法把焦虑仅仅当做一个信号。母亲显然不能为小女孩提供一个平静的自体客体环境,通过恰到好处的挫折,这个平静的环境可以转变为能够防止焦虑蔓延的自体安抚结构。正是这种结构缺陷,即安抚结构的缺陷,自体理想化一级的安慰性功能的确实,使患者极有必要找到同伴,一名母性以暂时代替缺陷的结构和功能的女性陪同来防止焦虑的爆发。俄狄浦斯阶段的非共情性自体客体既引发了小女孩最初情感态度向性欲驱力的有害转变,也不能为小女孩赋予自信,让她在冲突与紧张的情形下保持镇静的自体结构的逐步内化提供必要的条件。
自体心理学认为,俄狄浦斯自体客体环境的挫折是广场恐惧症最主要的病因。致病的俄狄浦斯幻想是有缺陷的自体客体回应的症状性后果。
对于女性陪伴者的成瘾性需求,是一种原发障碍的表现,潜意识的俄狄浦斯幻想与意识层面的需要女性陪伴,都是这种结构缺陷的症状。对父亲的性欲虽然是潜意识的,但它并不比对自体客体母亲的需求”更深一层“。
自体心理学的治疗:
分析家辨认因果关系,向个案表明他们的感受和反应可以用早期的生活经验加以解释,但终究他指出,是患者父母成长的环境使他们成为他们那样的人,所以不应该被指责。
健康的自体不止一种,通向治愈的道路不止一条,它取决于被分析者恢复健康的潜力。
健康的自体,主要由原发的或是补偿性的结构组成。具有创新性-创造性的自体,其防御结构极少,但无法确定其比例。
我印象中的最具创新性和创造性的生命,是那些尽管在儿童期遭遇了深切的创伤,但能够找到朝向内在完整性的新方法而获得新结构的个体。
只要有坚定的自体存在,冲突本身是无害的。
强壮的自体能让我们更强烈地经验到爱和欲望。
自体心理学如何看待治疗的过程,三个步骤:
第一步防御分析;第二步移情展现;第三步,开启自体和自体客体之间的共情之路,逐渐得到与成熟自体客体的共情性联系是精神分析的本质。
每个恰到好处的失败都会增强患者对发生在分析情境内外的共情失败的适应力。患者将获得最理想的、新的自体结构,已有的结构也会得到巩固。的确能提高患者的自尊水平。
自体心理学分析治疗的工具:解析,以及在节制氛围里的修通。
一方面,我们必须拥有可资利用的核心的自尊和野心(夸大自体一极);另一方面,也要有核心的理想和目标,以寻找镜像自体客体并用他们对我们的回应来滋养我们(夸大自体一极),也才能寻找理想化的自体客体并以我们从他们那里感受到的热情来鼓舞自己(理想化自体客体,他们是热情的有理想的有抱负的有能力的牛逼的)
动力-起源学的解析阶段是精神分析中的基本治疗单元。(1)没有它,理解阶段是不完整的,拓宽并加深了患者对自身的共情把握,领会了分析师对他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对他们之间的共情联结的现实性和可靠性的信任也得到加强。(2)分析师对患者状态或多或少的理解,促进健康,形成新的心理结构,这种经验是短暂的。而细致完整的解析,以动力学术语解释患者的心理反应-特别是移情经验,进而涉及患者的心理弱点和心理冲突的发生起源,将会把短暂的理解的健康经验植入患者教高的心理层面,即植入前意识系统或自我,并允许他在随后的至为重要的修通阶段回忆这种经验。
精神分析治愈的基本治疗单元不在于认知领域的扩展,治愈并不是因为患者领悟到了幻想和现实之间的区别,特别是意识到了被投射的内驱力所扭曲的移情。治愈的根本,在于,借助正确的解析,让患者获得有关需求或愿望的恰到好处的挫折,从而增长其心理结构。
对自体客体移情进行分析,是分析的核心。
一个好的分析,会向患者解释清楚:
(1)自体客体环境的缺陷是如何造成其自体结构的缺陷的,
(2)也会告诉患者如果自体缺乏那种由于感受到自体客体的欢迎和支持而产生的愉悦时,抑郁的自体会尝试,通过不能带来愉悦的快感寻求,来维持自身,驱力也就因此变得孤立。
(3)还会解释,他焦急的试图附着于古老的自体客体及其功能,并非由于患者幼稚地不肯放弃古老的满足,而是一个令人高兴地指标,说明患者从未完全放弃完成自体的发展的努力。
(4)一个好的分析还意味着要向患者解释,停止了的自体发展史如何导致一种坚持不懈的,往往是根植在人格之中的要求,本质上也是良好的要求的出现,希望自体客体最终能给予足够的回应,使发展可以继续直至完成。
只有通过无数次的重复理解和解释,一个好的分析才能达到治愈的效果。
解析,尤其是对移情关系的解析,是治疗性精神分析的主要工具。
只有不包含任何隐蔽的道德、教育压力的解析,才是真正分析性的,才能最终使被分析者的生活与自己核心的自体模式相协调。
通过解析建立起一个修通过程,它在分析中重建一种环境,使患者能够持续暴露在促进发展的,恰到好处的挫折中。这样一种机遇,在被分析者童年时代未被充分提供,在精神分析治疗中被再次提供了。
精神结构:
精神结构是在精神分析中获得的,同时自体也变得更坚固了。
精神分析的治愈借助的是心理结构的建立。
心理结构通过(1)恰到好处的挫折(2)转变性内化。而建立
分析过程无法重新建立一个核心自体。然而,有些严重的自体障碍,核心自体的结构有缺陷或裂痕,或严重的衰弱和失调。分析过程中,确实需要建立新的结构来填补自体的缺陷,加强自体原有的结构,或是提供联结。从而让患者把自己感觉为和谐而平衡的整体。
我们无法创造出生命早期略具雏形的人格基本程序,也不能重新创造出一个核心自体。
孩子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的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尤其是他们以没有敌意的坚定和非诱惑的深情回应孩子驱力需求的能力。如果孩子长期面对父母不成熟的、敌意的或诱惑性的回应。。。。。。那么所造成的高度焦虑或过度刺激将导致心理成长的匮乏。
自体安抚结构:自体理想化一极的安慰性功能。理想化的母性自体客体可以提供给孩子一种无所不能的冷静,通过转变内化作用这种冷静可以变成自我安抚,抑制焦虑的精神结构。与镇定而理想的父母意向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