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后,想到了小贝壳总是要抢走我的手机,按锁屏键,同时嘴巴里念叨“妈妈不完手机了,关掉!”突然悟到,小孩子缺少的不是手机、各种早教和大脑开发,而是父母的用心陪伴。大家可以检视一下自己家的宝宝是更喜欢自己还是更喜欢手机等电子设备?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宝宝为什么需要陪伴,尤其是父母的陪伴呢?
陪伴是一种爱的体现。即便是在很小的时候,宝宝已经能够感知到周围人的情绪,解读他人的面部表情和声音。家长作为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是否能够与其建立积极的情绪连接,让其感受到无条件的被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成年后的社会交往能力!
宝宝需要被关注。婴幼儿时期的宝宝,受到对社会认知的局限,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他们需要在与他人的持续互动中,通过他人的回应来不断的调整,进而促进自己的社会化。
其次,家长要如何做才能提供有效的陪伴呢?三个方面:知识、态度和行为。
知识储备是基础。作为家长,要了解宝宝在每个阶段成长发育的特点,可以通过学习发展心理学知识,或者早教课程,或者网络获取(注重权威性)。推荐家长去了解一下多元智能理论,从语数外、音体自、社交和反思共八个维度去进行知识储备。(参考我之前写的《不做NPC家长》)
无条件接纳的态度是关键。低幼阶段的孩子,尤其是三岁之前,是依恋形成的重要阶段,需要被无条件的爱和接纳。我们的爱和关注会养出安全型依恋的孩子,他们在后续成长过程中的可以让家长省不少心,也容易获得更高的社会成就。
宝宝要从活动中获得成长。有了理论支持后,我们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创造各种游戏来跟宝宝一起玩,让他们在玩中学会认识事物,学会交流互动,学会反馈修正。同时注意,不妨把自己变成一个话唠,跟随宝宝的思路去探索。家长也可以从孩子的天马行空中得到放松,说不定还会有启发。
再次,电子设备真的没有用处吗?No。
就像我们从网络获取知识和外部信息一样,电子设备也可以成为宝宝获取资源的有效方式。网络为我们陪伴宝宝提供了音乐、诗词、故事等丰富的资源,我们需要做的是筛选资源和控制时间。通过筛选资源让宝宝避免不良内容的侵害,而控制时间可以避免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我们把这些资源有效的利用起来,会让陪伴更加有内容哦。
最后,我要说说榜样的力量。
成语“言传身教”很好的阐释了榜样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的行为会一定程度上在孩子的身上反应出来。当你看到宝宝一些过分表现的时候,不要惊慌,想想家庭环境中是不是有这样的影子存在。此外,家庭之外,我们还要给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可以去师资力量比较优质的早教机构,去做一些家里无法实施的拓展项目;父母主动带他参与社交活动,帮他筛选优质的同伴。让宝宝有机会从早教老师和小伙伴身上接触和学习到一些家里没有事物。但低幼阶段,家庭环境是最重要的!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合格的家长,在被宝宝需要的时候用心陪伴,不要等孩子长大了再去亡羊补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