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时光如水,岁月如驹。
仿佛才开学,转眼就期中考试,时间过得真快,可是对家长们来说,体会到快才是开始呢,除了小学六年漫漫长之外,初中三年一眨眼就会过去,然后是高中三年,到上大学是真正离开了,大学以后是工作、结婚成家,不知不觉中,孩子们长大了,家长们就奔五了,而这些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过去的,就好比由夏入秋至冬,其实要形容也就是一个字,“渐”。
家长们会关注孩子的期中成绩,但实际上初中三年这么多次考试,只有一次成绩有效,那就是中考,可是为什么还要不断地考呢?有话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其实不是。考试成绩,是对前一阶段学习的检查,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寻求改进措施才是根本。
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试卷难度不大,考查的也就是常规核心知识点,没有偏题怪题,最后一个解答题也就是25题,10班学生没有看到过,其他题目都复习到了,尤其是填空题的后两题,考试之前辅导时刚讲过,所以,学生答题应该会比较顺利,有利于发挥。
成绩分析:
平均分应该全年段领先,108分以上18人,其中全年段前100名,进了17人,从这个数据来说,也是是非常理想的,因为按照12个班级平均每班8人多一点,估计其他有许多班级人数不及我班的零头了。然后11人不及格,其中,3人低分,只有二三十分左右。
优秀人数虽多,但高分人数不多,最高是袁佳悦的117分,年段第8名,然后是张哲凯的115分,然后114分的同学有董天晨、胡芯语、宋佳亮、韩文轩,排名年段28名,其他同学大都是109分左右。
结合平时的学习状况,这里袁佳悦、韩文轩发挥比较理想,同时夏之雨、王迷啦、王裕景等同学也考出了较为理想的分数,相对来说,孙晖的113分与他的实力还是有欠缺,李佳锦、邬瀚宵的109分也是不够的,以上三位最理想的话,应该是117左右,还有范卓豪、范宇轩、王梓翔、李艺晗、张晓颖、汪萱、徐杭棋、王静仪等有同学都不够理想。
问题分析:
就整体来说
一、数学学习氛围不错,上课互动也开始积极,但班内优秀生应对难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办法就是周末的每日一题要提高难度,减少做题的人数,有些同学确实做不出,还不如放弃。同时,课堂听课思维要积极参与,要在课堂中感受到数学学科带来的迷人的魅力,这样,学数学才会感到有劲,能力才会得以提高。
二、许多学困生,还是不能做好基本动作。如作业的独立、及时完成,按时上交,错误订正,而这还是需要家长配合检查、督促。
从个体分析
学习数学比较理想的是以下同学:孙晖、董天晨、李佳锦、李家乐、汪嘉镕、邬瀚霄、胡骋、袁佳悦、王启昂、胡芯语,范宇轩无论听课、作业都可以,而这里,尤其以孙晖、李佳锦、汪嘉镕、胡骋的课堂表现为佳。
相对来说,以下同学虽有灵性,但还欠用功:宋佳亮、傅鳌峰、王梓翔、应易成、孙晨宇、张哲凯、张昕杰、韩文轩,表现在要么上课不够专注、走神或讲几句空话,要么作业不够规范、格式不够完整,若能改正,相比成绩还有上升的空间。
有许多女生则是看似用功但没有成效,我认为还不是真正的用功,如汪萱、李艺晗、王嘉艳、徐艺嘉、张晓颖、王静仪、王珂等,至少没有用心去想,我的学习方法是否有待改进,看似努力,作业也不差,但一到考试,总是出不来成绩。
而接下来的一些同学真的是不够用心了,上课没怎么听,作业错误率高,也很少订正。如:张钊语、陈佳琳、陈功祺、戴迎欢、吴雨骋、许楚雯、杨朝辉、张景豪、周梦琪、江佳宇,其中吴雨骋、张景豪基本上没听课,导致作业也基本上没有完成,张钊语在这一批人中的聪明程度是较高的,但老是要偷懒、乱做一通,所以成绩下滑最快,江佳宇好像对自己的要求不高,学习主动性没有,陈佳琳在课堂上需要随时提醒,才不会分神。
个别同学中,王迷啦表现出了很好的向上精神,听课专注,作业也认真,尤其是字写得端正、大气,与她大大咧咧的性格完全不符,只是,作业的正确率有待提高,其实问题主要就在做题时没有牢记课上强调之处,每题都有小问题,每题都不对,看起来很差,但从期中成绩来看,已经蛮理想了;毛润寅其实还是蛮认真的,作业也是规范,字的端正、整齐,是男同学中少有的,可见细心,可是不知如何,总是差那么一些东西,也许就是理科的抽象思维不如文科的形象思维,导致作业总是要订正;周宸宇还能跟上,但课堂表现时好时差,作业也是马马虎虎,觉得还是需要家长的督促和支持一下,而王裕景是最令我费心的同学,要时刻提醒他认真听课,要不断说今天有几样作业,也动员邬瀚宵做他的作业监督提醒人,可是,每一次课代表送作业本时,总是说王裕景没交,我去问他,他会问道,要做哪一本啊?但就是这种状态下,他还是考出了94分,我担心,到初二、初三还能挺住吗?
给家长的建议:
做家长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很少有经验,大都是第一次,做初中生的家长又是很痛苦的事,因为成绩压力较大,不断的有考试,还要排名,总要分出三六九等,更要命的是中考压力,在奉化只有奉化中学一所重点中学,接下来高级中学也不好考取,而考不好又不想去读奉化二中,职高更是觉得过不去。
那么,我觉得有必要给大家理一下思路,尤其是作为曾经的家长的过来人。
首先,从人的一辈子来说,还真的没有必要把读书当作是唯一的出路。上个世纪我们为了跳农门,转户口,所以努力读书,确实,通过读书,考入大学,我们的身份得以极大的改变。但是,当下的孩子,读书的目的应该已经改变,为自己将来进入社会打基础,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太空洞,再此基础上,找到自己喜欢的事,适合自己的专项,找到自己的特长并把它发挥到极致,这应该是现在意义下的个人的成功,而不是出人头地,现在很多家庭的条件其实已经不错,门当户对的两户人家结合,结婚后有房有车无债,只要不去大城市,过日子绰绰有余。
那么,是否就是说读书没必要了呢?肯定不是,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吃过一点苦的,在学习上的付出、竞争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还有,一些有志于成才的孩子也是需要一个一个好学校读上去的,平台高了,才会有更好的同伴和对手,包括老师和资源。而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读好书,请牢记,现在的学习竞争不在于孩子之间的竞争,而是家长之间的竞争。关于学区房、寻找好的辅导老师、家长的陪读等,大家肯定了解,而家长对孩子的言行教导,家长给孩子创造的生活半径有多大,眼界有多宽,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就。贫困地区的孩子哪怕是高考状元,到了大学也会不好融入。
当然,在这里不必说到这么远,但现实一点来说,家长们大都是年近四十了,应该说自己的生意、事业等也大都过了高峰期,很少有人会如年轻时候这么有冲劲了,同学、朋友一起相聚,更多的会提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当然以后还会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还有父母的病痛等。而孩子的成绩,并不是说说这么简单,很多优秀学生的背后,其实是有优秀的家长们在支撑着。
学生邬一谦现在美国加州理工大学读博士,记得她读初中时,三年六次期末考试都是全校第一名,是实验中学空前应该也是绝后的,后来被宁波效实中学省创新班提前录取,后又考入香港中文大学。她的父母,是把她的学业当作全家的事业来看待,她家住城里厢,每天他爸陪她骑车到校,七点多到单位统计局上班,而上班时间是八点,而晚上来接她的爸爸肯定是学校门口的第一排第一座,一辆老式的自行车。这就是陪伴,而这是父母对孩子的最好付出,而不是给孩子教数学,说实话很多家长是渐渐没这个能力的,更不是平时忙于各种无意义的应酬,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有下滑苗头了也不知道,一旦考试成绩不好,一顿打骂之后,又不管了,也有家长觉得花点钱就心安了,培训机构找个老师一对一讲作业,可是效果呢?
这一届学生接手后,老师们都有一个明显的感觉,除了锦溪书院招去了一批优秀生之外,剩下的也是与前几届学生有差距,不懂得听课,不懂得规矩,不懂得基本常识,老师们思考,是否是现在的家长们与以前的家长们也有了许多不同,可能发朋友圈的更多了,带着孩子在节假日往外跑的也多了,家长们的想法也和以前有区别了,总之,除了学校里老师同样教之外,如果有可能,还是可以自我反思一下,对孩子的学习,家长们的作用,甚至包括遗传。
教学反思:
成绩的取得有点出乎意外,其实,自己也不太需要再用成绩来证明自己,但又好像是应该的,毕竟这半学期来,还是非常认真地在教书的,一件事,一辈子,因为适合,而且喜欢,所以简单、认真。只是随着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加大,这批孩子光靠多花时间还是不够的,需要多花心思备好每一节课,让自己的学科在教室里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以此吸引学生。
而到目前为止,最让我头痛的还是那些学困生,他们的被动,习惯让我很无奈,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是自家的希望,一方面,学生三年时间都放弃学习,对他来说也是很痛苦的事,另一方面,哪怕成绩上不去,但态度认真了,他也不会做其他杂事了,至少家长们会心安一点,转化后进生,是一个课题,但需要一些契机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