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决策与理性》(14/500)
作者:基思·斯坦诺维奇。阅读时间:2017年4月25-2017年5月17
为什么关注决策与理性?
说起购买这本书,确实是比较的巧合,因为我一直在思考关于领导力的问题,当在思考人与人领导力的差别的时候,有一天突然意识到,领导力强的人总是能够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式做了正确的事,那这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呢?应该就是每个人的决策系统不同,所以导致人与人的思维的差别,行动的差别,最后是人生的差别。所以转而想学习和研究关于决策的理论,在搜集相关书的时候,看到这本评价比较高,就买了。
这是一本讲理性心理学的书,书中很多的假设性案例,虽然剔除了很多不可控因素,但是即使这样,结果还是很让人震惊的。书中介绍了很多的心理学现象,比如确定性原则、独立性公理、禀赋效应、调和原理、偏好反转及过程不变性等等。我相信之前没接触过心理学的人,对这些名词都是很陌生的,在这里不做详细交代,但是会重点介绍几个感悟很多的内容。
经济学有个基本假设,就是人是理性的,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人在利益面前都是逐利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这才是理性的行为,但是实际呢?本书第四章也列出了目前关于理性的大争论,到目前为止还未决出胜负。但是不管怎样,现在能够冷静的看理性行为,已经算是很大的进步。理性是文化的产物,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丰富,人类会变得更加理性。那也就是说,文明现在的人类,还是存在非常多的非理性,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结果偏见在管理上的反思
只看结果来评判人和进行奖励真的合理吗?我相信很多人既然听到这么问,内心也会犯嘀咕,应该不一定合理,但是这种结果导向的却是目前最可行的。两个员工A和B,在年度考核中,B的业绩要比A的优秀,那年终优秀个人你会给谁?很多人会说,这还用说吗?肯定是B啊,毕竟他业绩好,这样评出来大家都会支持。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我告诉你A在销售产品时,遵从企业的规定做事,做事的方法很得体,并且风险非常低,所以A的业绩非常稳定,而B为了赢得高绩效,很多时候都是铤而走险,这种情况你的判断会改变吗?也许这个时候你决定把优秀个人给A了,但是如果你不去了解他们各自实现目标的过程和方法,你是不是肯定还据理力争的支持B呢?评选优秀个人,那可不只是某个人的荣誉问题,而是代表着企业的肯定。如果奖励B,那大家就会学B都去铤而走险,因此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可能是无法估量的。
书中举了一个患心脏病的病人做支架手术的故事,但是这个手术有8%的概率会导致病人死亡。当医生决定做这个手术,结果就会有两个,一个是成功个,当然另一个是病人死亡。当手术成功时,大家都会觉得医生的决策是英明神武的,但是另外一个对比实验却让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另外一种病,选择手术后死亡的概率是2%,如果医生选择了做手术,结果病人死了。就有更多的人认为医生的决策是不好的,而客观上对比,第二个医生的选择要比第一个医生的更加合理。但是人们不买账,这就是结果偏见。
我们在关注一件事情的结果的时候,往往很容易被结果左右,结果好就万事大吉,结果不好就埋怨别人,这是不是很常见呢?我们在做管理的时候,同样是做事情,不要轻率的去表扬或者批评人,特别是不能只看结果,要充分了解过程和方法,才能够做出明智的决定。否则很可能表扬了不该表扬的人,打击了积极努力的人,而他受批评可能只是因为自己的运气差。
接受错误才能少犯错误
不知道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从我们常规的字面意义上理解,这是一句很普通的话,不就是表达一个人敢于承认错误,然后反思改进,那在将来就能够少犯错误。确实,从这个层面上是一个理解方式,但是今天要说的,却比这个要更有意义。这个是关于“得”与“失”的故事。
赌徒谬误大家应该都了解,对于一个不断在输的赌徒,随着输的次数增多,他自己就会有更强烈的感受,那就是下次赢的概率很大,但是其实呢?概率就是50%,不会随着他自己的意志转移。概率理念能够帮助我们尽量避免赌徒谬误,同时,我们要深刻的理解,现实世界中发生的大部分事件,其实都是有机会性和系统性因素的复杂混合带来的结果,要明确意识到,导致事件结果产生变异的一部分原因是随机性的。这就告诉我们,即使我们成功了,也不要居高自傲,因为下次你不一定会成功,所以要有敬畏之心,也不要迷信别人的成功经验,因为那个经验不是完整的,也永远不可能完整。
书中的一个例子非常有意思,一个人面前两盏灯,一个蓝色,另一个红色,两盏灯在试验中会闪烁几十次,而被测试者需要预测每次哪个灯会闪。实际上设定了随即闪烁,并且红灯闪烁的概率是70%,被试者很快就会发现红灯比蓝灯亮的多,但是被试者总是自己觉得灯亮是有规律可循的,他们试图每次都预测准确,这句话非常重要,但是以100次为例,计算出来这种判断的准确率最好也就是58%,而如果你一直选择红灯,愿意放弃蓝灯,那你的正确率会是70%。这就要求我们接受每次蓝灯亮起来时的错误,来获得每次预测红灯这种更高的整体命中率。这个故事的变种很多,比如做工作,你总是想把任何一件事都做好,那是不可能的,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你会失去的更多。
接受错误,就是大局观,就是为了整体的胜利而放弃局部的利益,类似于“丢卒保车”,不要太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要顾全大局,很多人总是芝麻西瓜都不愿意丢,到最后发现自己哪个都没得到,此种对抗自以为是,对抗自己的惯性思维非常有意义,当然也不容易做到。
从毒品到知识
对于吸毒的人,法兰克福把他们分成了三类,分别是荒唐的成瘾者、不情愿的成瘾者和自愿的成瘾者。什么区别呢?荒唐的成瘾者就是他从不思考吸毒成瘾好不好、对不对;不情愿的成瘾者希望自己不吸毒,但是想吸毒的需求又比较强烈;自愿的成瘾者认为吸毒成瘾是件好事,他对于吸毒不会有任何的愧疚或者反思,反而在毒瘾减弱的时候,还会主动的去增加毒瘾。
虽然这三种成瘾者都表现出来了同样的结果,就是都吸毒。但是他们在需求阶层的认知结果上存在很大的不同,就是这个不同会导致未来的结果的不同。对于不情愿的成瘾者最有可能发生行为的改变,他是三种类型中唯一一个内在认知挣扎的类型,这种挣扎至少会让他的一阶吸毒需求产生动摇。如果对比荒唐的成瘾者和自愿成瘾者,其实荒唐成瘾者更容易戒掉毒瘾,为什么?因为自愿成瘾者内在有个不断加强一阶吸毒需求的内循环。荒唐的成瘾者戒掉毒瘾并不会感到伤心,也不会感到开心。
这个现象非常有意思,如果我们把毒瘾变成自我学习成长呢?一个荒唐的人,他基本属于死猪不怕开水烫,毫无进取心,更没有自我要求;而不情愿的学习者,虽然还是克服不了懒惰,但是至少他内心会有挣扎,他最有可能战胜自己走向学习成长之路;对于自愿型的那就更好了,他已经把学习成长作为了自己的深入骨髓的自我要求,一旦自己学习动力减弱,就立刻会启动应急督促模式,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强化学习动力。也就是说,这三个状态代表着他们不同的进步阶段,很多人都处在第二阶段,真正到了第三阶段,那就具备了自我迭代能力。
懂得如此分类,在将来帮助别人成长的时候,就更清晰了,他在不同阶段就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但是最起码的要把第一阶段的人,推到第二阶段,虽然第二阶段比较痛苦,但是一旦他做到了,他就会得到正反馈,那他很可能进入快速迭代阶段。
书中讲了很多关于决策的基础理论,实话实说,我看的不是很透彻,还需要后续的持续思考,但是最后一点我想分享的就是一句话:好的决策是会自我校正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结合体,只是人与人不同,导致对此的理解不同,但是理性必须自我监督。在这方面最有意思的两个案例是囚徒困境和公地悲剧。自我监督的意思就是要学会跳出画面看画,我们目前不能保证每个选择都是理性的,但是我们要具备审视自己行为和思想的能力,让自己变得更理性。
很多人不理性,是受环境的影响,同时丹尼尔·卡尼曼在《快与慢》中提到了系统1和2,我认为很多人之所以不理性,是因为当要动用大脑计算概率的时候,需要动用系统2,很多人是不愿意浪费那个脑细胞的,所以就习惯性的被环境因素左右。另外一个,我怀疑的就是和智商有关系,有些人追求简单,追求只选自己能看懂和明白的,相比较更复杂的分析判断,很多人没有这个智商。
不管如何,这本书很不错,推荐给大家,我想过段时间,再重新读过的时候,应该还会有更多的精彩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