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实践理性对情感展露经常采取克制、引导、自我调节的方针,所谓以理节情,“发乎情止乎礼义”,这也就使生活中和艺术中的情感经常处在自我压抑的状态中,不能充分地痛快地倾泄出来。中国大街上固然较少酗酒的醉汉,似乎是民族性格的长处;但逆来顺受、“张公百忍”等等,却又正是一种奴隶性格。在艺术中,“意在言外”、高度含蓄固然是成功的美学风格,但“文以载道”、“怨而不怒”,要求艺术服从和服务于狭窄的显示通知和政治,却又是有害于文艺发展的重大短处。只是由于老庄道家和楚骚传统作为对立的补充,才使中国古代文艺保存了灿烂光辉。当然,仁学中的人道精神、理想人格对文艺内容又有良好的影响。
这一段话是李泽厚《孔子再评价》里面的,文论一直在看,中国古代思想博大精深,又跟艺术、科学、人文等息息相关,互为影响,有时想想中国现在的思想仍然有着几千年文化的延续、影响,就觉得不可思议,又觉得沉浸其中意义之大。多少人问,学文学,学历史,学哲学,到底有啥用?用处也许就在,正是这么多人,学了这么多不好找工作、看似无用、甚至飘着的东西,文化才一代代传承下来,每个人,哪怕就只有一点点的作用,也是不可磨灭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