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林文采博士的《心理营养》,有一篇问答让我很有触动,里面有一位母亲因为孩子有情绪时时会咬手自残而抓狂的妈妈,而我现在面临同样的问题。
我女儿开心或者生气时会咬自己的手、或者咬我。后来还会咬东西,我的羽绒服被她咬了一个洞,家里两张皮凳子,靠背已经被她咬破了。她好像只有咬东西才能发泄她心中的情绪,每次看见她咬东西,我内心就很抓狂、很崩溃。
林博士在解答中说道,如果孩子的表现已经到了这种程度,说明妈妈批评的过头了。妈妈可能觉得自己没有问题,或者为自己辩护说“我在教育她”、“我的批评很合理”,但我们应该从孩子的反应里找答案、做检讨。
孩子这种伤害自己已经是一种偏差行为,而这种行为表明孩子内部情绪过满,超出了可以承受的范围,这十之八九不是因为孩子过度脆弱,而是妈妈的态度过了头,自己却毫无察觉。
每次女儿咬自己的手或者咬我时,我内心既心疼又崩溃。如果她生气,可以摔东西活着用其他的方式发泄,为什么要咬人呢?
我在想或许是我对她的一些行为不能接受时,批评时态度过于强硬,声音能量过大。于是我慢慢试着去调整。我怕她咬伤自己或他人,于是我跟她说:“宝宝你这样咬人很痛,妈妈可以给你咬,可不可以轻轻的咬,不痛的那种。”然后我在她情绪稳定时候刻意跟她一起练习这种不痛的咬人方式,后来发现她慢慢的不管是生气还是开心,都不再以咬人的方式来表达。
虽然她的状况有点儿改观,可是当她被批评时咬物的习惯仍然还在。我跟文中的那个妈妈一样,一直在找孩子的原因,在想如何能让她们改掉这个咬物的习惯。
直到看到林博士的这段话我才发现,问题是出在我自己身上。我的思维方式没有太多的改变,接受、不能接受,还是在两个极端。不能接受的事好像炸弹一样,一碰即发。
有些时候孩子不是被她自己可能有危险的行为伤到,而是被我那种极度的反应给吓到,情绪从0度直接沸腾到100度的那种,没有过度段,直接质问批评。女儿的反应是被吓到、羞愧、生气、愤怒、发泄,咬人或咬物(虽然现在不咬人了)。
其实,孩子有这种反应完全是我们父母造成的。我们不能接受孩子的行为,很多时候因为他的行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麻烦。比如把刚整理好的地板、衣服、床单弄得很脏,而我们需要花很多精力去清理。他们的行为,增加了我们的负担。本来就很累,想到还要继续干这个活,顿时火冒三丈,所有的脾气全部发泄在他们身上。
而与此同时,孩子却并不知道为何让自己开心的事,却让父母如此暴跳如雷。父母的愤怒会让孩子脑子蒙一会,等她反应过来时便会觉得自己承受了不该承受的委屈,或者因为母亲“对人不对事”的人身攻击,而产生愤怒感。母亲批评我代表“妈妈不爱我、不要我”,那种被遗弃感,会让她更委屈、恼火、无助。
其实,我们应该做一个更温和一点儿的妈妈,对孩子有更多的耐心。有时虽然温和的说教没效果,但也不代表我们只能用激烈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