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准备结合之前讲的几种思维,通过公开发布的官方消息,谈谈我自己对于2018年的A股市场进行大体趋势的判断,鉴于昨天留言的朋友提出的意见,我也反思了很久,很多东西确实没有详细阐述,而且措辞也不够准确,在这里再次向大家道歉,今天我吸取教训,认真做出说服力强的判断,篇幅较长,大家理解。
2018年年初,大盘继续延续2017年的趋势,也就是“大盘,白马,高股价,低估值”的股票继续走强,小盘股相对跑输的局面。也有股民说叫“大盘飘红,千股下跌”。
那么2018年会继续延续这种局面吗?
我个人认为上半年甚至于前三个月会持续延续,但之后会迎来周期性的逆转。
2017年,我们看到了“看上去很美”的经济,相对紧张的金融环境,较为罕见的白马股走强的,堪称“91行情”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并不是头一次,这背后有很浓厚的政策背景。
去年年初开始,政府的金融政策主要以金融去杠杆,防风险为导向,出现了金融部门被实体部门严重挤压的情况。
我们看到实体经济能够享受到的信贷不断扩张,整个社会的贷款总额和融资增速都处在较高水平的情况下,金融市场的利率却逐渐走高。
这种情况,带来了近几年最高的名义GDP增速,达到了11%左右。但我们单独看金融市场,反映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指标,M2增速却持续走低,在四季度甚至降到了8%左右。
简而言之就是,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情况下,金融市场却处于极其缺钱的状态。
正是由于这种罕见的经济形态,才造就了去年的“91行情”,而并不是这些企业出现了什么本质上的转变,或者是利润的创高。
用周期的眼光看:
我们看中国股市近20年的情况来做对比发现,凡是出现M2低增速,名义GDP高增速,都会出现这种白马股,或者说叫优质资产的追捧。比如2004-2006年,2011-2012年都是这种高股价低估值的股票跑赢。而根据周期性规律,一旦这种M2低增速,名义GDP高增速情况消失,这种资产的追捧也会随之瓦解。
我们拿2005年举例,2005年发生过什么事情?
出现了中国经济的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消费增速的组合
发生过美国试图打压中国关税。
发生过中央发布十几道金牌打压房地产市场。
发生过中央严控各种信托,各种贷款进入房地产和基建项目。
发生过QFII进入中国资本市场。
是不是很眼熟?而2005年,也同样出现了所谓的白马股的追捧。真正的牛市并不是上涨板块越来越集中,恰恰相反,牛市行情应该是板块越来越扩散,所以这样的91行情,不应该看成为牛市,而应该看成为熊市。2005年以后,由于经济的下行,货币当局放松了对流动性的把控,那些对流动性非常敏感的小盘股,比如军工,医药,互联网,出现了非常大的弹性。
你看,如果用周期的思维去看问题,我们就发现问题变得很简单了。
看看中国的政策
其实我本来准备单独一讲来讲中国的政策,用政策的思维来判断市场。但讲政策的话,结构性不是很强,都是一些零散的信息,而且对于政策的解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路,那么我就以我的思路来解读一下2018年的基本政策。
首先,中国的经济很大程度上其实是政策导向型,中央对具体政策的改变能够直接影响经济走势。2016年的主题是去杠杆,2017年的主题是去产能,那么2018年的主题将会是什么呢?
首先,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国家要一个什么样的面貌,什么样的成绩来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是不断走高的钢铁价格,煤炭价格,有色金属?是白酒,家电?
都不是,我认为应该是企业的创新发展。创新这个词已经写进了十九大的报告里,是排在供给侧改革的第二位,并且列入了十三五规划,而2018年是十三五的正中间,各地的政府,在中间这一年都会对十三五规划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如果不达标,就会加大力度向这些方面倾斜。
十三五规划其中有一项,是研发占名义GDP的比重,要从2015年的2.1%增长到2020年的2.5%。但在2017年的数据仅为2.15%,这个数据是严重不达标的,所以,如果你相信国家的十三五规划,相信政府的执行能力,那么创新这一项的短板,在2018年一定会补上。
而在创业板的市场里,军工板块,医药板块,计算机,机械板块都将是未来有很大发展空间的,而且这些板块现在严重被低估。
什么信号代表局势反转?
大家回忆一下,在过去的一年里,谁的日子最不好过?当然不好过的人有很多,比如小盘股,创业板,但是日子最难过的,莫过于房地产。无论是去年的资本市场流动性的降低,还是政府对房价的管控,去年的房地产市场可谓一片狼藉。房地产的新增销售面积,新建工程的数量,还有上海银行间的同行拆借利率,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查一查。
而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很久,一定会在2018年出现拐点。所以在未来的2018年,大家多关心关心房地产的变化,如果出现房地产市场的金融性的缓和,或者政策的回暖,那么就证明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在逐步放开,而那些对金融流动性特别敏感的小盘股创业股,必将迎来非常大的反弹。
个人感悟(瞎扯几句)
其实投资真的不难,我有个朋友,什么经济学,金融学什么都不懂,但他就是定投指数,每个月定投1万块的指数基金,几年下来比我赚的多,而且风险很小,2015年的股灾也顺利的躲过去,而我辛辛苦苦,学这学那,还没他收益高,还经常被她取笑,你说我图啥?
这个问题我真的想了很久,我觉得我们做投资,不应该把目标仅仅放在赚钱上,而是放在培养自己的思维,训练自己看问题的角度,磨练自己对于信息的敏锐程度,不管你们是什么样,反正我是挺喜欢琢磨这些事儿的。之前我一直是趋势投资,最近在学习财报,准备搞个趋势投资和价值投资相结合的一条新路,但中间也发现了许多的矛盾,我还在探索,还在试错,不管结果是什么样,我肯定是比昨天的我成长了许多,我觉得这才是我想要的。
一点自己的小小想法,想和大家说一说,快过年了,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早生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