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边、在门口、在看的见的地方和看不见的地方,经常会有这样的场景,一位妈妈火冒三丈对着孩子破口大骂:你怎么这样?!老娘为了你怎样怎样……一把辛酸泪在心里滚滚翻动,冒着热气,脑子里必还有一个带着怨气的深情旁白:孩子,你是我全部的希望,活着的意义,你怎么忍心在我那飞蛾扑火般的热切的期盼上泼下冷水。
这时候你看不出一个女人的学识教养,学历和所接收的教育,只有听到没有说出来的潜台词并无比赞同:孩子,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应该竭尽所能回报!
孩子,在还没有独立思想之时接受了这个看似正确的逻辑,因为所有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也许他被你先入为主的想法屈从,但总感觉哪里不对,可是等到他回过神来,所有的叛逆和成长的错乱会让你措手不及!
屈从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会爆发,就像我,从小就很懂事,爱学习,作业都是自己主动写完,读书到深夜都是自己要求的,不让爸妈操心,从小拿到的每个奖状,考的每个高分都是为了换取妈妈忧愁的脸上一个笑容,成为爸爸平淡无奇的人生中的一个亮点。因为在我本该天真快乐生活的童年的时候,他们苦口婆心的告诉我我就是他们的希望,是他们的唯一出路,所以我成了他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除了偶尔会和弟弟打架,我一直是个乖乖女,即时在青春叛逆期,我也是压制了体内的飙升的荷尔蒙,做一个乖孩子。
在该天真无邪的童年我早早领悟了人情冷暖!
在该叛逆的青春选择了做一个安静的学霸!
在该个性展露的大学里我延续着一惯的作风:安静的学习、勤奋地赚钱养自己,但是每每很努力的做一件事情,即时做的很好也没有感觉到很快乐,总感觉自己做的不好,总害怕会让父母失望,所以我自卑,我内向,我不敢随心所欲的活着。
被压抑久了迟早要疯狂还回来的,所以现在的我比以往都叛逆,不听话,还有点愤世嫉俗,不像青春期,犯了错,别人会以你还是个不成熟的孩子而原谅你,父母老师同学会耐心等待你成长,可是作为一个成年人,在工作生活交友中谁会给你机会叛逆,给你时间适应呢?最终吃亏的是自己。
所以现在教书时遇到叛逆的学生,我都会想,叛逆是好事,只是在该做这件事的年龄做了恰当的事而已,没什么好针锋相对并内心哀嚎:这学生怎么这样!
所以,殷切期盼的,不一定如愿所偿;
引以为豪的,不一定是最完美无憾的样子;
牙咬切齿的,不一定是坏不可恕的;
所有人认为的,也不一定正确。孩子思想尚不够独立,但是他却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人和人相处之道是类似的,就像两个恋人,两个独立的个体,把他们连接在一起的是对彼此的吸引力。所以心理学家研究出来,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关系是夫妻关系,然后才是亲子关系,只有先处理好了恋人关系,才能更好的处理好和孩子的关系,这样的家庭才能美满的家庭,这样的孩子才能真正健康成长!
恋爱中,你付出越多,他就必须爱你越多吗?他就必须成为你想象的样子吗?
答案不言而喻。
经典电影《剪刀手爱德华》里有一句经典台词:
“爱情里,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在你面前我的样子。”
I love you not because of who you are,but because of who I am when I am with you.
爱一个人,有时会因为这个人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很暴躁,变到自己都不喜欢自己;而有时会因为这个人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自己都很欣赏自己。
只有爱自己,才能够去爱别人。
找到一个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的人,是每个人的幸事,所以会更加的爱对方。
那么如何让对方变得更优秀,那至少自己先变优秀。
亲子关系也一样,你爱孩子,是因为你享受做父母的快乐,他给你带来孕育生命的幸福,你觉得生活从此变的美好,而孩子爱你,抛开亲情层面,他享受做为你孩子的样子吗?
爱人先爱己,让自己变得优秀起来,在所有生儿育女的理由中,不是传宗接代,不是诞下希望,我只接受一个,那就是一个生命参与另外一个生命的成长。
就像恋爱一样,对待你的孩子,用你的优秀吸引他,让他的成长伴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