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在威尼斯的水光潋滟中,穿梭于艺术的现代与古典之间。
早上观摩威尼斯双年展,下午拜访威尼斯美术学院。
威尼斯双年展位列世界三大艺术展之首,创办百年来一直站在艺术探索的先锋,乃超现代艺术之舞台。年少轻狂时,我也曾自娱搞过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不负责任地说,我是艺术的游子,只是归期遥遥无定。
威尼斯美院美术馆则以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早期的古典艺术为主要馆藏。恰逢达芬奇逝世500周年,又拿出了镇馆之宝——世界上最著名的素描作品、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加之美院教授+意国学子的叠加讲解,对于虽逛博物馆美术馆如逛超市般频繁、然而无师难通的我,负责任地说,几近装逼峰值体验。
夜深神乏,就挑一点讲。
贯穿于(超)、(后)现代与古典艺术中最重要的,即科技。艺术与科技的情分,是极其让我着迷的。
双年展作品为例,近一半在试图表达和呈现因科技飞越带来的社会问题,全球化、碎片化、身份认同模糊、虚无感……而表述载体,大量依赖于视频互联网等声光电套餐科技组合。
再看古典艺术。《维特鲁威人》,是一个男人在同时被嵌入到一个圆和一个矩形中,以数学上的完美比例来探索人类自身对世界的诠释可能。这精准的表达得益于达芬奇长期通过解剖学研究人体所得。
数学是一切秩序的母体,艺术科学无出其外。解剖学则是科学的实践,与几何学、透视法等,都渐成后世绘画的基础。
即便再往前追寻,从颜料到画笔到画布,依然难逃技术发展之利。
艺术,若脱离了科学,大抵只能倒回到万年前的洞穴壁画里。
那么,艺术对科学又意味着什么呢?
艺术,是科技的解药。
科技不断衍展和升级人的能力,欲望随能力相伴相生,甚至以更急蘧的速度生长繁殖。人类在享受物质进步的同时(也承受着能量转变的代价诸如环境问题、代际关系等),也陷入了与欲望落差的深渊。内心自我认知的秩序关系被一个无所不能的我和一个无能无力的我撕裂。
科技解决不了自己药效的副作用。副作用不断沉积,终将自我淬炼成毒药。只有艺术,能解此毒。科技向外求,艺术向内求。艺术面对内心与魂灵,建构人的精神与愿力,在自我审视中,弥合伤痕、抚慰痛楚、湿润因狂妄而干燥的心灵。艺术的极致,是人心的神性。
若没有艺术神性般的抚摸,科技只是一头终将吞噬自己的怪兽。
一日叨系列,在去年的120多篇横遭惨祸后,随意变异了下。
类似原「天生龙骨」系的段子集,作「一日乱叨」;
诗,来到世间,湿润世间,因此被笑称为“湿”也是妥当。便作「一日湿叨」;
整篇小文的,就承袭原名「一日叨」。
也许某天改成「一日干叨」,配得上每篇文辞故作干巴巴的样子。
————————
无法随心所欲。
毕竟世界不是我创造的。
除了在这。
【小溯】
47 |诗 | 几个人
41 |诗 | 最后的战斗
一日湿叨34诗 | 牧羊人
一日湿叨30 |诗 | 小夜曲
一日乱叨20 | 一个房子的价格里,包含了一座城市的所有特质
一日湿叨17 |诗 | 啦……她还在开吗
一日湿叨7——诗 | 英俊的释迦牟尼
……
……